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盛入美的:一宗交易的死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 15:19 《財經》雜志
高盛入美的:一宗交易的死亡? 《財經》記者 季敏華 李箐 龍雪晴 長達九個月的審批等待期間,美的電器股價暴漲數倍,致使高盛無法以去年10月的股價為基礎入股美的。投資界已有強烈反彈,“達成協議后,如果價格漲了就要提價,那么如果價格跌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買了?” 我們引進高盛作為戰略投資者這件事,算是徹底完結了。”8月31日上午,美的集團副總裁黃曉明在電話中告訴《財經》記者。 “高盛認為這件事還沒完,比如可以繼續談判,把入股價格提高。”同一天上午,接近高盛集團的一位人士對《財經》記者說。 這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均基于前一天上市公司美的電器(深圳交易所代碼:000527)的一份公告:公司引資高盛集團全資子公司GS Capital Partner Aurum Holdings(下稱GS Capital)方案,未能通過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審核。 此時距離美的電器上報私募方案已整整九個月。2006年11月21日,美的電器與GS Capital簽署《定向發行協議》,擬以每股9.48元的價格向后者定向增發7560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0.71%。GS Capital將以這筆總額約7.17億元的投資,成為美的電器第二大股東。 依據外資入股境內上市公司的相關規定,美的引資高盛,需先后通過國家商務部和證監會的審批。商務部于今年6月13日批復同意,方案隨即再遞交證監會。時隔兩月余,收購最終被否。 等待審批的九個月,也是中國證券史上狂飆突進的九個月。上證指數從雙方簽約當天的2017點升至今年8月29日的5109點——這一天,正是證監會發審委否決收購方案的日子。 “證監會認為在審批過程中,市場情況發生了變化,美的的股價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黃曉明說,“如果還按以前較低的價格向高盛定向發行,可能對公司原有的股東不公平。” “但審批時間拖這么久,該是誰的責任?”接近高盛的人士說。 “我們已有心理準備”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證監會官員告訴《財經》記者,否決美的定向發行方案是發審委投票作出的決定,“并不是證監會不批準。” 依照《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發審委由25名委員組成,其中5人由證監會人員擔任,另外20人由各界專業人士出任。在審核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時,將由5名委員參與投票,過半數則為通過。 “我們所做的,就是將初審報告送達發審委委員,由其表決通過。”前述證監會人士強調說,“發審委表決通過后,我們才會相應發一個正式文件。” 然而,無人否認證監會初審報告對于發審委最終審核表決的關鍵性。“今年6月方案獲得商務部批準,遞交證監會時,證監會曾和我們溝通,所以我們也已經有心理準備了。”黃曉明說。 他認為,“證監會最終否決美的引資高盛”的原因,主要在于美的電器股價的飛漲。這或許暗示,證監會向發審委送達的初審報告,已含有否定方案的建議。 2006年11月簽約時,美的股價約為10元。依據相關規定,外資入股境內上市公司的股價,不得低于收購協議簽署前20天平均股價的90%。由此,高盛以每股9.48元認購美的電器定向增發股份,當在合規范圍之內。 時至今年6月8日,美的電器完成了2006年度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即以每10股轉增10股的比例使總股本增至約12.61億股,股份總額由此擴大1倍。此后,美的電器將定向增發方案調整為以每股價格4.74元向高盛發行1.51億股,高盛參股成本、比例均保持不變。 在堪稱漫長的審批等待中,美的電器股份不斷上漲。期間,美的高層曾向高盛表達過希望提高定向發行價格的意向。“但因為雙方要恪守此前的協議,因此我們也沒有過多地堅持。”黃曉明說。 今年6月13日,商務部簽發了對美的電器定向增發方案的批復,原則同意其向高盛旗下公司增發約7559.52股。對于定向發行的價格,商務部的批復僅強調,要求其不低于董事會決議公告前20個交易日內公司股票收盤價均價的90%。這一表述,事實上肯定了當初約定的7.17億元的整體認購成本。 時至今日,美的電器股價已升至35元,若以復權價計算,公司股價事實上已從當初的10元漲至70元,漲幅整整7倍。 “證監會要求我們調整定向增發的價格,要和目前的美的電器股價相當,但對于高盛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美的電器董秘李飛德對《財經》記者說。 證監會權衡 一位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指出,證監會不想“過多地承擔責任”——在境內企業市值不斷上揚的情勢下,若仍按之前的“低價”通過外資收購方案,作為行政審批部門的證監會難免受到諸多壓力。 事實上,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于外資收購的態度已發生了變化。當年9月8日,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商務部發言人亦曾對外表示,將嚴格按照規定對待外資并購。 波折不斷至今擱置的“徐工收購案”,堪稱情勢變化中外貿收購屢屢碰壁的明證。2005年10月,國有機械工業巨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與美國私募基金凱雷簽約,以3.75億美元轉讓集團85%的股權。此后,“賤賣國資”、“外資侵占中國戰略性行業”的質疑不絕。面臨壓力,商務部遲遲未予批準。一年后,收購雙方修改協議,將凱雷入股比例由85%降至50%,但至今方案仍未通過。 作為全球最為著名的金融巨擘之一,高盛近年亦加速并購中國企業。2006年4月,高盛在河南省食品企業雙匯集團股權拍賣中中標,之后經過漫長的等待,方始在今年4月、6月相繼獲得證監會和商務部的批準。 2006年11月,與入股美的同步,高盛又與陽之光(上海交易所代碼:600673)、福耀玻璃(上海交易所代碼:600660)簽署戰略投資協議。這兩樁投資同樣采取定向增發方式,并于今年8月相繼獲得商務部批準,目前正待證監會發審委審核。 與美的電器類似,陽之光與福耀玻璃的股價如今也已飆升數倍。證監會發審委是否放行,依然在未定之天。 未了局 美的電器內部人士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公司邀請高盛入股,是希望借此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并發揮高盛對資本運作的豐富經驗。美的電器的第一大股東為美的集團,占股46.74%。 美的集團由廣東民營企業家何享健家族持有。美的電器于1993年首發上市,1999年再度配售股份。“從1999年到現在,美的電器多年未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但是隨著業務規模不斷增加,確實存在著募集資金的需求。” 李飛德說。 8月30日,在公告引資高盛方案被否的當天,美的電器亦公布了2007年中期財報: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90.51億元,同比增長52.51%;凈利潤7.10億元,同比增長113.88%。 但中報也顯示,美的電器負債率繼續升高,達67.33%,目前總負債為105.01億元。 黃曉明向《財經》記者承認,國內家電龍頭企業的負債率普遍偏高,但美的集團的負債結構,主要表現為對上下游企業的應付款,而非銀行貸款。2006年美的電器的負債中,只有4億元為銀行貸款。“我們這么多年都是這樣過來的,靠自有資金滾動發展。引資不成對美的集團當然也有影響,但短期內影響不明顯。”李飛德說。 他還表示,美的將考慮繼續融資,包括公開增發、發行公司債等,甚至也不排除尋找新的戰略合作伙伴。 盡管美的上下一再強調,眼下已無可能修改與高盛的定向發行方案,這樁為時九個月的收購“事實上已經結束”,但業內人士依然有不同看法。 “證監會否決高盛入股美的,事實上也使自己陷入了一個被動的局面。”國內投行界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稱,“外界難免會指責,正是因為證監會的久拖不批,才使得這樁交易流產。” 接近高盛的人士則表示,高盛仍在積極努力地展開各項工作,希望通過調高價格達成入股美的電器的目的。“他們認為在適當提高價格后,最終入股美的乃至福耀玻璃都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監管部門要求投資者就早已達成的協議提價重談,已經激起了投資界的嘩然:“如果價格在達成協議后漲了就要提價,那么如果價格跌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買了?”一位資深投資銀行家問道。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