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轉基因作物:68億美元全球市場和中國農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2:12 第一財經日報

  章軻

  轉基因,還是非轉基因?

  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立場:幾乎沒有什么技術能在全球范圍內引起曠日持久、觀點完全相反的爭論。

  但是爭論歸爭論,依靠生物技術解決日益增長的吃、穿問題,卻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選擇。來自新華社的消息稱,我國以680萬農戶成為全球農業生物技術應用的領頭羊。

  國家科技部此前公布的消息稱,目前,河北、山東、河南、安徽等棉花主產省的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種植率達到100%。2006年,國產轉基因抗蟲棉的種植面積已占全國抗蟲棉種植面積的75%。1999~2006年間,全國累計推廣國產轉基因抗蟲棉1.56億畝,為國家和棉農增收節支近400億元人民幣。轉基因抗蟲棉的產業化縮短了我國農業生物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差距,使我國棉花育種重新站在世界制高點上。

  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黃季焜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中國農業轉基因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1億公頃轉基因作物

  在洛克菲勒基金會和西班牙最大銀行Ibercaja銀行的資助下,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剛剛完成了題為《2006年商業化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的全球態勢》的年度報告(下稱“報告”)。

  ISAAA董事會主席克里夫·詹姆斯(Clive James)在北京透露,2006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以13%的速度迅猛增長,首次突破了1億公頃。種植轉基因作物的農戶數量也迅猛增加,首次超過1000萬戶。

  “去年,超過90%即930多萬轉基因作物種植戶都是發展中國家資源匱乏的小型農戶,其中大多數都是中國農戶。”克里夫·詹姆斯稱。

  這份報告稱,2006年轉基因作物取得了多個里程碑式的成功,不僅種植面積和農戶數量創造了新的紀錄。1996年到2006年的累計種植面積也超過了5億公頃,達5.77億公頃,從1996年到2006年前所未有地實現了60倍的增長,是最近幾年農作物生物技術采用率最高的一年。

  據統計,在930萬個小型農戶中,大多數都為轉基因棉花種植戶,包括680萬中國農戶、230萬印度農戶、10萬菲律賓農戶和數千南非農戶,以及2006年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其他7個發展中國家的農戶。2006年,轉基因大豆依然是最主要的轉基因作物,5860萬公頃(占全球轉基因作物總種植面積的57%),其次是轉基因玉米(2520萬公頃,占25%)、轉基因棉花(1340萬公頃,占13%)和轉基因油菜(480萬公頃,占5%)。

  “2006年,美國以及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國依然是全球轉基因作物的主要種植國,僅美國就種植了5460萬公頃(占全球生物技術作物總面積的53%)。”克里夫·詹姆斯稱,22個轉基因作物種植國包括11個發展中國家和11個工業化國家,前8個國家的種植面積都超過了100萬公頃——這為全球轉基因作物在未來實現增長奠定了廣泛、穩定的基礎。

  報告稱,2005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戶獲得的純經濟效益估計為56億美元,1996年到2005年的累計效益高達270億美元(發展中國家為130億美元,工業化國家為140億美元)。

  “目前全球有13億人受到貧困的折磨,8.52億人遭受著饑餓或營養不良的困擾,而傳統種植方法已經難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克里夫·詹姆斯對記者說,盡管基因產品和轉基因作物不是萬能的,但非常重要。

  展望2006年到2015年轉基因作物發展的第二個十年,克里夫·詹姆斯預測,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將繼續增加,達到2億公頃,到2015年,40多個國家的至少2000萬農戶都將種植轉基因作物。

  中國成為技術應用“領頭羊”

  “中國依然是全球農業生物技術應用的領頭羊。”報告稱,除了在棉花種植中應用生物技術外,中國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還在2006年批準了抗番木瓜環斑病毒(PRSV)的轉基因番木瓜。

  黃季焜擔綱的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對我國轉基因作物的發展情況已經跟蹤了10年。據他介紹,我國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產生了大批轉基因抗蟲、抗病、抗逆、品質改良、抗除草劑的棉花、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大豆及主要林草等新品種。

  1997年以來,我國轉基因抗蟲棉花、延熟番茄、抗病辣椒、抗蟲楊樹和抗病番木瓜等已先后獲得安全證書,進入了商業化生產。

  “1997年至2006年,轉基因棉花的推廣使我國棉農累計增收約250億元,紡織業和消費都獲利120多億元。2006年當年的回報就達60億元,遠遠超過了過去國家對轉基因棉花研發的所有投入。”黃季焜透露,我國每年用于轉基因農作物方面的投入超過20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是政府投入。

  據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統計,從1997年轉基因抗蟲棉花商業化開始,轉基因抗蟲棉花種植面積迅速增長,2006年轉基因抗蟲棉花種植面積已達352萬公頃,10年累計種植面積超過2000萬公頃。研究證明,轉基因抗蟲棉花比一般棉花平均提高單產10%,減少農藥用量60%,減少勞動力投入7%。在扣除種子成本增加后,如果沒有考慮價格的變化,每公頃可多收入1850多元,即使考慮了技術進步引起價格下降的因素,每公頃增收也達1250元。

  研究還發現,1997年至2006年,轉基因棉花的推廣使我國累計減少殺蟲劑用量60多萬噸,大大改善了棉區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棉農在大田上因施用農藥而中毒事件累計減少了420多萬人次。

  “如果轉基因水稻被批準商業化,它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將為中國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每年帶來200億元以上的效益。”黃季焜承認,轉基因水稻商業化之所以遲遲得不到我國政府的批準,是因為“水稻這種產品對民生太重要了。”

  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消息稱,由于擔心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目前歐盟多數國家拒絕轉基因水稻的進口和銷售,世界上一些大型零售商也拒絕轉基因稻米的銷售。

  不過黃季焜認為,轉基因水稻如果被批準商業化,雖然對我國目前大米出口有一些負面影響,但影響不大,因為我國年均大米出口僅占國內大米生產總量的1%左右。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楨也認為,轉基因水稻可使生產成本降低,有可能增加稻米及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

競爭力,給外貿帶來積極的影響。

  2007年:

  轉基因作物市值68億美元

  報告稱,2006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市場價值達61.5億美元,占全球農作物市場總價值385億美元的16%,占2006年全球商業種子市場價值約300億美元的21%。

  據克里夫·詹姆斯介紹,61.5億美元的轉基因作物市場包括26.8億美元的轉基因大豆(相當于全球轉基因作物市場的44%)、23.9億美元的轉基因玉米(39%)、8.7億美元的轉基因棉花(14%)和2.1億美元的轉基因油菜(3%)。

  全球轉基因作物市場價值依據的是轉基因種子的銷售價格,再加上應用技術費用。自轉基因作物在1996年首次實現商業化以來,十年的累計全球市場價值估計為355億美元。2007年的全球轉基因作物市場價值預計達到68億美元以上。

  據綠色和平組織此前在中國市場的一項調查,目前轉基因水稻種子的售價比普通雜交稻貴一倍以上(抗蟲轉基因水稻種子的價位一般是12~18元/斤,而普通雜交稻只是5~7元/斤)。

  “盡管前些年轉基因技術的引進是無償的,但農民購買轉基因種子是要付費的,價格比普通的種子要高。”黃季焜說。

  綠色和平組織項目主任馬天杰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受益最大的不是農民,而是某些專家和生物公司。轉基因技術具有專利權,專家和生物公司掌握著專利,這意味著農民要對種子付出專利費用,每年還要向種子公司購買種子。

  “如果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獲得通過,最先致富的是專家和他們背后的公司。”馬天杰稱。

  記者注意到,盡管ISAAA聲稱自己是一家非營利性機構,旨在通過向發展中國家轉讓作物生物技術應用知識,來減輕饑餓和貧困。但實際上,ISAAA與轉基因技術擁有企業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克里夫·詹姆斯承認,ISAAA的部分資助來源于轉基因技術擁有企業的捐贈。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5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