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所體驗的國外廉租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22:59 華夏時報
徐友漁 人有所居,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愿望,遺憾的是,在許多時候,對于許多人來說,這還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所以,偉大詩人杜甫在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來表達他的情懷,詩句為歷朝歷代的人們反復吟誦,可見這是一個牽動千家萬戶的大問題、老問題。 近十來年,房地產業成了中國經濟的龍頭產業,身有“廣廈”、坐擁豪宅者日益增多,但兩極分化也相當明顯,飛漲的房價使低收入者只能望房興嘆。像世界上許多國家那樣,為低收入者興建和提供廉租房,以緊迫的態勢提上了議事日程。近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以及全國城市住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央政府表示住房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要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廉租住房制度建設,解決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無疑是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廉租房制度的本意是為了社會公正,但近幾年我國修建和購買經濟適用房的經驗證明,這最有可能成為某些人牟取私利,產生新的社會不公的領域。以我的觀察,這方面問題很多,很難解決。下面我講講我在國外的一點親身經歷,期望能有所借鑒。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赴英國從事學術研究,曾住在一位英國朋友家。他當時是大學講師,住倫敦接近市中心的一套二居室,他很得意地告訴我,他付的房費只是正常價的三分之一,因為他得到這套房時是一個已經結了婚而且有孩子的窮大學生,根據英國的廉租房政策,他獲得了這項福利。現在,他早已成為教授,兒女也早已成人,但他仍然住著這套低價房。 2001年,我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當客座教授,學校給我提供的住房房費是一萬克郎,我后來打聽到,我的房東以4000多克郎的房費長期居住著國家提供的住房,她把房子騰給我,自己搬到遠離首都的地方,住更便宜的房。后來,合同期滿,學校給我在大學的學生公寓樓找了一套三居室房屋,價格也是每月一萬克郎,房東是一個學生,她付大約4000克郎的房費。她得到這套房已經很多年,看樣子還會長期住下去。 在英國的事例中,一個教授仍然在享受窮苦人的優惠。在瑞典的兩個事例中,人們只要得到廉租房,就沒有及時歸還一說,他們靠轉手出租就可以過得不錯,像有一份低收入工作一樣。 問題在于,任何國家都無力為大多數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廉租房事實上是一種稀缺資源,那些一旦住進去就不出來的人,那些靠轉租獲得經濟利益的人實際上是在占國家的便宜,侵害了正在等待但還沒有得到廉租房者的利益,制造新的社會不公正。 我舉的例子,屬于歸還廉租房難,據我所知,在得到廉租房方面,他們還是做得很好,可以說是比較公正的。而在我們這里,經濟適用房的購得,就貓膩多多,至少我認識的經濟適用房的居住者,就沒有一個是低收入的。我們這里的問題不是一個,而是兩個。起始的不公正人們已經注意到了,后面的不公正還沒有凸顯出來。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