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藥品集中采購新政引發藥企異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02:32 第一財經日報
藥品集中采購新政引發藥企異議 限價競價容易使質量無法保證,并成為對企業的二次降價行為 邢少文 來自企業界第三次集體聲討藥品集中采購制度的行動正在醞釀之中,而導火索正是緣自于正擬在全國普遍推廣的藥品采購新政——掛網采購,因其重要原則之一便是限價競價。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從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人士處獲悉,自去年12月22日聯合黑龍江省醫藥行業協會和十多家大型制藥企業召開研討會之后,協會正在進行更廣泛的意見收集,同時準備于今年3月間再度聯合醫藥商業協會、中藥協會、中國價格協會等,集中研討現行藥品采購制度,并將意見上交發改委、衛生部等有關部門。 這是自2001年和2004年全國醫藥行業協會聯合呼吁廢止藥品招標采購制度之后,企業界又一次大范圍的對現行藥品采購制度持有異議。 藥品采購“異化” 研討會共有哈藥、華藥、石藥、西安揚森、上藥、雙鶴藥業等十多家大型制藥企業參加,同時還請來了國家發改委的多名官員。 “集中反映的問題主要在于采購過程中追求低價、弱化質量、二次限價,以及限價而不采購的問題。”參加研討會的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顧問俞觀文對記者說。 在以往發改委關于藥品招標采購的文件之中,要求藥品招標采購須遵循三大原則,即“質量優先、價格合理、行為規范”,然而,“在各地的實際招標采購過程中,卻逐漸演變成了‘質量合格、價格優先、行為不規范’。”俞觀文說。 “追求低價成為主要的趨勢,并且只要一個地方的中標價確定,便被其他地方作為最低中標價參考,這導致降價的永無休止。不考慮生產企業的成本問題,導致廉價藥退出市場,企業沒錢投入科研,甚至影響到其生存與發展。”俞觀文認為。 企業認為,在政策性降價之后,各地以限價降價為主的招標、掛網采購也就成了二次降價行為,企業利潤空間再一次被壓縮。 而現行掛網采購之中的只限價不采購行為也飽受企業非議,按照發改委2004年下發的320號文件,招標之后要求中標企業與醫院簽訂采購合同,保證一定的采購量。但在目前推行的掛網采購之中,并沒有硬性規定,限價入圍品種只供醫院選擇,即“只限價不采購”,生產企業要保證采購量,還需對醫院進行二次攻關,實際銷售的扣率也可能被醫院再次壓低。 大企業的難處 目前對掛網采購意見最為強烈的,屬大型制藥企業。 “大企業生產成本與管理成本比中小企業高,不斷的降價行為導致的就是虧損。”浙江康恩貝藥業首席營銷顧問祝匡善則對記者說。 在已試推行的四川省、福建省掛網采購實踐以及廣東擬推行的掛網采購中,都提出了總體降價幅度達到20%~40%的口號,四川省的許多品種甚至降幅達60%。由于降幅太大,在四川和福建的掛網采購中,部分大企業選擇了放棄。 記者從一位參與了福建招標的某湖北醫藥企業人士處獲悉,由于掛網一共要經過三輪限價,一輪比一輪低,最后是無法忍受而選擇放棄福建市場。 “以往的招標采購中,按100分計算,大概是50分價格分,30分質量分,20分服務分,現行掛網采購則沒有了質量分、品牌分評價環節。”上述企業人士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憲法則告訴記者,掛網采購不能因為出現一些缺陷就否定它。有些問題是執行走樣的問題,掛網的大方向是毋庸置疑的。中央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很好的掛網規則,導致各地招標的混亂,但不能就此因噎廢食。 上述企業在研討會之前便已聯合向衛生部、中紀委反映此類問題。同時,發改委也開始關注,繼與生產企業座談完之后,去年12月26日,發改委再次召集藥品招標中介研討相關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第一財經的網站:www.china-cbn.com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