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風電招標定價體制遭質疑 大批投資商撤離內蒙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 14:53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王鳳君

  北京報道

  在過去二年內,有關內蒙古風電投資熱潮的報道不斷見諸媒體。以至于這種投資“過熱”的局面,還一度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然而,近日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卻向記者透露,目前許多風電投資商正在紛紛撤離內蒙古。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到內蒙古考察風力發電的中外投資商至少有上百家,最后簽訂協議的也有50多家。而事實上,“在已簽訂協議的企業中,目前真正進行建設的只有十來家,一些企業還在觀望,而一些企業已決定撤出”。

  據知情人士稱,計劃撤出的投資商,大部分都已基本辦齊手續,如華睿集團、瑞士Adxia公司、中加合資的希力方舟等。

  而西班牙EHN、美國金州等公司,目前在內蒙古建立風電廠的前期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但因沒有拿到電價,目前仍在觀望。

  招標定價引發投資退潮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內蒙古風電投資在短短時間內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這些企業普遍對目前中國在風電領域實施的招標電價制不滿,因為低價中標的結果是幾乎無利潤可言。”上述業內人士說。

  對此說法,內蒙古發改委風電專家組組長陳通謨表示認可。陳對記者表示,對于目前風電定價體制的問題,他曾數次向全國人大、政協、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上書。

  因為招標定價實際上是以“出最低價者為中標者”的標準來定價的,所以導致中標的上網電價遠低于合理范圍。陳通謨認為,在我國長江以北地區,合理的風電價格應不低于0.56元/千瓦時,長江以南地區應在0.60元/千瓦時以上。如果低于這個價格,企業將無利可圖。

  但是,從目前四期招標結果來看,中國風電特許權中標價全都低于合理價格。2003年如東項目中標的華睿公司中標價為0.436元/千瓦時(其他5家公司的投標價在0.607元—0.715元/千瓦時之間),2004年如東二期項目中標的龍源公司中標價為0.51元/千瓦時,通榆項目中標的龍源和華能公司中標價為0.509元/千瓦時。

  而在近期結束的第四次招標中,內蒙古輝騰錫勒項目的中標者北京國際電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中標價格更是創出了全國最低價0.382元/千瓦時。

  正是由于招標電價過低,使風電投資商難以贏利,所以許多投資商已經對在內蒙古投資風電失去興趣。

  “七號文件”爭議

  據陳通謨回憶,去年5月份,國家發改委曾專門成立了一個調研組,為即將出臺的風電價格定價體制做準備,到各地調查。當時大家都同意由政府定價的方案,包括他在內。“到第三稿時,寫的仍是由國家定價,但正式文件一出來,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就變成招標的方式了。”

  陳所指的文件是,今年1月下旬國家發改委下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下稱“七號文件”)。“七號文件”明確規定:風力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實行政府指導價,電價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核準按照招標形成的價格確定。

  “7號文件”的內容大大出乎業內的預料。因為在2005年11月8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印送的《關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征求意見稿》中,還明確規定,風電的上網電價將采取固定電價,電價由兩部分構成,即以燃煤為參照的標桿電價加補貼每度電0.25元。

  據了解,國家之所以最后確定了招標定價的方式,主要是考慮到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

中國經濟發展存在著地區的不平衡,風力資源也存在著地區的不平衡,中國東部、中部、西部經濟的承受能力也存在不平衡。考慮到這三個不平衡,國家發改委在綜合了各方面的意見后認為,如果風電也確定一個標桿電價,就會出現高的高、低的低這樣一個矛盾。在權衡了這些條件之后,國家發改委決定,風電電價采取招投標定價的原則。”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主管新能源的副局長吳貴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解釋。

  然而,即使有其合理的因素,但風電招標定價體制最終導致的結果,顯然是令投資者大受打擊。

  10月26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委員會、世界風源協會和綠色和平組織專門就中國風電價格政策組織中外相關企業召開研討會。會上絕大多數代表認為,目前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都已經采取了風電政府定價的政策,中國理應向這個方向靠攏。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專家組另一位成員趙逵也表示,特許權招標對發展風電并不合適。因為,特許權招標是指對不可再生的、稀有的礦物質招標、是要有計劃去開采的。但風能是可再生的,而且分布廣、范圍大、資源多,是應該大力支持鼓勵的。此外,現階段我國風力發電還沒有形成產業,市場尚不成熟,全國去年風電裝機容量僅占整個電力裝機的千分之二,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把它全面推向市場,而應小心培育。

  對于上述言論,當時在座的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處長史立山則表示,目前我們還不能跟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招標是促進競爭,誰有能力誰來干”。

  低價后遺癥

  “我們正考慮把項目移到別的國家去。” 在“2006

長城世界可再生能源論壇”上一位外商代表激動地說。

  一些代表更質疑,為了降低標價,不少投資企業不得不各出奇招,如過高評估風能資源和上網電量,設定較高的第二段電價,低估設備價格、風電機組基礎成本和消減運行維護費等。有的投標企業還與本公司在境外注冊的企業組成所謂的“中外合資企業”享受外商優惠政策,形成不公平的競爭。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委員會以及綠色和平組織對中國近三年來風電招標的統計看,最后能夠中標的絕大部分都是國企,而民營和外資企業則微乎其微。以第四期項目為例,此次參加投標的

開發商共有17家,都是清一色的國有電源公司。

  統計報告還指出,這些企業依托集團的強大后盾,往往報出很低的投標價,結果達不到吸引民營和外國投資者、實現風電開發多元化的目的,從而阻礙了風電產業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最終與培育風電這個新興產業的初衷相違背。

  而陳通謨最擔心的是,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的規劃,到2010年要實現風電裝機容量400萬千瓦,完成全部項目投資至少需要400億人民幣。他解釋,內蒙古自己沒有錢,只能招商引資。“既然招商引資,就得讓人家有利潤空間,否則就不會有人再愿來投資。”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6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