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第22次藥品降價之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 15:08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沈建緣 金晶 張衍閣 北京報道 2007年2月28日,國家發改委宣布第22次降低藥品價格,主要涉及278種中成藥內科用藥,降價金額50億左右,最大降價幅度達到81%。從3月15日起開始執行。 與過去的21次降價不同,此次發改委降價不僅是針對中成藥規模最大的一次降價,也恰逢兩會召開。在此之前,國務院查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鄭筱萸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國家藥監局“反商業賄賂”進入關鍵階段、藥品注冊凍結。 于是,此次降價看似與以往不同。 “原來那些管用又便宜的藥在醫院藥房里已經看不到了。”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某社區醫院的高血壓門診調查時,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說,他原來長期服用的降壓藥因為“太便宜”醫院已經不賣了,而醫生開的替代品“不能控制血壓,又不能報銷”。他不得不住院觀察,他的老伴和家人都很煩惱。 一方面,老百姓對降價已失去信任,另一方面,絕大部分醫藥企業已經到了虧損邊緣。3月1日,在國家發改委發出第22次藥品降價令的第二天,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同140多家國內大型醫藥企業聯合呼吁停止單純的藥品降價。 這是醫藥企業第一次大規模“上書”,也是時機最特殊的一次。三天后,兩會召開,國家發改委公布《醫藥價格工作守則(暫行)》開始執行,制定醫藥價格必須經過成本價格調查、專家評審或論證等,深化藥品審批制度改革。 而對藥品審批的主管單位——國家藥監局的整頓已經進入真刀真槍的階段。2007年,所有過去申報的藥品將重新審查,沒能通過的藥品將退出市場。對國內所有醫藥企業來說“現在拿個新藥審批將非常困難”。 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張仕元認為:“像以前一樣依靠商業賄賂來拓展市場的可能性不大了。但中國的制藥企業沒有議價能力,政府階段性的調整價格,卻不讓價格有市場波動的空間,可能給企業帶來了不利影響。”他表示, “決定中成藥價格成本的因素很多,比如原料價格波動。但藥價一旦形成,很長時間內是不變的,廠家會承擔更多風險,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 而實質上,藥監局所審批的藥品中能真正稱得上是“新藥”的可謂是鳳毛麟角。按照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專家周超凡的統計,我國去年注冊的6500多種新藥中,除16種中藥、3種生物制藥外,其他全是沒有自主創新技術的仿制藥和重復生產。這也是中國藥企缺乏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原因。 另外, “多年來以藥養醫(用藥品的利潤來維持醫療系統的利潤)沉淀下來的體制問題,不完全是國家藥監局能夠改變的,也不是簡單的降價手段就能解決的,” 深圳市金活醫藥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李從選認為。 “以藥養醫”的體制已經嚴重影響到制藥產業各個環節之間的生態平衡,有數據顯示,過去三年,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而全國醫藥生產企業盈利能力逐年下降,虧損金額大幅度上升,醫藥工業企業虧損面達到25.5%。 “如果以藥養醫的體制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以解決,所謂切斷利益循環鏈,也只是暫時增加了行賄受賄的操作難度而已,治標不治本,如同隔靴搔癢。” 李從選表示。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