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洛陽模式變調:從央企并購到省內重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 10:28 21世紀經濟報道
河南報道 本報記者 姚峰 洛陽是理解河南經濟的必經節點。 洛陽浮法玻璃集團公司(下簡稱“洛!)、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洛軸”)、洛陽第一拖拉機集團(下簡稱“洛拖”)、洛陽銅加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洛銅”)、洛陽礦山機器廠(下簡稱“洛礦”)、洛陽耐火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洛耐”)……這些以“洛”字開頭的大型企業曾經在很長時期內是河南,乃至全中國的工業勢力的體現。 與所有的國有企業一樣,“洛字頭”的企業經營近年已漸入困境。從2004年重組開始啟動,通行的改制路徑是,被央企收購,成為中央企業的下屬企業。 這被戲稱為國企重組的“洛陽模式”。從效果而言,因為強有力的新東家的介入,這些模式使“洛字頭“企業們擺脫了暫時的經營困局,但反思也在進行。 河南省國資委的一位人士坦誠:“對于央企并購我們是有所反思,起碼我們認為央企并購并不是國企改制的唯一道路。” 細心的人可能察覺到了這種變化。在推進河南企業大重組的76號文件中,更大的筆墨已著眼于推進省內企業間的聯合重組,關于支持央企并購省內企業的話語聲已逐漸淡化。 始于2004年的“洛陽模式”,經歷去年央企并購高潮后,已棋至中盤。下一步是復制既往路徑還是另辟蹊徑? 洛陽模式 在為洛陽市大型國有企業尋找戰略重組伙伴過程中,該市國資委確定的目標企業是“大國有、大民營、全球500強”。可最終談攏的合作伙伴全是“大國有”。 自2005年始,洛陽市對203家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開始著手為大型企業尋找戰略重組伙伴。但不同的是,洛陽的國企由央企并購,地方企業資產向央企等優勢企業集中,成為一種慣有模式。 在洛陽第一拖拉機集團,一位負責企業文化的員工對記者說:“你不知道,在我們這種地方,企業改制前進一步有多么困難!蓖赓Y并購還是民企重組?難免有是否造成國資流失,國企賤賣的爭議。而央企重組,這種阻力要小很多,起碼“肉爛在鍋里”。該人士用此話形容央企來重組的優勢所在。 反觀央企,并購也成為延續其下一步發展的不二之選。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今年8月29日表示,三年內,國資委將根據利潤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因素構成的綜合指標為中央企業排定座次。屆時做不到行業前三名的,將被國資委強制重組。 對于大部分央企而言,抓住地方企業處于行業低潮的時機,通過積極并購做大規模,是一條最為有效的路徑。 央企有意,地方國企有情,洛陽模式在一拍即合下出現。 洛陽市政府明確提出:“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積極尋找戰略合作伙伴,整體或分塊與國內外優勢企業嫁接重組!安⒋隧椆ぷ髯鳛檫M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措施。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洛陽企業,在文化上和央企有相同的背景,和央企的談判最容易成功!奥尻枃Y局的一位人士說,“就像骨髓移植一樣,血型能夠相配! 他認為,央企和地方企業重組的優勢是——沒有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企業職工安置問題相對容易,操作起來相對比較簡便,速度也比較快。 如今,在實踐洛陽模式的后備隊伍中,還有一拖集團、洛硅集團、凌宇集團等,而對應的新東家,將是中集集團、中國機械裝備集團、中國兵裝集團等大型央企。 既往路徑 本報記者了解到,洛陽市的國有企業大致分3類:一類是中央企業在洛陽的全資子公司20多家,分別隸屬于中石化、中船、中鋁、一航、鐵道部等,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運行;二類是洛陽的省屬和省出資企業5家,為一拖、洛軸、洛玻、洛銅和洛硅;三類是市建投及中央下放的企業,如黃河水泥、洛鉬、白馬集團等由洛陽市參股、控股的大中型國企。 在洛玻集團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講述了洛陽玻璃廠曾經輝煌的歷史。言及當下,這位工作人員卻有些迷茫。自從2006年年底中國建材集團并購之后,洛玻下一步將如何發展,成為所有洛玻職工想知道卻不清晰的難題。 他說:“聽說洛玻今后將成為中國建材集團的玻璃業務的發展平臺,如果那樣,洛玻還是挺有前景的! 成立于1956年的洛玻集團曾經承載著中國玻璃行業許多寄托。它是中國洛陽浮法玻璃工藝的誕生地,這一技術是目前全球三大浮法玻璃工藝之一。 1994年,洛玻股份在H股上市,次年登陸A股,為國內玻璃行業唯一一家兩地上市企業。但終于還是落寞了。 平板玻璃行業的整體虧損、沉重的人員負擔、科研經費的缺乏,將洛玻推向了不得不尋求投資者的境地。2006年三季度,洛玻股份虧損2億元,資產負債率71.4%。 洛陽市國資局的人士說,當時洛玻集團占用股份公司6個多億的現金,改制重組成為唯一選擇。 洛玻的經歷是幾乎所有洛陽老工業企業的翻版。洛陽市國資局的一份文件中說:“深層次矛盾開始集中顯現,必須通過改革改制,引進強有力的戰略投資者,解決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 除洛玻外,洛銅在2005年年末和中鋁集團簽訂協議,以優質資產與中鋁共同投資設立了中鋁洛陽銅業有限公司,并通過這個公司對洛銅實施戰略性重組。 2005年9月,中國中鋼集團公司、洛陽市國資局與洛耐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和<股權托管協議>,洛陽國資委將持有洛耐的54%股份無償劃轉給中鋼集團,后者對洛耐投資1.5億元,洛陽市國資局將把劃轉后剩余的15%的股權委托給中鋼集團管理。 洛陽市國資局一份文件中評價“洛陽模式“為:“充分利用了央企擴張的機會,加強央企和地方企業的股權合作,相互持股。這些中央企業充分發揮人才、資金、管理等優勢,為我市企業解困、創新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動力! 未了局 其實,在河南省內對洛陽模式叫好的同時,一些反思已經開始進行。一些被重組了的企業的員工認為,地方政府用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讓央企重組地方企業,是一種“甩包袱”的行為。 從某種意義上說,央企并購之后,企業能否改善經營機制,重新煥發活力,成為更本質的判斷標準。 河南省國資委的一位人士表示:“洛陽的單一大型企業,很難形成有集團效應的產業鏈。而經過改革的中央企業,不僅實力雄厚,而且他會從行業的角度來發展企業! 該人士表示:“我們可以將地方國企無償劃轉給央企,但我們不是沒有條件的”。條件是8個字——“拿走可以,必須做大”。 他說,洛陽的國企,都是在經營困難的時候被拿走,甚至這些困難并不是與企業本身的體制必然相關,有些企業的困難是因為全行業處于低潮時期。 該人士表示,有關部門的確是在進行一些調研和反思,主要集中在:其一,被央企并購的企業,是否在供應鏈上降低了成本?其二,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是被弱化還是得到強化?其三,在銷售體系上,是否更加科學和高效?最后,在研發水平上,是否得到了提升? 在推進河南國企大重組的76號文件中,關于積極推進央企并購省內企業的話語越來越少,更多的是提推進省內企業間的聯合,以期望由此做強做大。 細心的人已經感覺到了這種變化。從某種意義上,在省內企業之間推進并購重組,是河南省經濟力量自覺的體現。 8月底,第二屆豫商大會在洛陽舉行,履新不到一年的洛陽市市長郭洪昌向回到家鄉的豫商們發出了邀請。他說:“洛陽在農產品深加工、先進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洛陽市政府也正在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郭洪昌之前擔任河南省國資委常務副主任,對洛陽、乃至整個河南的企業改革與發展可謂了然于胸。從向豫商們發出的邀請中,可以看出洛陽的國企重組正試圖在既往的央企主導路徑之上嘗試微調。比如洛陽白馬集團目前正在與外資背景的香港德生公司洽談重組事項。 除了推進企業戰略重組之外,洛陽更加注重資本市場的作用。郭洪昌在今年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后洛陽將“重點扶持20家上市后備企業,加快洛鉬股份、中航光電、中硅公司等7家省重點企業上市步伐”。 至少在現在來看,洛陽模式已經不再是河南選擇國企重組的唯一路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