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紅曉/文
中國作為正式成員國全面加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意味著中國在動物疫情通報、病毒樣本共享、動物產品國際貿易檢驗檢疫規則方面,必須履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的義務,并參與有關動物產品貿易規則的制定
豬肉漲價背后
在全國各地豬肉價格近段時間普遍大幅上揚的態勢下,一個傳聞若隱若現: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種名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疫情在中國肆虐,造成大量豬只死亡。豬肉漲價即與此相關。
一家海外媒體甚至言之鑿鑿,稱中國生豬因藍耳病等死亡高達4000萬頭。但這一說法遭到了中國農業部獸醫局否認。
不過,農業部同時也承認,去年以來中國部分地區發生原因不明豬病疫情,現已查清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引起。
據農業部《獸醫公報》,2006年6月,中國共有12個省份爆發“豬藍耳病”疫情28次,死亡數從數頭到數十頭不等,其中豬感染數量最多的廣東省,報告病例達543頭。到去年9月,湖北省報告病豬增至13837頭,當月死亡5100頭;今年1月,毗鄰北京的天津市首次報告豬藍耳病疫情,病豬272頭,死亡138頭。
又據農業部最新統計,今年1月至5月,全國豬藍耳病發病豬總數為4.5萬頭,死亡總數為1.8萬頭。農業部還表示,目前已進入“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高發季節,各地必須做好防控工作。
那么,豬肉漲價和豬藍耳病疫情到底有無關系?
有業界專家為《財經》記者分析說,豬肉向來是國人主要的肉食品種,目前豬肉約占國內肉類消費量的65%左右。作為主要的消費品,豬肉的價格早已市場化,其價格漲跌主要受供應和需求的影響。
這位專家表示,目前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國人對豬肉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時,中國豬肉產品出口占生產量的比例不足1%,出口量也沒有明顯增加。因此可以推斷,豬肉漲價主要是由于國內市場供應短缺所致。
究竟是什么導致豬肉短缺?在接受采訪時,專家指出,除了農業部所言“去年養豬業成本劇增導致生豬供應銳減”,一個不能回避的因素,就是2006年下半年至今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即民間所稱“豬高熱病”。近日發改委價格司分析亦指出,除了正常的市場波動,生豬大量死亡也是推動國內豬肉漲價的重要原因。
據權威獸醫專家介紹, 2006年6月,“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先在兩廣、江浙出現,隨后幾乎蔓延各地。由于疫情導致生豬死亡,母豬大多流產,農民對此“心有余悸”,不敢養豬;一些中小養豬場為規避風險也不再養豬,市場供應嚴重短缺,2006年10月以后,豬肉隨之大幅漲價。
總部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的明慧養豬集團公司總經理宋志明告訴《財經》記者,豬藍耳病疫情對養豬業打擊甚大,中小型豬場遭受“毀滅性打擊”。據記者了解,河北省某大型養豬廠年出欄10萬頭,但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卻有1.1萬頭因此死亡,母豬染病后因流產等損失幼豬近1萬頭。
又據《中國畜牧獸醫報》記者實地調查,當前蘇魯豫皖毗鄰地區農村,大多數農戶家養豬舍已近十舍九空,農村散養豬的數量已明顯減少。據初步統計,在廣大農村地區,原來千家萬戶式的散養豬已減少了30%—50%,少數村莊甚至減少了80%以上。
由此可見,在釀成豬肉漲價的諸多原因中,養殖成本升高引發供應短缺固然值得重視,但一年多來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更向記者指出,此次豬肉漲價,較之養殖成本提高的影響,“更多是豬病的問題”。
“豬藍耳病”變異
在諸多動物傳染病中,豬藍耳病是一種豬類常見病,其獸醫學名為“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豬一旦感染該病,就會出現高燒不退、呼吸困難、腹瀉等。懷孕母豬染病后易流產、早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胎。因為有時病豬的耳朵會發紺變藍,故又被稱做“豬藍耳病”。
據獸醫專家介紹,“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一種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該病治療無效,死亡率高,仔豬發病率可達100%、死亡率最高可達70%;育肥豬也可發病,死亡率可達20%—30%;母豬流產率可達30%以上,死亡率可達10%。
豬藍耳病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首次現身中國。1996年,中國曾出現豬藍耳病疫情,生豬飼養量相應減少,導致此后兩年豬肉價格堅挺。
與傳統的“豬藍耳病”有明顯不同,此次“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致病性大為增強,豬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據獸醫專家透露,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病毒基因測序表明,該病毒已發生顯著變異,毒性大大增強。
據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楊漢春介紹,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新的病毒毒株與過去的經典豬藍耳病毒株同源性不到90%,也就是說,基因組變異已超過10%。
業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由于該病不屬于人畜共患病,政府在疫情之初缺乏應有重視,這便形成了疫情大面積擴散的“火藥桶”。加之養殖方式落后、長途販運、異地引種頻繁,遂造成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同時,豬場發生疫情后,政府強制銷毀缺乏明確的補償政策,這也使得疫情防控措施很難得到養殖戶的支持,加劇了疫情防控的難度。
期待疫情公開
作為一種動物疾病,豬藍耳病疫情爆發固然可以找到多種多樣的原因,責任亦難以準確認定。
不過,如此嚴重的動物疫病爆發已有多日,有關公開信息少之又少,國人包括養殖戶在內對此缺乏基本認知。至今,全國到底有多少豬染病、病死的豬究竟有多少、傳播的途徑如何等等,尚未有詳盡答案。
直到今年5月底,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豬肉大幅漲價,溫家寶總理親赴陜西考察生豬養殖,人們才從農業部發布的信息中陸續看到,國內已發生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并且蔓延大江南北。農業部同時要求對病豬“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對死豬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
近年來,中國動物疫病日漸受到海內外關注。始于2003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把中國推到世界動物疫情防控的前臺。2004年后,中國試行動物疫情解密制度,正式公開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與此同時,禽流感、口蹄疫等也被列入強制免疫的動物疫情名單。
此次“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卻并未告知公眾。依中國現行《動物防疫法》,豬藍耳病屬于二類動物疫病,可是鑒于該病毒毒株已經發生較大變異,毒性已大大增強,幾乎等于一個新的病種,食用病死豬肉可能危及健康,公眾應有權利知道這些信息。
迄今為止,作為動物疫情主管部門,農業部并未向公眾發出動物公共衛生警示,人們對食用病豬豬肉可能的影響和后果認知甚少。
據記者了解,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定,豬藍耳病是各成員國必須上報的動物疫病。中國政府于去年下半年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報疫情,但并未對國內公眾公開。
中國已于今年5月底全面加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農業部稱,“中國已恢復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合法權利”,將積極參與世界動物疫情防控合作。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是權威的政府間動物衛生技術組織,創建于1924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目前有168個成員;其職責主要是通報各成員動物疫情,協調各成員動物疫情防控活動,制定動物及動物產品國際貿易中的動物衛生標準、規則等。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是主權國家參與的國際組織。1954年后,臺灣以“中華民國”名義加入該組織,中國長期未參與該組織的活動。1992年,中國政府與該組織接觸,協商入會問題。此后該組織單方面把中國列為成員,但中國一直沒有全面參與其活動。
據專家分析,中國正式加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對中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此次中國作為正式成員國全面加入后,在動物疫情通報、病毒樣本共享、動物產品國際貿易檢驗檢疫規則方面,必須履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規定的義務,參與有關動物產品貿易規則的制定。這無疑對動物疫情信息的公開、透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官員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次“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是考驗政府誠信的試金石。中國政府對此次疫情的公開程度、在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病毒樣本的共享上如何行動,都受到各成員國的關注。-
本刊記者曹禎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