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國正藥業緣何內部糾紛不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 08:46 中華工商時報
【見習記者 朱振 北京報道】 董事長自行承包企業成立三年未進行審計 為拓展產業規模,3年前一家國有醫藥企業攜手民企,“閃電”般地催生出一家制藥公司。然而這家貌似“強強聯手”打造出來的制藥公司,卻在短短的3年后由于虧損而陷入停產。而與此同時,當初合作的雙方也頻頻爆發出矛盾直至不惜翻臉“對簿公堂”。這之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引人關注又不禁發人深思。 2003年10月,國有企業安徽國風集團有限公司與民營企業安徽金仕達醫療用品(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決定對安徽金仕達旗下的合肥金仕達制藥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及改制,改制后的公司定名為安徽國風金仕達制藥有限公司。 同年11月底,該公司整體變更為“國正藥業”。其中國風集團持股53%,安徽金仕達持股47%。增值擴股后“國正藥業”的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 對于新改制的公司,協議相關各方都對其未來寄予了良好的期望。據“安徽金仕達”董事長王衛東介紹,當初“國風集團”設想的目標,是讓“國正藥業”在3年后發展成為上市公司。 然而,這個“催生”出來的公司發展的腳步卻并不如它組建過程那般雷厲風行,昂首闊步。由于操之過急,雙方從一開始便對于彼此的具體情況不十分了解,也沒有考慮將會出現的風險。 2004年,“國風集團”委派董事張繼鳳出任“國正藥業”的董事長;“金仕達”董事長王衛東出任“國正藥業”的總經理,由此“國正藥業”的生產經營也逐步展開。然而一年后,企業的預定產值并沒有按時完成,王衛東與張繼鳳也在經營理念和人事安排上產生了分歧。分歧的結果便是王衛東書面提出申請辭去總經理、副董事長職務。 原安徽金仕達總工程師王傳敏介紹表示,2004年,公司董事長張繼鳳先后吞并了新安藥業、省醫藥公司等5家企業,并同時出任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長。然而在擴張之后的幾個月時間里,幾家新擴張出來的的企業都已資不抵債,面臨倒閉。而受此拖累,“國正藥業”也步入了停產、半停產境地。 而與此同時,“國正藥業”的董事長張繼鳳與原總經理王衛東之間的矛盾卻沒有得到化解。此后,合肥市公安局廬陽分局將“國正藥業”的所有財務憑據取走,以“職務侵占罪”對王衛東立案偵查,調查認為王衛東不實出資達1790萬元。 2006年8月30日,張繼鳳召開“國正藥業”董事會,會議表決通過了“國正藥業”公司法人代表張繼鳳與“國正藥業”簽訂責任承包合同。張繼鳳和合作者共同出資200萬元作為參股資金進行承包經營。合同規定其在承包責任時間期限內逐步完成“恢復正常生產保本”、“實現利潤100萬”、“實現利潤150萬的任務”。 對于這種承包合同是否具有合法性,矛盾雙方再次陷入爭論。王衛東認為此項承包未經股東大會表決三分之二的股權表決通過,違反《企業法》和《企業章程》,應視為無效合同。而按此種低額承包的方式,3年后“國正藥業”的固定資產將貶值,國資與民資逐步被蠶食。 而張繼鳳方面則認為因為屬于普通決議的改變,只須經半數通過即可。 自“國正藥業”成立3年來,王衛東多次提出對“國正藥業”經營狀況進行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