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面對歐盟綠色壁壘 我國企業難在哪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 14:03 中國質量新聞網
作者:李 林 歐盟《化學品注冊、評估和許可辦法》(即REACH法規)已于2007年6月1日付諸實施。REACH法規是自1981年以來歐盟最重要的化學品法規議案,它會對歐盟市場上約3萬種化工產品和其下游的紡織、輕工、制藥等產品分別納入注冊、評估、許可3個管理監控系統。僅據初步統計,它會對我國約3萬多家企業產生影響。同時,還會使我國出口歐盟產品的成本提高約5%,進口歐盟產品的成本約增加6%。 此外,由于該法規的注冊時間緊、需提供數據量大、技術性強,要求的檢測試驗水平高、費用高、限制多,我國相關企業應對的難度頗大。 注冊費用高昂 無錫興達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顧順清認為:“REACH法規對我們的影響遠遠大于歐洲企業。甚至可以說它實際上是一種新的‘綠色壁壘’形式。” 業內人士認為,REACH法規從保護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出發,對化學品的研發、生產等各個環節,都做了嚴格的規定,它迫使生產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提高質量和檔次,減少環境污染。南京艾普拉斯化工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陳美榮說:“它確實迫使企業不再進行重復性生產,也加快了我們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速度。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確實很難邁進這么高的門檻,也難以支付如此巨額的檢測費用。” 據歐盟初步估算,每一種化學物質的基本檢測費用約8.5萬歐元,每一新物質檢測費用約需57萬歐元。但幾位業內人士反映,具體的檢測費用至今還沒定論。 冷漠態度令人吃驚 此前,專家曾不止一次的呼吁:面對REACH法規的挑戰,國內化工企業要積極應對,別再觀望了。 然而,先前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會同有關行業協會,就REACH法規的評估等問題進行了初期調研,結果顯示,國內化工企業對該法規的冷漠令人吃驚。 但隨著REACH的實施,企業應對的積極性也日益高漲。據易貿資訊調查:1月份之前,只有28%的企業準備積極應對REACH法規;而到3月份,已有56%企業準備積極應對了。目前,這一數字一直在上升。 盡管如此,不少的受訪企業都這樣說:“還需要觀望一下。” 權威信息匱乏 顧順清說,他們企業是一家年產值約80億元的大型化工企業,出口歐盟的產品年產值約1億元人民幣。關于應對REACH,他認為企業應該做到四點:首先,多研究多關注相關信息,吃透REACH法規;其次,聘用專業人員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對其進行研究和應對;第三,積極地與政府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聯系,獲取最新、最權威的信息;第四,積極地與其他相關企業進行縱向聯合,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積極溝通,爭取進行聯合注冊,以降低成本。“但坦率地講,我們還是需要觀望一下,再做進一步的工作。” 問及原因,他表示,我們目前正在收集相關的信息,但還是缺乏政府方面的權威信息作為指導。 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困難還會更多。陳美榮說,她所屬的公司是小型企業,歐洲市場約占其市場份額的1/4。“成本高讓我們感覺很困難。除了高額的注冊費用,我們也很難支付起聘請專門人員研究應對REACH的成本。”而中小企業在信息上的匱乏,使得其接受的信息大多是被消化過的,很難正確判斷。“在注冊之前,必須要有權威的信息作為依據。而目前,我們只能觀望。” 寄望政府和協會 據業內人士反映,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正在“消化”REACH法規。當前,對法規關鍵詞的解釋還缺乏權威性。 陳美榮介紹:“雖然法規對我們的打擊很大,但絕不是毀滅性的。目前,我們一方面積極地關注REACH法規,另一方面挑選具有代表性的產品,積極尋找國際公司代為注冊。我們不會輕易放棄歐洲市場。” 顧順清說:“企業是主體,我們一定要積極應對。目前,企業最需要來自政策層面的指導信息作為保障。” 多家受訪企業紛紛表示,希望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能夠及時發布統一、權威、明確的信息。一位業內人士說:“希望政府部門能盡快發布REACH法規的中文版本,尤其對關鍵詞的解釋,一定要明確。否則,我們中小企業真有些無所適從。”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