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公培佳 李愛明 大連報道
中國產品在技術上總體而言不落后,存在“歧視”,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品牌做得不夠。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相對弱小的國內企業很多品牌都已淪陷。
9月5日晚6點,來大連參加達沃斯論壇的美國商人菲克斯和同伴來到香格里拉三樓,準備進行他們在中國的第一頓晚餐,端著盤子在取餐處來回徘徊,看到服務員就問:“這些食物安全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這頓飯菲克斯和同伴吃得非常愉快。
另一個場景,在街對面的麥當勞餐廳里排隊用餐的顧客卻在未進餐前就要買單。
這不是個偶然事件。
就在9月6日,全球最大美國玩具商美泰(Mattel)在一個月內第三次宣布召回中國制造的玩具,進一步給“中國制造”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而從有毒的寵物食品和兒童玩具到存在安全隱患的輪胎,2007年,“中國制造”接連在海外市場出現質量問題,貿易摩擦更是接踵而至。問題出在哪兒?是“中國制造”真的在技術上普遍存在根本的缺陷?還是在品牌的塑造上誤入了歧途?
9月7日上午10點,正在大連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專門設立分論壇,邀請來自國內外的企業家、專家就這一現象進行研討,并涉及了有針對性的問題:何種品牌戰略被證明在進入新的國際市場時最成功?
“事實上,中國產品在技術上總體而言不落后,存在‘歧視’,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品牌做得不夠。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相對弱小的國內企業很多品牌都已淪陷。”北京華旗資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裁馮軍,在參加達沃斯論壇期間用餐時遇到對食品不放心的來賓都這樣細心解釋。
品牌“腿短”
“我們企業在生產時總是在想辦法省錢,而不是注意技術運用和質量把關。”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在參加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接受本報采訪時稱,通過各種手段,降低生產成本就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因而形成了質量隱患。
馮軍則稱,并不排除有些企業信譽很差,在主觀上犯錯誤,事實上,更多的企業產品在技術上是沒任何問題的,只是因為品牌做得不夠,受到了牽連。
“海信有望繼信芯之后在彩電核心技術領域再一次取得重大突破。”參加達沃斯論壇的海信集團副總裁王志浩對記者談到的核心技術就是液晶電視的“背光源模組”。
而對于本屆達沃斯論壇的合作企業大連創世的董事長李桂蓮來說,一直困擾她的就是;很多顧客都反映創世生產的服裝質量沒問題,但就是不愿意買,不愿意在高檔場合去穿。
既然技術上仍有優勢,為什么有質無市?馮軍的答案是:“另一條腿太短,我們企業的品牌做得不夠。”
“大連創世現在主要業務還是給國際品牌做OEM。”李桂蓮承認這個事實一直很不舒服。
目前,在服裝行業,國際品牌的競爭已經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了,然而在國際排名前100個服裝品牌里卻沒有一個中國品牌。
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近日透露,今年上半年,服裝紡織品出口額已有726億美元。而另一方面,出口的服裝紡織品大多數都是出口加工型,沒有自己的品牌。在國內加工好后貼上外國的品牌,賺的就是加工費。有統計顯示,我國服裝加工費只占品牌服裝最終銷售價格的10%,巨大的利潤都被品牌所有者占有了。
“制造大國、品牌小國”,有媒體這樣形容中國品牌格局的現狀。
“像高盛這種巨頭嚴格講都是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但是他們能夠做得如此大。”在項兵看來,品牌恰恰是不能短板的環節。
如何營銷自己
伴隨著中國經濟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國內企業與狼共舞步伐驟緊。怎樣建設自己的品牌,成為每一個中國企業家必須面對的問題。
“三星借奧運會完成了成功營銷,愛國者現在贊助F1同樣是想靠這個打開國際市場。”馮軍認為,品牌營銷是企業進入新的國際市場最成功的戰略。
天下互聯董事長兼CEO張向寧則認為,要提升中國企業品牌形象,必須從“中國創造”上下工夫。而在他看來,僅做到這一點并不充分,還需要有效借助資本力量,運用更多全球性的資源,來建立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據他介紹,在國內市場,蒙牛和伊利,已經穩穩站住中國市場,它們實際上都是利用國際性投資公司完成這個過程的,并且也成功地到海外上市;在國際市場,聯想公司收購了美國IBM公司PC事業部,這件并購案實際上也得到了國際資本支持,換而言之,是拿外國人的錢,收購了一個外國人的企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一定什么都要自己去做。完全可以在全球組織資源。可以以定單為誘餌,換取全球合作。”項兵接受記者采訪時非常贊同這一觀點。
中國軟件業龍頭企業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的判斷是,未來的10年至20年間,中國將成為世界有影響力的外包大國。而要把握住這個機遇,企業就要靠人才來支撐品牌。
“要想和大象跳舞,自己也要有大象般的體格。”李桂蓮此次高調參加達沃斯論壇時向記者坦承,對于在會上接定單不感興趣,希望的是能與知名企業進行資本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