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200億郵政輔業改制破題:重慶首推職工變股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00:52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益廣

  “企業改制后剛剛掛牌,還在向政府爭取一些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條件!2006年12月28日,重慶郵政印務有限公司的廖經理告訴本報記者,企業改制后她的身份從郵政職工變成了公司股東和員工。

  據公開媒體報道,2006年12月8日進行改制掛牌的重慶郵政印務有限公司是全國郵政首批輔業改制企業,同時掛牌的還有烏魯木齊兩家郵政輔業改制企業。

  國家郵政局此前披露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8月全國郵政輔業企業共計 1620個,資產總額為206.07億元,其中閑置資產 56.02億元,非主業資產150.05億元。輔業企業涉及人員 6.8萬,占郵政在冊人員的 16.4%。

  按照預定目標,到 2008年,郵政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革工作將畫上句號。

  職工變股東

  “我們職工持股比例超過了50%,改成了非國有控股企業!敝貞c郵政印務有限公司的廖經理說,但重慶郵政實業集團仍然是印務公司最大的單一股東。改制的過程,就是將他們的勞動關系與郵政脫離,郵政須按照國家規定向職工支付補償金“買斷工齡”,而買斷工齡的錢等于是用印務公司相應的股權來支付。

  2003年,國家郵政局就開始推進主輔分離及輔業企業改制工作。重慶市郵政局辦公室主任魏先生告訴本報,同年,重慶郵政局成立了重慶郵政實業集團,將“三產”企業全部歸到了實業集團下面,包括賓館、餐飲、印刷廠、建筑公司等十多家輔業企業。

  不過,將輔業企業劃歸實業集團,僅僅是將資產從郵政的“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并不涉及企業改制。按照國家郵政局黨組的總體部署,重慶郵政局2005年確定將重慶郵政印務公司作為改制成非國有控股企業的試點單位。

  魏先生說,輔業企業的改制,就是解決人的問題和資產的問題。涉及的郵政職工,必須按照國家規定以及郵政的內部政策,根據其工齡、工資水平、職務等級等諸多因素來計算補償金。有人想繼續留在郵政,那就從輔業企業回到主業中來;有人看好改制企業的前景和發展,那就將補償金折算成企業股權;還有些人想拿錢去做點生意,那他們也可以領走相應的現金脫離郵政系統。

  而對于中國郵政來說,改制主要是為了盤活資產,提高生產經營效率,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由于很多輔業企業經營效率低下,改制后郵政可以甩掉一些虧損“包袱”。

  重慶郵政印務公司前身是一個作坊式的小印刷廠,重慶郵政局按照國家郵政局“扶上馬,再送上一程”的要求,出資四百余萬元對其進行了規模化改造,使其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為企業改制創造了條件。

  同時,在界定企業產權歸屬、企業資產評估、審計、改制方案設計、員工分流安置、企業凈資產量化分配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后按照《公司法》要求,組建了由15名股東組成的重慶郵政印務有限公司,歷經一年多的時間,最終實現了新舊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

  廖經理說,以前印務公司主要是依賴重慶郵政來生存,現在改制了,必須到市場中尋求更大的發展,尋求更多的社會業務來提高公司的效益。她本人作為公司小股東和員工,感覺壓力不小。公司也在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200億資產大處置

  國家郵政局經過長時間摸底調查后統計出郵政輔業資產合計兩百多億元,改制要涉及的人員近7萬人。

  2005年8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郵政體制改革的27號文件,明確提出郵政要“實行企業內部重組,優化企業資產和人員配置;剝離非主業資產、閑置資產和破產企業中的有效資產,實行主輔分離輔業改制”。

  2006年3月31日,國家郵政局制訂的《郵政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總體方案》得到了國家財政部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聯合批復,原則同意中國郵政按照以859號及相關配套文件為依據制訂的總體方案,實施郵政企業主輔分離,并給予郵政一定的企業改制方案審批權限。

  國家郵政局提出要堅持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方向,首先分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和下屬的多種經營企業,分離和精簡企業的輔助功能和附屬部門,精干主業,增強企業競爭力。通過資本紐帶關系,加強和規范對輔業企業的管理,促進主業和輔業共同發展。堅持“有進有退”的方針,采取“整合做優一部分,改制分流一部分,政策移交一部分,關停清理一部分”的策略。

  對中國郵政龐大的輔業企業群體來說,改制是一件繁雜的工程。

  根據相關數據,郵政系統的酒店類資產便達到上百億元。以重慶郵政局為例,其擁有的鴻都酒店(重慶郵政大廈)、巫山鴻都酒店、北碚區郵電局郵電賓館2年前便掛牌出讓產權,但是至今仍沒有成交!澳壳耙呀洺邪o私人經營!敝貞c郵電局辦公室主任魏先生說。

  魏先生認為,輔業改制過程中最大的難題還是人員分流問題,職工“談改色變”。首先是感情上無法接受,輔業企業的職工多年來一直是在企業工作,對郵政職工的身份有一定的依賴感,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改制后身份將從“企業人”轉變為“社會人”,一時間難以接受。

  二是如果按照現有的政策進行補償,很難達到輔業企業職工預期的期望值。分流到非國有法人控股改制企業的職工,由企業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這樣的補償標準,愿意拿錢走人的不多。

  三是對輔業企業發展前景感到憂慮,認為輔業企業發展存在不確定性。郵政輔業企業很多都是依賴郵政系統生存,要進入社會參與市場競爭需要一個過程。

  2006年的全國郵政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在200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郵政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將加大清理關停工作的力度,對于縣及縣以下的輔業和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且扭虧無望的企業要徹底關停;力爭在 2008年上半年全部完成納入 2006-2008年改制規劃企業的改制工作。

  國家郵政局相關內部資料顯示,2007年輔業改制具體工作目標是:對列入改制規劃的257家郵政輔業企業,實施改制的企業要達到60%;上半年,要完成虧損企業的清理關停工作和物業企業的整合工作;對醫院、學校、幼兒園等企業辦社會職能,探索有效方式,完成與主體企業的分離工作;年底前,具備條件的印刷企業要全部進行改制,酒店資產盤活要完成40%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重慶郵政印務公司“職工變股東”的模式是郵政輔業改制中人員分流的新樣板,同時是郵政資產私有化道路的一種探路。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