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民營快遞命懸新郵政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12:05 《新財經》
文/本刊記者 彭化英 重量在350克以下的快遞一旦被壟斷,數萬家民營快遞企業必然“無飯可吃”,90%的中國民營快遞企業可能會消失,同時,還會造成上百萬人失業 2002年,國家郵政局下發“64號文”明確規定,500克以下信件為EMS的專營范圍,其他物流企業不得涉足。 由于此規定對民營快遞公司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不少民營快遞公司憤然要求修改現行《郵政法》。新《郵政法》的起草工作由國家郵政總局負責,整個修改工作由國務院法制辦牽頭自2002年4月開始。到目前為止,《郵政法》的修改已八易其稿,但仍未最終通過人大審議。民營快遞的企業主們時刻留意著新法動向,可以說,新法出臺將決定他們企業的生死存亡。 《郵政法》修改事關民營快遞企業生死 “這次豁出去了,我就是那只出頭鳥,吊銷營業執照也無所謂。”敢甩下這狠話的人是上海東方萬邦快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和平。在關注《郵政法》修改的這幾年中,他已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新修改的《郵政法》就這樣出臺,我準備打一場官司。”似乎劉和平已經被逼上梁山。 《郵政法》修改后會怎樣出臺?劉和平又為何會被逼上梁山? 目前實施的《郵政法》還是1986年的版本。近幾年,《郵政法》一直在進行修改,卻一直沒有通過。真正將民營快遞企業的憤怒推向極點的是第七次修改稿。 草案第七稿第十條中規定:信件的寄遞由郵政企業專營;國際信件的速遞業務和單件重量在350克以上的國內信件速遞業務除外。民營快遞企業的生死令牌就在“單件重量350克”這幾個字上。如果依此執行,那將意味著350克以下的國內信件全部被郵政壟斷,民營企業只能經營350克以上的國內信件。那么,350克是什么樣的概念呢?目前,市場上350克以上的信件和包裹不到快遞總量的10%。重量在350克以下的快遞一旦被壟斷,數萬家民營快遞企業必然“無飯可吃”,90%的中國民營快遞企業可能會消失,同時,還會造成上百萬人失業。 為此,劉和平義憤填膺地表示,“第七稿如果得到通過,那么,這將是一部‘槍斃’全國所有民營快遞企業的‘惡法’,一部不具有操作性的‘惡法’,將把國內快遞行業推向懸崖。”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快遞委員會秘書長劉建新指出:“《郵政法》第七稿不僅沒有將原有的普遍服務移入市場經濟,更通過郵政專營制度將快遞業納入到壟斷體制中,這是違背改革原則的。”他認為,第七稿將行政規定強加在市場導向之上,忽略了消費者對于快遞市場的需求。 第七稿讓民營企業感到恐懼,自己辛苦創下的基業很有可能因一部法律付諸東流。 即使這些民營快遞企業主們運用了他們所能想到的一切辦法來維權,但第八稿仍然沒有讓他們如釋重負。在第八稿中規定,非郵政企業進入快遞行業需要向國家郵政總局交納普遍服務基金,并且規定150克以下信件寄送由郵政專營,非郵政企業未通過國家郵政總局審批,不能隨便開設分支機構。對此,劉建新表示,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是在常規稅收之外另行征收的,對快遞運營商來講無異于雙重稅收。劉和平認為,若真如第八稿所規定的那樣,民企快遞都得倒閉。 民營快遞如同做賊, 隨時面臨被“圍剿” 近幾年,民營快遞依靠其靈活的經營模式,行業規模和市場份額日漸增大,搶了郵政EMS的市場。從1995年起,郵政EMS的年增長率只有2%,市場份額從高峰時期的97%下跌到現在的33%。而從1998年以來,民營快遞每年都以120%~200%的速度增長,已經做出了年銷售額上百億元的規模。目前,80%以上的同城快遞,50%以上的省際快遞都是由民營快遞公司完成的。可以說,民營快遞為我國當前的經濟、商務活動作出了巨大貢獻。 郵政的市場份額雖然逐年下滑,但民營快遞的發展也絕非一帆風順。有業內人士感嘆,做快遞如同做賊,有時不得不“偷偷摸摸”。 國內最大的快遞公司上海申通快遞打過一件讓同行頗為感慨的官司。在一次江蘇鹽城市交警和郵政部門的聯合檢查中,以超范圍經營為由兩次扣押申通37件快遞,并要求申通繳納1.4萬元罰款。申通第一次選擇了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將鹽城郵政局告上法庭。當時,申通快遞非常自信能夠贏得這場官司,稱鹽城郵政局必輸無疑,因為申通手上握有郵政部門違法查處的錄像。但最后,申通快遞還是選擇了撤訴,因為申通不敢得罪郵政。 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表示,自2002年以來,郵政部門對民營快遞的查處從來也沒有停止過,不過,相對不那么嚴厲,節奏也不是那么緊迫。即便如此,他們每年繳納罰款也在500萬元左右。一個快遞企業一年被罰500萬元并不是個小數目。但是,這些罰款最終交給了誰?做了什么?卻很少有人說得清。誰來監督罰款的使用,如何讓罰款變得透明,這些都是現實問題。 民營快遞在與郵政部門的斗法中可謂“機關算盡”。據業內人士透露,郵政EMS快遞車都在車身印著統一標識,而許多民營快遞公司的車不但不敢打上標識,甚至恨不得連車牌號都隱去。有人戲稱,路上跑的許多沒有名頭的“集裝箱”車,多半是民營快遞公司的。在躲躲躲閃閃中生存,給不少民營快遞的發展蒙上了陰影。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民營快遞企業已發展至數萬家之多,從業人員達百萬人以上。其中30%為下崗工人,50%為進城務工人員。以上海為例,全市民營快遞企業已有6000多家(70%左右的全國性民營快遞企業總部在上海)。即使規模已經很大,但與國家郵政比起來,民營快遞依然是經營上的主流、身份上的弱勢群體,在郵政單方面制定的游戲規則中,隨時都有可能被“圍剿”。 《郵政法》修改是維護郵政利益,還是規范市場 快遞業是最講究速度和效率的行業。我國的快遞業已進入規模發展階段。在郵政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情況下,郵政執法長期偏袒國家郵政一方,實行對民營快遞的多方面打壓。暴力執法、將郵件當成垃圾賣掉等案例的出現,說明郵政方面既沒有當好運動員,也沒有當好裁判員。這是《郵政法》修改過程中應重點考慮的問題。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在《郵政法》修改過程中,國務院法制辦到上海征求郵政法制定的意見時,郵政管理部門竟以主管身份阻止民營快遞企業代表發言,而且提前給民營快遞企業打招呼,必須按照他們規定的內容去發言,并威脅說,“否則將后果自負”。我們不禁要問,這是一種什么行為?是威脅、霸權還是強權?以單一的行政手段來“管理”快遞行業,很有可能南轅北轍,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害無益。 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的相關文件中已經承諾,快遞服務允許外資企業享受國民待遇,而國內民營快遞企業卻好像難以奢望國民待遇。記者從劉和平提供的材料中看到,國務院參事任玉嶺表示:“我國郵政行業多元化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盡管不是很規范,但開放的局面已經不可阻擋。這就要求從市場需求、行業發展和行業管理角度,通過立法規范企業行為,促進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把別人推出門外。” 我國民營快遞業欠缺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更缺乏發展壯大的外部環境。 郵政部門如果未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仍通過強化專營壟斷加強部門利益的保護,不僅會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直接、明顯的損害,對市場經濟體制、法制建設等國家整體利益構成威脅,還會給自己套上了一個枷鎖,制約自身的發展。 從2002年至今已過了整整四年,在八易其稿后,《郵政法》仍然遲遲羞于見人。而經過幾年的修訂,相關部門是否應該反思其工作效率及立法的標準。若一部法律一修訂就是幾年,如何跟得上市場經濟發展的節奏?法律出臺本應征求多方面的意見,如果仍游離于市場之外“閉門造法”,那么,即使出現第十稿、第十一稿,也不會對市場的規范和發展起到根本作用。 民營快遞為《郵政法》奔走呼號 去年1月23日,上海二十多家民營快遞企業聯名以掛號信形式向中央寄出了一份名為《上海部分民營快遞企業對〈郵政法〉第七稿的意見》的公開信,次日又向商務部、信息產業部、國務院法制辦、發改委等以及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人大、政協、各民主黨派寄出了這份公開信。《意見》中明確表示:“中國快遞市場的實際情況顯示,在郵政企業不能迅速、大規模擴容(包括人員、設備、場地、房屋、資金等)的情況下,350克以下信件寄遞全部由郵政專營將是一句空話。” 去年9月,上海近50家民營快遞、物流和貨運公司寫了一封質疑《郵政法》8月版草案(簡稱第八稿)的公開信,同時,公開信還寄給了發改委、商務部等中央有關部門以及上海市政府。在這封公開信里,50余家非郵政企業呼吁,《郵政法》起草單位應該開門立法,尊重利益相關方的知情權,保證所有重大分歧意見能夠充分討論和協商。 中國十大快遞公司 申通快遞 圓通速遞 中誠快遞 中通速遞 韻達快運 順豐速遞 天天快遞 郵政EMS 宅急送 匯通快遞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