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煤價逼電企抬價自保 發改委暗示第三次煤電聯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8日 09:21 中國經營報
編者按: 大幅上漲的煤價讓發電企業不得不考慮抬升電價以自保,而電網企業也順勢水漲船高。電價未漲,與之關聯的市場層面已經感覺到了震動。 本報記者 朱力 北京報道 中國發電企業期待扭虧為盈的熱切愿望在這個溫暖的冬天被凍得冰冷。 在1月17日結束的全國煤炭合同匯總會上,2007年全國電煤價格普遍上漲30元/噸左右,這遠遠超過發電企業的預期。電煤價格8%的增長幅度正逼迫著電廠做出漲價的選擇,但電網企業也早已做好了從發電企業的漲價收入中分一杯羹的準備。 買煤多交400億元 雖然延續五十多年的煤炭訂貨會變成了煤炭產運需銜接合同匯總會議,但很多內容都是沿襲以往思路,這是大家事先就預料到的。 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全國電煤價格普遍上漲30元/噸,山西漲幅更高,大同煤業集團的車板價已經從1噸265元漲到305元,漲了40元錢。有消息說,他們當初的要價更高,每噸漲67元~80元。 電煤漲價讓發電企業的天空布滿了烏云。記者從電力系統獲悉,30元/噸相當于8%的漲幅,已突破了發電企業預期的上限,即5%,整個電力行業2007年將為買煤多支付400億元。 “煤炭企業如今擁有了價格話語權,我們只能接受。”負責電煤的計劃、分配、訂貨的中能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解居臣說,“電煤價格變化直接影響到電力行業的經營成本。火電行業目前正面臨裝機過剩,占成本70%的電煤價格又面臨上漲,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看來,煤炭企業漲價的理由是資源、環境、安全等成本的納入,因此很多企業認為,就是再漲1倍也不過分。 而煤炭企業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每噸30元的漲價幅度是針對潛在的政策性成本,在合同中還留有后手。比如山西西山煤電在合同的補充協議中就特別提到,如果山西的“兩費一金”政策正式實施,煤價將二次談判。據了解,2007年我國將在山西煤炭企業試行可持續發展基金、煤礦轉產發展基金和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這3項共計約40元~50元/噸。 發改委支持電廠漲價? 這種矛盾讓今年的電價走勢充滿了變數。“除非政府啟動煤電聯動,否則電力成本壓力將無法緩解。”眾多的發電企業希望借發改委援助之手,以漲價來釋放加大的成本。 為了消化發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造成的成本和虧損,國家在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兩次實行煤電聯動,銷售電價共上漲了5.01分/度。發改委公開表示,兩次煤電聯動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壓力,電力企業僅承擔了30%的成本上升。 根據煤電聯動的原則,即以6個月為一個聯動周期,如果周期內平均煤價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相應調整電價。至今已經跨過了3個周期,按照8%的幅度,煤電聯動成為必然。以1噸煤發電2000度計算,每噸煤價格上漲30元,每度電價上漲約0.015元。 “今年電力企業業績主要取決于是否實施煤電第三輪聯動。”聯合證券的煤炭分析師王爽說,“如果不能實施,電力企業2007年,特別是下半年的業績表現將出現同比下降。” 一位了解發改委政策內幕的知情人士指出,在今年電煤產運需銜接方案中,發改委再次明確表示:“將繼續實行煤電聯動,以理順煤電價格關系。”也就是說,電價肯定要跟著煤價漲。 而在去年公布的方案中,則沒有“煤電聯動”的明確字眼,因此方案中的這一措辭被發電企業理解為國家支持電價上漲的一個信號。 部分發電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顯得比較興奮。中能電力一位負責燃料采購的工作人員說:“有了發改委的表態,我們對未來也就有底了。看方案時,我還特意把這一句話記了下來。” 電網欲分提價收益 記者在發改委的一份文件中也注意到這樣一句話:“實行煤電聯動,為上網競價奠定基礎。” 在發電——輸電——配電——用電的電力產業鏈條中,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之間實行上網競價是電力市場化改革重點之一。但這也造成了煤電聯動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成本根本不受電煤漲價影響的電網公司,也要求分享提價的收益,它的理由是虧損。 “我國輸配電價無論是絕對水平還是占銷售電價的比重都比較低,上網電價占最終電價的70%,另外30%則是輸配電價,我們只能靠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之間的差價來獲得收益。”國家電網公司總經濟師李英說。 根據煤電二次聯動,2006年6月30日起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度電提高2.494分,但真正落到發電企業頭上的,只有0.979分,還不到40%。 與發電企業相比,電網企業的利潤增速可以用“驚人”來形容。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2006年國家電網公司完成售電量170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2%;實現銷售收入8529億元,利稅805.2億元,同 比分別增長19.67%、36%。 “電價漲的越多,就意味著我們與電網公司的議價能力越弱,他們會抬高價格打壓我們。”上述中能電力的工作人員無奈地說。 在支持電力體制改革的人士看來,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讓電力定價機制跟上煤炭市場化的改革進程。而目前看,新的電價機制的實行還遙遙無期。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