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宗威:五大市場機制激勵建筑節能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16:42 中國水網
(此文系建設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徐宗威先生在2006年9月25日建筑節能設計與建筑藝術高峰論壇上的發言稿) 五大市場機制激勵建筑節能 ——用市場機制做好建筑節能制度安排 建筑節能工作很重要。中央非常重視。中央在十一五建議中提出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要降低能耗20%的明確要求。建設部在節能專項規劃中提出了新建建筑節能50%和65%要求,對舊建筑中25%的建筑面積提出要進行節能改造。這一方面說明我們需要大量的能源來支撐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如果我們不能科學地解決能源問題,我們的經濟增長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我們確實存在著巨大的節能潛力,建筑能耗占了全部能耗的三分之一。 一、要從市場角度研究建筑節能 中國的建筑節能能不能做得起來,我想除了政府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外,要多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角度做出建筑節能的制度安排。大家比較喜歡用產業這個概念。喜歡講培育建筑節能產業,促進產業的發展。講產業我不反對。但產業的發展是需要市場的,更需要市場的機制和辦法的。我比較喜歡用市場這個概念。中國的建筑節能事實上形成了了四個市場,當然這些市場有些已經成熟,有些才剛剛起步。有哪四個市場? 第一,技術市場。主要是研發建筑節能有關技術和設備的。包括各種能源在室內和建筑的科學應用。還包括技術咨詢,比如建筑圍護結構的設計,提供技術改造方案等等。技術市場的主體是科研單位、大專院校。我看到建設報上講,日本的三井和松下在和清華合作,要搭建建筑節能產業平臺,雖然講了很多外方有多少投入,但這種合作主要是解決改造的技術方案問題,屬于技術市場的范圍。 第二,建材市場。主要是建筑節能材料和設備、設施的加工和生產,節能門窗、保溫材料、節能設備的生產加工。市場的主體是生產企業。這個市場很重要,沒有人愿意去生產,沒有節能材料和設備的市場供應,建筑節能是無米之炊。 第三,工程市場。也可講是施工市場。節能技術和節能材料設備總要落實到建筑、落實到房間,不管是新建建筑還是老的既有建筑,都需要施工和安裝這個環節來實現建筑節能。這個市場的主體是施工企業和工程公司。工程市場巨大,每年新建建筑10億平方米,既有建筑150億平方米。 第四,投資市場。上面講的技術市場、材料市場、工程市場能不能做得起來,重要的一條,要看投資市場的表現。因為問題的關鍵還是錢的問題,是利益導向問題。不管是技術市場、還是工程市場,沒有人投資是干不起來的。投資市場的主體是投資者和投資企業,可以是開發商、承包商,也可以是個人或者是金融企業。在十一五期間,建筑節能形成的資本市場在2.6萬億元規模。 二、建筑節能的難點在老建筑 現在看推進建筑節能的難點是什么?要我看有兩個:一個是老建筑的節能改造,一個是老建筑改造的資金難。 新建筑好辦。去年建筑節能全國檢查我到幾個省看了,新建筑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建筑節能標準問題不大。為什么?因為第一,國家有明確要求,業主和開發商必須這么做,必須拿這個錢。第二,政府有一系列的措施保障,有三關難過,有設計環節、施工圖審查環節、竣工驗收環節,基本把住了。有沒有漏洞,有?但問題不大。 問題是老的建筑怎么辦?老建筑改造起來太難了。難在四個方面:一個是政府拿不出這么大量的資金。按中央和國家提出的,在十一五期間,25%的既有建筑要進行節能改造的要求。西安有2500萬平米老建筑要進行節能改造,北京有1.25億平方米的老建筑要進行節能改造,一平方算100元資金,西安需要25億,北京需要125億,政府不可能拿出這么多的錢來。 再一個是老房子結構質量復雜、房主的情況更復雜。房子有50年代的,有70年代80年代的;有磚混的,也有鋼混的,改造起來難度很大。從產權講,有行政房產、事業房產、國企房產、合資企業房產、個人房產,政府給誰投入不給誰投資,很難。 第三個是政府不能搞強迫命令。行政的房產、事業房產政府可以掏錢,可以搞行政命令,反正是政府財政掏錢。企業的房產和個人的房產怎么辦?這是大頭。企業有效益好的,也有效益差的,甚至虧損的;個人有收入高的也有收低的。政府可以明確責任,但不能行政命令。 第四個是利益主體和目標不明確。加拿大政府的《建筑節能促進計劃》規定建筑節能省下來的資金可以留給政府機構。對企業講,改造的好處是什么?投入資金改造房子的盈利是不是都可以留給企業啊?成本下降了,盈利提高了,但盈利部分并沒有扣除節能盈利部分。從房子本身講,房東和房客都缺乏利益目標。房子租出去了,空調采暖費用是誰租誰付,房東不會去掏錢改造房子;房客租房子,今年住這里,明年住不住還不知道,所以房客也不會掏錢改造房子。 三、研究和發揮市場機制在建筑節能中的重要作用 改造資金從哪兒來?最終是從用戶身上拿。但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一種是房屋所有者直接拿。行政用房、事業用房政府拿,企業房產企業拿,個人房產個人拿。再一方式是由能源投資公司先拿,一次投入,逐年從政府、企業和個人那里收回。當然也可以兩種方式同時運作。房主直接拿,好處是責任明確,壞處是進度較慢,標準和質量很難統一。投資公司拿,好處是啟動較快,一次投入,逐年收回,標準統一,壞處是提高了政府和投資風險。 錢能不能拿得出來,能不能拿得有效率,關鍵看能不能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來解決問題。我想需要認真研究和發揮好五個市場機制。 1、時間的市場機制 時間市場機制就是怎么樣可以在時間上刺激人們加快完成建筑節能任務。城市政府不可能為建筑節能改造進行大規模的資金投入,但城市政府財政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支持建筑節能改造,并在時間上起到刺激的作用。比如政府財政可以支持銀行帳搞貼息貸款。每年政府安排一批改造工程,五年內全部改造完。對第一年動工改造的房屋業主,政府給百分之百的貼息;對第二年動工改造的房屋業主,政府給百分之八十的貼息;以后逐年遞減。房主為拿到更多的補貼利益,將會刺激房屋業主在時間上爭取早點改,趕緊改。 2 、質量的市場機制 質量的市場機制就是如何用市場的辦法,保障施工中切實做到建筑節能和實現規定的節能效果。怎么能夠保障建筑節能改造包括新建建筑節能工程,不出現以次充好、壓縮成本、偷工減料的情況,切實達到節能標準要求的節能效果。我到地方調研,我覺得有些作法不錯。一是用固定資產投資調節稅來激勵你,你沒有做到建筑節能,將按一定稅率向你收稅。這比錢對房屋所有者來講可不算少;你做到了建筑節能,給你0稅率,你可以省了一大筆錢。二是用預收墻改基金激勵你,蓋房子必須使用新型節能的墻體材料,你使沒使,先把墻改基金如數交過來。房子蓋好了驗收不合格,預交的墻改基金全部充公,蓋房子的人會覺得很不劃算。墻改基金制度今年要停止執行了,但可以考慮建立新的建筑節能基金,在建筑節能工作中起到保證質量的市場杠桿的作用。 3、運營的市場機制 運營的市場機制就是要強調計量收費。使用中用得多就交得多,用得少就交得少。建筑節能運營費用,一個是冬季采暖費用,一個是夏天空調費用,F在看夏天的空調沒問題,用得多交得多。問題是采暖費用,F在部分建筑已經按國家節能標準建的或是改造好的,能源消耗已經明顯大大降低。但節能建筑與那些不節能建筑還是一樣標準收取采暖費。許多地方雖然安裝了熱計量表卻形同虛設,仍然按原來的依建筑面積的計費方法收費,顯然有失公平,也沒有激勵機制,更談不上保護其投資者的合法利益。長此以往對一個城市的建筑節能工作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熱計量收費必須堅持,好在今年全國將全面實行采暖制度改革,這為熱計量收費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要引入市場機制,按建筑節能建的房子,沒有安熱計量表的,要下調采暖費用,安熱計量表的要嚴格按實際消費的熱能付費,使建筑節能改造投資得到應有的利益回報。在運營當中還需要設計不同時段和不同地段的熱能支出制訂付費標準,研究累進的階梯熱能價格,高峰和低谷時候的價格應當有變化,偏遠和附近的價格應當有區別。 4、研發的市場機制 研發包括建筑節能技術、材料、設備的研究和生產。建筑的維護結構保溫技術是建筑節能的一個重點,但是現在的外墻保溫材料和技術形成的保溫體系,一般只有十年到二十年的壽命期。這樣一個建筑一生需要重復做多次的保溫技術改造,浪費很大。建筑節能的現場檢測方法也是建筑節能的重要技術措施,沒有適用和經濟的檢查手段,做好的建筑到底節不節能就是一本糊涂帳,建筑節能效果也就失去了評判的依據。為建筑節能的推廣提供必要的技術和產品支撐,盡快研發和形成建筑節能不同檔位的產品系列和技術體系,也需要發揮市場機制起到激勵作用。巴西政府通過法律規定,電力公司必須以每年1%的收入用于節能的研發。我們能不能做到?政府應當專門安排建筑節能技術與材料、設備的科研經費;對生產企業投入新的節能產品前二年能不能不收稅,刺激和鼓勵研發單位積極地研究和生產建筑節能技術和產品。 5、投資的市場機制 投資的市場機制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搭建資本市場。投資的市場機制涉及到這樣幾個問題。 1)市場份額。市場份額就是投資的標的物。怎么把建筑節能改造作為一個投資市場來看,可以根據一個城市的建筑節能改造工程量來確定。比如西安建筑節能改造量是2500萬平方米,蘭州是1500萬平方米,可以把這2500萬平米或者1500萬平米看作是一個市場份額。也可以把這個總的市場份額,按照不同的街區、不同的供熱管線系統、或不同的建筑類型,劃分成若干個較小的市場份額。 2)公開競標。一個城市的建筑節能改造的市場份額劃定以后,要進行公開招標投標,來選擇適當的投資者。有三個因素可作為選擇投資者的參考:一個是成本投入比。全部改造需要成本1個億,投資者A投入8000萬元,投資者B投入9000萬元,投資者B中標;二是收益時間比,收益和收回投資的時間比,投資者A預期10年收回投資,投資者B預期15年收回投資,投資者B中標;技術性能比,投資者A技術方案壽命期限10年,投資者B技術方案壽命期限15年,投資者B中標。 3)誰來投資。誰是投資者?國家可以鼓勵國有銀行、社會資本,投資成立節能投資公司,以及有能力的建筑企業、建材企業、開發商都可以成為投資者。政府應當鼓勵他們購買建筑節能市場上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市場份額,并通過合同形式規定政府與投資企業雙方的權利義務。 4)投資回報。問題出來了,投資者為什么要購買建筑節能份額,有什么好處才會刺激他們投資?如何取得投資回報,可以肯定地講,改造后減少的支出就是回報的主要來源。用什么樣的回報形式,說穿了就是EMC模式,就是節能費用托管模式,或者叫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我給它一個新的名字叫CEMC,前面再加個詞城市。 北京有個例子,中央美院燃氣供熱系統,供熱面積是6萬多平方米。改造前,用氣量90萬立方、燃氣費用162萬元、每平米費用26元多;改革后,用氣量63萬立方、燃氣費用114萬元、每平米費用18元。節能改造后每平方米可節省8元。這是一個重要的參數,它為我們設計建筑節能投資市場提供了可能。 如果一個投資者賣下100萬平方米的市場份額。這就意味著他需要投資1個億,在城市實施100萬平方米舊建筑的改造工程。如果一個城市的建筑采暖費每平方米25元錢,改造后采暖費價格不變,但實際的采暖支出減少了,比如說實際支出是20元錢,那么政府應當允許這個5元差價付給投資者。這樣一年投資者的利潤就是500萬元,20年可以收回投資。如果政府和他簽一個30年合同,就意味著他將拿到至少1.5個億(元),50%利潤額的回報。在利益的趨動下投資者有什么理由不干呢?而且由這個項目帶來的其它盈利絕不僅僅是每平米5元,投資者的投入還會帶來更多的連帶收益,我算了至少有五個方面:1.材料設備購置收益、2.工程施工收益、3.連帶裝飾工程收益、4.集中采暖及制冷設施的改造工程收益、5.設施運營及物業管理收益。 開發建筑節能投資市場需要的條件。1.國家的支持,這點問題不大。2.政策的配套,目前沒有到位(今年5月人大作了調研,但沒有太解渴的意見)。3.城市的熱情,哪個城市愿意做試點,需要城市政府的熱情和決心。4.有勇氣的投資者,必競是個新的事物,而且特別需要有實力的大財團來吃第一筐螃蟹。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