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防陷阱非典型案例:張裕防火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01:56 第一財經日報
伍靜妍 就在食品巨頭娃哈哈一步步滑入達能控股陷阱的時候,中國葡萄酒巨頭張裕對外資設立的有效“防火墻”對業界顯得更有借鑒意義。 從越來越多的民族企業與外資的融合來看,控股權是中方堅持的底線。然而,在合資的過程中,中方往往因為不擅長資本運作,在外資方面前處于信息不對稱的一方。娃哈哈與達能的合資,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2005年張裕改制,引入外資,外界自此一直憂慮其日后會否成為外資惡意并購的獵物。因為外方意邇瓦和國際金融公司所占股份加起來是43%,和中方裕華投資的45%僅差2%,兩者僅一步之遙。 張裕總經理周洪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早在改制當初的股權設計上,中方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張裕集團原來的大股東煙臺市國資委持股了12%,就是為了起杠桿作用,就算外方增資,也很難超越中方的持股比例!背酥猓诠蓶|的四方協議中規定,如果任意一方的股權要賣,四方中的各方優先考慮,且都要經出席董事會會議的董事或其代表一致通過。而一般公司董事會約定中,重大事項只要過半或2/3董事通過就可執行決議。周洪江認為,在張裕改制上,對中方控股已經實現有效的“雙保險”限制。 2002年到現在,張裕一共有五六次和外資合作,涉及法國、意大利、美國、加拿大多國。周洪江稱,在合作中張裕把中方控制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在選擇外資合作伙伴時,首先要在控股權誰屬的問題上達成共識。而張裕一直堅持“以我為先”的準則。“中方擁有控股權的好處在于,所有的品牌都是由張裕命名和經營!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