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大技術裝備進口亮紅燈 發改委草擬禁限名單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2日 09:08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王延春 北京報道 一批重大技術裝備產品將被禁止和限制進口。本報獲悉,一份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禁止和限制引進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產業技術目錄》已初步成稿,進入首批目錄呼聲最高的包括石油化工設備、儀器儀表、工程機械等九個行業的相關產品。 這是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一攬子政策的一部分。與此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在制定中,困擾裝備制造業的稅收倒掛現象也在解決之列。 禁止和限制 本報獲悉,這個目錄目前已進入意見征求階段。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相關人士說,首批禁止和限制引進的重大裝備和重大產業技術目錄尚未最終確定,但石油化工設備、儀器儀表、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冶金設備、環保設備、數控機床、煤礦設備、電力設備等9個行業的相關產品業界呼聲最高。 這份目錄旨在防止盲目和重復引進國外技術和裝備。具體目錄將以關鍵單機為主,對于關鍵零部件,基本采取不限制的政策。 解決裝備制造業中存在的稅收倒掛現象也是這個目錄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調研論證稿都經過了五六輪了,才最后定下這一結果。”中國紡機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第一批調整的新稅目就包括一類紡織機械產品。 所謂“倒掛現象”,即裝備制造企業為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所需要進口的材料和配套零部件,必須全額交納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而進口成套設備,則可減免上述兩項稅收。 “這樣一來,企業都愿意進口成套設備,沒興趣搞自主研發。”上述紡機協會的人士表示。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曾經做過機電設備稅收扭曲現狀分析課題。他說:“實際上,擴大進口機電設備政策與振興自主裝備產業政策是矛盾的。” 據悉,進口關稅和增值稅內外差別政策曾經在1996年取消,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為了吸收外資,防止經濟下滑,又恢復了這一政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人士表示,一些企業為了獲得進口設備上的稅收優惠,只好到境外注冊公司,把注冊資本追加到400萬美元,以享受外商進口設備的稅收優惠,這樣進口幾臺機器可以節省十幾萬元。 根據現行政策,只有一小部分國家鼓勵類產業可享受進口零部件免征進口關稅,并且外商投資項目采購國產設備享受增值稅退稅政策,國內企業不在退稅之列。 系統方案 在國家明確振興裝備制造業、鼓勵自主研發的大環境下,調整相關稅收政策已成必然。目前,涉及到裝備制造業的稅收優惠還包括,企業可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允許企業加速研究開發儀器設備折舊等。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9日也透露,將修訂《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進一步縮小內外資企業進口設備免稅待遇差距,最終實行統一的進口設備稅收政策。 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完成的“關于裝備制造業稅收政策問題研究”的課題中,提出了對裝備制造業進行稅收調整的系統方案。這份方案已經引起了高層的關注。 課題組成員、財政部財科所稅收室副主任張學誕表示,跟國外促進產業發展的稅收相比,我國在這方面的稅收政策顯得非常凌亂,難成體系,稅收激勵的目標不明確。 財科所的報告建議,在東北地區業已取得增值稅轉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將這一改革由地區試驗擴大為全國范圍內的產業行業試驗,對裝備制造業采用固定資產進項全額抵扣制度。 對企業比較關心的進口貨物免稅制度,報告提出,對于裝備制造業進口的自用設備及配(備)件,國內又無替代品的原材料等,建議參照生產高新技術產品進口自用設備給予免征關稅和進口增值稅。 報告同時建議,對成套設備引進可只給予免征進口增值稅的照顧,對進口關稅則不予免征;對于關鍵零部件、關鍵技術的引進則同時給予免征增值稅和免征關稅的照顧,以此調節進口結構,促進國內自主研發。 該報告還建議,對商品鑄鍛件、模具產品、數控機床產品等裝備制造業產品在整個裝備制造業全部企業范圍內按照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額給予全部先征后返。 “但是,先征后返的稅款不再直接到達企業的資金賬戶,而是用全部先征后返的稅款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裝備制造業科研開發基金,由這個基金會專項向企業的科研開發提供資助。”課題組人士說。 事實上,東北三省進行的增值稅改革,在部分行業中已推廣了增值稅轉型試點,也就是從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改革,其中包括裝備制造在內的八大行業。 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說,要根本解決稅收上的扭曲,核心問題就是加快增值稅轉型全國推廣進程。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