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油價催逼我國深化油價體制改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 09:55 經濟參考報
本報記者:王莉 肖瑩瑩 作為一個石油凈進口國,國際油價日益攀升已給國內相關行業帶來影響。一些小煉廠不堪成本負擔紛紛減產停產,一些加油站打出“限量”招牌,國內成品油漲價呼聲再起……一時間,國際油價高企再次掀起了國內油價體制改革的呼聲。 由于中東局勢趨緊和美國原油庫存減少,26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再創盤中和收盤新高。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價格每桶比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40美元,收于91.86美元,當天早些時候,該種原油期貨價格在電子交易中還創下每桶92.22美元的歷史最高盤中價格的紀錄。市場人士預測,受美元走軟、投機炒作以及中東原油供應短缺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到明年都可能保持高位運行,甚至可能突破每桶100美元關口。 “國際油價上漲必然會導致我國石油進口成本的增加。”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岳來群博士給記者算了筆賬,“今年我國進口原油約為1.6億噸,第四季度的進口量可能達到4000萬噸左右。假設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從每桶90美元上漲至100美元,按一噸原油約等于7.3桶換算,相當于每噸上漲73美元,四季度進口原油的成本將增加29.2億美元。” 岳來群認為,對于我國巨額外匯儲備而言,29.2億美元微不足道,而且這還將有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國際油價高企有利于促進我國油氣資源行業改革,有助于促成政府在成品油市場定價機制方面的改革。 “雖然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對進口原油成本日漸提高的承受能力已有所增強,但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倒掛的現象不利于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推動交通運輸等下游行業的技術創新。”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告訴記者,從長期來看,國內成品油價格應反映國際市場變化的趨勢。 國際油價本輪上漲行情是否會引發國內成品油價格大幅上調?岳來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當前國內CPI指數較高,通脹壓力較大,而調高成品油價格勢必進一步拉高CPI指數,因此預計一年內將不會出臺成品油的大幅調價政策。 岳來群的預測與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上周在公開場合的表態不謀而合。18日,朱之鑫在十七大新聞中心舉行的第三場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除考慮原油成本價、供求情況、企業成本等因素外,還要考慮社會承受能力。雖然原油價格大幅提高使煉油成本提高,這在國內成品油價格未調的狀況下,必然會擠壓煉化企業的利潤;但他同時表示,國際油價上漲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有利于促進那些以原油為原料的企業的節能減排。 一方面專家預測“國內成品油價格近期不會大幅上調”,另一方面來自煉化企業的聲音卻表示,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已經對我國成品油市場供應提出了考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倒掛日益嚴重,地方一些煉油企業由于嚴重虧損而已大幅減產甚至停止生產,導致國內成品油總體資源投放減少,成品油市場供需矛盾愈發突出。”山東某民營煉化企業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岳來群分析認為,對于國內依賴進口原油、成品油和石化原料從事下游行業生產的國內企業來說,國際油價的上漲無疑會提高其進口成本,使其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但相當一部分下游企業已逐步擺脫對進口能源的依賴,轉而主要依靠國產能源從事生產活動,因此國際油價上漲對這些企業影響并不大。 “雖然國際油價能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很難預料,但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國家,其正確的發展戰略應當是尋求包括煤炭、核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多樣化路徑。”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副董事長賴斯表示,“在今天和明天的世界里,最為可靠的做法就是保持能源利用的靈活性和多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