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國鞋企苦尋避難之道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 01:53 財經時報
本報見習記者 吳文坤 歐盟對中國鞋的反傾銷,已經影響了鞋企們的整體戰略。現在,他們開始把目光轉向別處 浙江溫嶺甌信外貿公司的業務部經理李萍,最近很忙也很煩。她的公司已經連續跑掉了來自歐洲的三個“百萬以上的單”,“罪魁禍首”就是歐盟對中國鞋的反傾銷關稅。 10月7日,歐盟確定對中國產皮鞋征收為期兩年、16.5%的反傾銷關稅。“如何來消化這個稅,公司和歐洲的企業一直沒談攏。”李說,手頭的電話不斷響起,“基本上是客戶打來的,看反傾銷這事有什么對策。”她的客戶主要是溫州生產外貿皮鞋的一些小企業。 李萍的煩惱,廣交會上的鞋企體會更深。 廣交會遇冷 《財經時報》通過廣交會新聞中心了解到,本屆廣交會鞋類參展企業數量與上屆基本持平,鞋產品展館面積也相差無幾。與前幾屆年年“飛升”不同,今年首次出現零增長。 此外,本屆廣交會參展的鞋商企業類型和產品類別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鞋類產品的展位中,90%為毛、布拖鞋、旅游鞋、PU皮鞋(仿皮皮鞋)和勞保鞋的展位,皮面皮鞋的展位則屈指可數。而往屆廣交會上,皮面皮鞋企業的數量,能占到所有鞋產品展商的一半以上。 受反傾銷的影響,來訪的歐洲企業也少于往年。據粗略統計,廣交會第一天來觀展的外商有4萬多人,比往屆多得多,但歐盟客商只有兩三千人。據康奈鞋業集團國際貿易部經理繆仁贊觀察,采購中國鞋的歐盟客商,比往年少來了30%左右。 “廣交會開始兩天了,我們接到的都是一些小單和小客戶,真正的大客戶還沒有碰到。”深圳卡曼莎鞋業公司的展會負責人方經理說。 而東藝鞋業的董事長、溫州市鞋類外貿委員會會長陳國榮估計,今年廣交會上,皮鞋企業的“收成”將會降低。“生意不好做”成了眾多鞋企老總的口頭禪。 由來已久 事實上,早在廣交會之前,為期半年多的反傾銷調查就已傷及了國內鞋業。商務部外貿司統計的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歐盟對中國征收為期半年的臨時性反傾銷稅,稅率從4.8%過渡到19.4%之后,中國鞋對歐出口就逐月下降,今年前8個月,中國皮鞋對歐盟出口僅增長19.2%,增幅明顯下降。 以廣東為例,今年前3個月廣東輸歐盟皮鞋2301萬雙,增幅達到43.9%,但受歐盟開征反傾銷稅影響,4月起廣東皮鞋對歐盟的出口量持續下降。1月的998萬雙,到了4月就成了503萬雙,增幅由60.2%跌至5.4%;7、8月出口更是連續出現同比下降,降幅分別為3.9%和7.2%。 將制鞋作為支柱產業的溫州,情況更不樂觀。溫州鞋年出口數量達4億多雙,價值近16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出口歐盟,占中國輸歐皮鞋的四分之一以上。 “從4月7日臨時制裁令發布,影響就開始了。目前估算,溫州出口歐洲的真皮面鞋已經下降了20%。”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對《財經時報》說。 “相對來說,中小企業受的影響比大型企業要大得多。”熟知這一行的李萍說,“大型鞋企檔次比較高,客戶比較固定,抗風險能力強,不會受稅率太大的影響。中小企業則相反。” 尋求規避之策 對于目前的困境,眾多鞋企正忙著尋求應對之策。 10月9日,廣東鞋業廠商會、福建省泉州市鞋業商會、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聯合發表《關于歐盟對中國皮鞋反傾銷終裁的嚴正聲明》,希望歐委會按照WTO規則,公平公正行事。同時,三地的鞋業企業正在著手協商建立反傾銷應對協同機制。“歐盟對華鞋產品反傾銷應對聯盟”決定,支持中國相關涉案企業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 與此同時,很多企業改變策略以保住在歐洲的市場。 10月11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鞋業展覽會上,遠東集團展臺的負責人溫雯對《財經時報》表示,公司不會放棄歐洲市場,已經對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加大了仿皮鞋、皮革鞋等非涉案產品的供給”。 “我們正在加快進度,在歐盟和美國建立自己的出口營銷渠道。”奧康集團宣傳部經理許兆凱對《財經時報》說,通過這一手段,企業可以在銷售鏈條中獲取更高的利潤空間,從而抵消歐盟反傾銷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更多鞋企則選擇轉移和開拓其他市場。 東藝集團業務部的吳郭來對《財經時報》表示,該公司的70%~80%的產品是出口歐盟,為了應對反傾銷,公司已經加大了對美國市場的擴展。年初至今已經在美國開了五次展會。 而浙江康奈集團則計劃與合作伙伴投資20億元,在俄羅斯境內建“工業園”,擴大在俄羅斯的市場。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只能轉移經營區域。”李萍說。下一步,她準備和制造企業協商,試著去發展俄羅斯和中東的市場。 相關搜索 關鍵詞:廣交會 廣交會百年求變 2006年10月15日,開幕的第100屆廣交會,最引人注意的不是規模的擴大,交易額的增長,而是改名。從下屆交易會開始,沿用50年的“廣交會”正式名稱“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將改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改名后的廣交會將吸引國外的參展商和國內的采購商與會,為國外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便利渠道。《財經時報》了解到,先進的技術設備及橡膠、石油、鐵礦石等原材料,將出現在下屆廣交會的進口板塊。 國際貿易協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認為,廣交會應該仍以出口企業為主,將三分之一的展位分配給進口商品是比較合理的。 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沈丹陽預測,廣交會轉型后對國外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轉型初期對外招商也將會面臨一定的困難,應加強和各類國外貿易促進機構的合作,特別是加強與中國貿易逆差大的歐美國家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歐美中型企業前來參展。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