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企業直面美國337調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02:2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據新華社 記者從正在廈門舉行的美國“337調查”及企業應對策略研討會上獲悉,自2002年以來,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遭受“337調查”最多的涉案國,在嚴峻的貿易摩擦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在突圍“337調查”的“實戰”中日漸成熟。 “337調查”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針對“進口貿易中對美國知識產權構成侵犯和其他不公平行為”的調查,一旦美國ITC調查裁定涉案產品侵犯美國有效知識產權,ITC可以下令禁止侵權產品進入美國國內市場。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337調查”案件直線上升,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遭受調查最多的涉案國,涉及案件46起,占同期立案總數的37.4%,且案件數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副局長余本林介紹,與其他形式的貿易壁壘相比,“337調查”對中國產業的影響更為嚴重和深遠。“由于‘337調查’的制裁結果可能涵蓋該產品的整個生產環節,因此‘337調查’打擊的對象不僅是針對某項產品,而是針對整個產業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主動挺身應訴“337調查”。 2006年2月,中國無汞堿性電池“337調查”結案,ITC終裁認定:原告美國勁量控股公司擁有的專利屬無效專利,包括福建南孚電池有限公司在內的中國7家電池企業不構成專利侵權。從無汞堿性電池調查案的博弈,到中國地板企業對地板鎖扣專利侵權調查的聯合應訴獲得勝利,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積極突圍“337調查”中日漸成熟。 “在已結案的39起案件中,72%的企業都主動應訴,應訴企業一般都能取得和解或不侵權裁決等較為滿意的結果。”余本林說。 隨著中國企業逐漸從加工貿易階段走向自主研發階段,“337調查”向我國高新產業蔓延,一些中國企業開始拿起自主知識產權的武器,提前防范“337調查”。 廈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說,廈華公司正在建立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努力發展和擁有、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目前企業已擁有400多項專利,屬于自己的專利儲備庫初具規模。 李永說:“企業的專利儲備越強大,應訴企業越團結,對提出‘337調查’申請的對手的威懾力就越大。”在全球范圍內的知識產權管理,也得到了中國企業的重視。 行業協會也在積極行動。在長達3年的應訴無汞堿性電池調查案過程中,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探索了一條“企業為主、協會牽頭、商會配合、政府支持、選好律師”的應訴“337調查”模式。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