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尹先凱 北京報道
外資對中國企業的并購又添新例。
本報近日獲悉,聯邦快遞對大田快遞的收購于11月底正式獲得商務部的批準,聯邦快遞正式在中國變身獨資企業。對此消息,大田集團方面媒體事務負責人給予了肯定,“不過,兩個公司之間的交接程序還沒有全部完成!
“并購獲準意味著下一輪并購的開始。加入世貿后,只要一些限制性條款取消,相關外資并購就會增加,以迅速壯大其自身的實力與網絡影響力!奔胃徽\資本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錦橋表示。
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在對外資進入的質疑聲背后,監管層對該行業外資進入的首肯。與聯邦收購大田同期獲批的還有高盛收購雙匯案。
按照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條款規定,到2005年底,中國對快遞業的政策完全放開,對外資不再有股權比例的限制。于是各大快遞巨頭都加緊籌劃自己獨資的將來。2004年12月,美國聯合包裹為了直接取得在中國23個中心城市國際快遞業務的直接掌控權,向合資企業中外運支付1億美元費用。
而早在今年1月24日就有消息傳出,美國聯邦快遞和天津大田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協議,以4億美元現金收購合資企業大田-聯邦快遞有限公司的50%股份,以及大田集團的國內快遞網絡。大田-聯邦快遞于1999年成立,主要從事國際快遞業務。
按照協議,聯邦快遞通過收購大田集團在大田-聯邦中所持有的50%股份,從而將這家合資企業轉變為聯邦快遞獨資公司。此外聯邦快遞還收購了大田集團目前用于開展國際快遞業務的資產和大田位于國內89個地區國內快遞業務的經營資產。
該協議成交后,聯邦快遞將在中國擁有超過6000名員工。聯邦快遞是全球四大快遞巨頭之一,總部位于美國孟菲斯,1984年進入中國市場。
業內人士認為,物流業爭奪的核心是網絡,外資企業急于完善國內的運輸網絡,因此首選收購民營物流企業。而對于有意將網絡套現的民營物流公司而言,則正是把自己賣給外資的良好時機。
然而,協議簽署之后卻遲遲未見批復,國內年初對外資并購的質疑風潮顯然影響到了審批進展。而近日商務部相關人士公開表示,一些外資并購的企業顯然不屬于國家安全產業,隨后,一批項目被放行,與高盛、鼎暉收購雙匯同時,聯邦快遞收購大田快遞也獲得了批準。
“國內物流業起步晚,面對巨大的市場空間,其發展需要規范與整合,并購對此會有所提高,現在許多外資物流公司都正在國內尋找機會。”中國物流行業協會朱勝表示。
此前,許多外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也紛紛表示看好國內物流行業,不過,英聯投資執行合伙人陳柏松認為目前該行業國內各地區發展不均衡,包括地理因素等使得在該領域進行并購存在不少困難,難以找到好的項目。
但朱勝表示:“針對中國物流行業處于初始發展階段的一些癥結,比如老式的倉儲物流滯后于整個行業發展的狀況,已經有相關機構在研究解決辦法。”
中國物流行業協會另一人士則稱:“隨著物流行業的全面開放,行業內的收購行為會越來越多。”
“當然并購過后,外資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如本地化之后如何更好地激勵團隊,以及磨合文化方面的差異等等!编嶅\橋表示。
來源:經濟觀察網
    新浪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