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化:一家化工公司的農業細賬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 15:03 21世紀經濟報道
杭州報道 本報記者 張鳳安 在中國民營經濟集中的杭州,錢塘江兩岸,寸土寸金。在這兒坐擁5000畝土地,實在是令人艷羨的事。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化工企業的傳化集團,在錢塘江邊圈下的5000畝土地,卻一直是董事長徐冠巨的一塊“心病”。2006年,傳化集團化工板塊僅年利稅就超過10億元;而在這5000畝土地上的盈利,僅100萬元。 錢塘江邊的這5000畝土地,是浙江省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從2000年開始,傳化集團累計在這5000畝的空間上,投入幾個億。 徐冠巨一直有個想法:通過成熟的化工經營模式,嫁接到他認為“一定可以賺錢”的農業上;并通過農業的發展,推進化工產業綠色化!霸S多人不知道,世界上知名的化工企業,其實都在做綠色農業產業,而且不乏成功的,比如日本的世界五百強之一的麒麟公司”。徐冠巨說道。 責任項目 不過,回到2000年,錢塘江邊的這5000畝土地,一直是塊燙手山芋。一年之前,中國政府提出調整對農業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各地掀起發展高科技農業產業高潮。而這5000畝的高科技產業示范園區,亦成為浙江的“重點工程”。 當時,全國投資額達500萬以上的現代化農業科技園區不下600多個,其中以西安楊林現代農業高科技園區為翹楚。不過,這些所謂的高科技現代農業園區,大都照搬工業園區發展模式,以園區管委會模式強力運作。浙江省則考慮由民營企業主導。 “無論我們怎么算賬,都是虧錢”,徐冠巨笑道。當時傳化集團規模也就在10億元左右,在蕭紹平原企業中,不算最大。 “當時,我父親說了一句話,‘投資農業就是一個責任項目,不能按一般企業算收益賬。’”前任董事長徐傳化一錘定音。 徐冠巨說,一開始傳化就把農業當作光彩事業、慈善事業來做。 成本細化 開弓沒有回頭箭。 雖然對農業感情深厚,但徐家父子一樣,對現代農業卻比較陌生。而上述的“省長工程”是要傳化農業科技園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示范園區。 徐冠巨在接手后,開始馬不停蹄地調研。在江浙地區,不宜大面積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不過,蔬果瓜菜、花卉、苗木等種植業可以成為突破口。在調研中,傳化發現,農民不賺錢,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種苗。好的種苗大都從國外進口,且市場銷售渠道狹窄。 于是,傳化將腦筋動在“商品種苗”,并成立傳化大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具體運作(下文簡稱傳化農業)。 2002年初到秋季,公司引入了以色列的彩辣椒、西紅柿、網紋瓜等品種,同時學習以色列和韓國、日本,花了1200萬引進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玻璃溫室棚,這些投資可以實現一個人就管理1.1公頃的面積的效率。 不過市場并不埋單。2002年生產出來的綠色農業產品,大多在公司的職工食堂自我消費。 2004年9月,倪慧珠受命接任傳化生物公司第三任總經理,直接負責傳化農業板塊的發展。9月傳化農業盈利39萬元。徐冠巨高興得手舞足蹈,他認為“這比化工上賺一個億的利潤還要令人高興! 接任之前是傳化集團審計部的負責人,倪慧珠曾經在國企中從事審計工作多年。農產品由于生長周期長,如何正確地核算成本,很關鍵。 倪慧珠在還沒上任之前,就開始幫傳化農業算賬。她發現耗巨資修建的玻璃溫室,包括折舊能耗、生產耗費、人員管理和電費等,占了成本的60%。除此之外,一個花苗包裝箱的成本就是10元,而放置花苗的塑料穴盤,成本是2元,一箱5個,一共10元。換言之,一箱售價為100元的傳化的花苗,紙箱和穴盤占據了20%的成本。 倪慧珠上任后,隨即開始將成本細化,另一方面她要求送貨的銷售員,必須回收紙箱和穴盤,收回率在80%以上,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僅此一項,節省成本將近20%。 時值9月,正好是花苗銷售旺季,這種方式效果立竿見影。 價值鏈:抓兩頭帶中間 不過對于倪慧珠而言,更重要的任務是,徐冠巨囑咐的“做好三篇文章”,即抓兩頭帶中間。所謂兩頭,就是技術研發和市場;中間就是農民。 從一開始,徐冠巨就確定了不與農民爭市場的鐵律,農民可以做的,傳化農業堅決不涉入。 2002年之后,傳化農業逐漸淘汰了原來從國外進口的一些所謂的現代農業產品,集中精力做兩大產品系列,一個是種苗,包括了中高檔花卉種苗和蔬果種苗;另一個就是中高檔花卉的生產。 在此之前,國內主要的中高檔花卉種苗和好的蔬果種苗都依賴進口,少有出口。如一株高檔的蝴蝶蘭,引進的成本就是10元,對于處于下游的農民而言,風險自然很高。由于傳化的接入,這些種苗的成本可以降到5元以下。 價格的優勢,讓傳化逐漸占據長三角約40%的種苗市場,打破了美國維生等外資公司的壟斷地位。 然而,要做大蛋糕,需要更多人介入,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徐冠巨所謂的處在中間環節的農業。 為了向當地農民推廣傳化種苗,傳化農業的銷售人員每天五六點就起來,跑到田地里,對農民進行種苗講解,并且免費贈送種苗。 逐漸地,傳化農業探索出三種有效的經營模式:“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公司+協會(專業性農技推廣組織)+農戶”的模式;“公司+農村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不論采用哪一種模式,傳化農業做兩件事情:一是實現農民技術和市場的“兩個明白”、二是化解“兩種風險”。 “兩個明白”指的是:一、技術明白,種子種苗技術含量多少,怎么種才能優質心里有數,因為這里提供的不僅僅是一株苗,而是一套系統的科技解決方案;二、市場明白,讓農民明白花卉產品的市場,做到賣出去能掙多少錢心里有數。如果農民賣不出去,還可以由公司回購。 化解兩種風險則是:一、經營風險,園區幫農民生產種苗,可確保農民獲得質優價廉的種苗,生產得以獲得安全保障;二是市場風險,園區不斷研究市場,不斷把經過許可的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暢銷產品和技術免費轉讓給農民。 2006年底,傳化農業累計銷售和提供了1.15億株穴盤苗,550萬株蔬果嫁接苗,550萬盆高檔花卉。 有了規模后,傳化農業開始考慮全國擴張, 在10個省市建立了傳化農業基地,在全國23個省市建立銷售渠道。 大了后就擴張,這是許多中國商人熱衷的邏輯;不過,冷靜想象,到2007年,傳化農業產業的盈利規模大約僅有200多萬。而同樣進入農業領域不久的杜邦公司,在2006年,相關農業與營養平臺收入達60億美元,利潤為6%,即3.6億美元!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