|
|
青蒿素生產大躍進吞苦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 10:08 時代信報
10月20日晚6時左右,第十一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為“青蒿素產業”特設的封閉式圓桌會議結束。華立科泰、上海復星、云南昆藥等生產青蒿素的國內知名企業代表先后走出會場難掩一臉失落。一位藥企代表稱,會上他們沒能夠和瑞士諾華公司達成任何協議。 需求僅占產能三成 青蒿素供需困局的導火索,起于瑞士諾華公司公布的今年向中國企業采購青蒿素的數量———55.5噸,而且這還是諾華公司未來兩年的原料用量。 “今年國內的青蒿素原料藥產量在150噸到200噸之間,諾華基本上是國內企業的唯一買家,其收購量不足國內供應量的1/3。”中國醫保進出口商會青蒿素行業負責人之一張忠鵬說。 “那時候,媒體宣傳熱炒,領導大會小會上都講,青蒿素市場每年至少15億美元市場,據說這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諾華公司提供的數據預測的。大家當然想抓住這個巨大的商機,于是紛紛上項目,搞種植。”一位參會的國內企業代表說,當時國內80余家藥品生產企業開始投資配置生產線,涉及重慶、四川、湖南、云南、廣西等多省市的藥農們積極投身種植和采收,他們的終極目標幾乎都集中在一個國際買家身上———瑞士諾華公司。 但如今,諾華公布的需求只是國內企業產能的1/3。惡果開始顯現:“青蒿素價格已經從最紅火時的每公斤8000元跌到了現在每公斤不到2000元,而且庫存還都砸在手里。”一位藥企代表表示。 難以進入目標市場 青蒿素的庫存壓力已經沿著產業鏈傳導。 “收購公司的人說今年的青蒿草庫存太大,賣不出去,所以不得不比去年壓低收購價。算下來,我今年種青蒿不僅不賺錢,還賠了一萬多元。”一位重慶酉陽青蒿產地的藥農說。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事,在廣西8月份的藥市行情上,干青蒿的價格已經跌至每公斤1元,仍然難于出貨。而3年前,藥市上的干青蒿曾被追捧到每公斤10元。 而一些經銷商則開始為青蒿素制劑的未來銷售發愁。 “現在青蒿素單體制劑可以直接銷往非洲,將來這樣做越來越難了。”一位在中國與非洲之間做藥品生意的人稱,從200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對青蒿素單體制劑提出“耐藥警告”,稱為了避免耐藥,應采用復方制劑。隨后,一些非洲國家開始拒絕簽發單體制劑的進口批文,逼著我們采購國內的復方制劑,但目前大多數廠家生產的還是單體制劑,研發和生產復方藥的并不多。 “諾華的蒿甲醚是復方制劑,這個藥是WHO認可的,進入非洲國家幾乎沒有障礙。”該經銷商無奈地說。 《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