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甘到手的“名分”泡湯
張明
“第六屆中國名酒評選”在飽受爭議后,行業內開始分化為兩大派別。
近日,本報記者獲悉,22家酒企集體上書商務部要求取消“暫停”,恢復“第六屆中國名酒評選”。
“中國名酒”對整個白酒行業來說如同市場通行證,在“反方”寶豐、董酒為代表的6家企業狀告商務部以至評選暫停之后,“正方”則迫切要求恢復即得“名分”。
上書風暴
22家酒企中包括五糧春、四川豐谷、伊利特、枝江、金六福、北京紅星、稻花香等“新名酒”候選者。在4月12日商務部公示的第六屆中國名酒初選名單上,這些酒企赫然在列。
商務部今年開展的“第六屆中國名酒”評定活動,是自1989年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評定活動,所涉品種、品牌之多,規模之大,居歷屆之首。
此次初選,共67種酒類品牌榜上有名,而白酒類包括董酒、寶豐、黃鶴樓等多個老牌名酒出局,水井坊、金六福等新名酒如愿上榜。由此引發,以寶豐、董酒為代表的6家企業公開質疑評選水分太重,并聯名狀告商務部,要求商務部撤銷評選。
寶豐酒業副總經理盧振營表示,評比的專家組、評委的邀請方式,樣品的取樣等信息企業無從知曉,交由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來操作其程序顯得很不嚴肅。
為此,商務部多次出面申明評選各項事宜符合規定,而且程序及標準公開透明。
商務部市場運營調節處司長曲英認為:“商務部的主辦身份不存在任何問題,數據和程序均做到了公開透明,并且沒有拿過企業一分錢,連評比所需的酒樣也是自掏腰包在市場上購買。”
但商務部還是于5月17日“暫停”了中國名酒評選活動。
這讓支持評選的企業尤其是上榜企業倍感煎熬。伊利特辦公室主任楊文聯向記者大倒“苦水”,商務部的評選在我們看來沒有任何的問題。酒企獲得“名分”后的宣傳策略和市場策略都已經擬定了,如今卻不得不陷入漫長的等待。
對于22家企業的上書,商務部市場運營司一負責人透露,目前商務部尚無明確的時間表何時取消“暫停”,恢復評選,“一切要根據相關要求來辦。”而中國釀酒協會參與此次評選的工作人員王耀榮也向記者表示:“所有的行動都要聽商務部的安排”。
名酒背后的公關路徑
在此次風波中,“反方”寶豐、董酒等無疑出盡風頭。
有說法稱,寶豐是要以此為契機做一場大型的危機公關,此舉贏得了貴州董酒、武漢黃鶴樓、湖北白云邊、貴州茅臺習酒、江蘇今世緣酒業公司其他5家企業的積極響應。對此寶豐副總經理盧振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斷然否認“危機公關”說。
據業界人士透露,寶豐除了賺得名聲之外,在銷量上并未在這段時期得以顯著提升;而董酒更是在近期被北京一家公司收購,原董事長張家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切已經結束了,新的問題由新的公司來處理。”
而“新名酒”中的金六幅、四川豐谷、伊利特等開始顯露張力。四川豐谷總經理馬斌甚至已經開始活動,以期在新戰略中尋找突破。
關鍵在于評選機制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場評選風波到目前為止沒有真正的贏家。
事實上在這場號稱“中國酒業史上最大的評選活動”中,商務部及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一直處于風口浪尖。
“第六屆中國名酒評選對于酒水行業的意義在于擴大了中國名酒的整體陣營,增強了酒水行業的整體價值感。”上海創基貿易發展公司董事長楊貴榮認為,新評選是對有實力有發展前景的“新名酒”的鼓勵,能增加它們在市場上的“賣點”。
在酒界知名分析師、《食品商》總編輯楊軍看來,中國白酒已經出現歷史上的拐點,中國白酒業在面對“洋酒”大肆進攻的形勢下,如何有效地建立優秀的評選機制,讓“中國名酒”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示中國的酒文化至關重要。
其實,“評選”風波中,真正暴露出來的是政府如何建立一種公信力強的評選機制,讓市場和企業信服。
“缺乏普遍代表的評選結果有可能造成部分企業更浮躁的廣告行為,無助推動白酒企業真正提升。”廣州珠江云峰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林同時認為中國名酒品牌的工作應該主要依靠行業協作和企業努力,靠市場經濟發展,政府的作為有限。
新聞背景
自1952年以來,中國前后共進行了5次國家級的名酒評選活動,在1959年首屆評出“四大”名酒,1964年、1979年、1984年、1989年相繼評出 “八大”名酒、“十三種”名酒、“十七種”名酒。因種種原因評選中斷達18年之久。
2006年9月28日,商務部下發關于中國暢銷名酒評定活動的通知,組織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協會、公證組織等多方面力量參與審查與監督。
2007年4月12日,商務部又公布了一份“第六屆中國名酒初選名單”,寶豐酒等傳統名酒不在此列,遂引發寶豐等6企業狀告商務部事件。商務部于5月17日宣布評選活動暫停。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