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加工貿易新政重進口環節 地方政府招商應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10:47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滕曉萌

  北京報道

  加工貿易新政或將在11月出臺。

  9月18日,本報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在9月14日五部委公布了《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和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的通知》之后,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加工貿易的新政,調整方案將在“十一”之后正式敲定,11月左右便可向外公布。

  本輪政策調控重點在于擴大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的產品范圍。

  據本報記者了解,將被列入“禁止類”的行業包括冶金、造紙、冶煉、釀造、煉油、重化;被列入“限制類”的行業包括紡織服裝、制鞋、箱包、家具、塑料等等。

  此項政策引起了地方政府的強烈反彈。

  這次調進口環節

  這是“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耗能、資源型)、

紡織品、家具、塑料等行業在出口退稅下調之后,遭受的又一次重擊。

  按照中國現有政策,加工貿易產品在從國外進口原材料時,不征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最終產品出口也不享受出口退稅。但是如果被列入“禁止類”,就必須按照一般貿易規則進出口。

  而“限制類”的商品則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實轉”,在進口料件時,由海關收取和應征關稅、進口環節稅等值的保證金,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加工出口并辦理核銷后,再將保證金及利息予以退還。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朱長嶺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不能享受加工貿易政策,就是說家具企業在進口的時候要繳納17%的進口稅,出口退稅現在降到了11%,這樣一進一出的6個百分點,就是政策調整前后企業增加的成本。”

  據了解,這次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思路與出口退稅調整一脈相承,都把調控重點放在“兩高一資”和低附加值、容易引發國際貿易糾紛的產業。如紡織服裝、制鞋、箱包、家具、塑料等行業,之后也有可能被進一步被列入“禁止類”目錄。

  一位外貿業內人士此前曾經向本報記者指出,如果只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對從事一般貿易的企業是不公平的。此前不少有色金屬企業在出口退稅被調低之后,就是通過大量進口原材料,轉做加工貿易,來規避出口退稅調低帶來的損失。

  同時,由于目前中國外貿出口大量來自加工貿易,僅僅調整出口退稅稅率,已經無法對減少外貿順差和貿易糾紛產生實質性影響。

  地方政府反應

  商務部、發改委幾個月來,多次就加工貿易調整向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征求意見。在最初的草案中,“深加工結轉視同內銷征稅”一條爭議最大。

  “深加工結轉”指加工企業保稅進口料件加工后,轉至另一加工貿易企業進一步加工后再出口。基層意見認為,盡管深加工結轉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很多不規范的問題,但如果視同內銷征稅,有可能會毀掉中國各開發區苦心建立起來的深加工產業鏈。

  而在此輪政策調整中,政府還將設法加大企業社會責任標準、推動加工貿易向中西部轉移。從此前透露的消息來看,最后的方案可能還將包括擴大出口加工區內外落差,即逐步取消區外的相關優惠政策并提高企業進入門檻;在保證金等方面對中西部政策傾斜等等。

  中國國內對加工貿易的討論由來已久,尤其是從去年開始,中國外貿順差一路狂飚,引起大量國際糾紛,而大量外貿順差卻是由加工貿易引起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曾經說,“如果扣除中國的加工貿易順差,中國對美國的順差立刻會減少91%。”

  加工貿易投資方多為外資的跨國企業,中方獲益不多,也令很多人譏諷中國外貿“只是賺兩個手工錢”。

  2006年中開始,外貿順差又連月創出新高。

  南部某省份一位外貿系統官員向本報記者透露,在看到調整方案后,各部門即刻做出反應,由各地市撰寫調研報告,再由省經貿廳匯總之后上交中央,其報告的主要論點是——加工貿易政策貿然改動對該省地方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影響巨大,建議慎行。

  “我們現在仍然還在研究,關注這件事的發展。”前述官員告訴本報記者,但是他表示盡管對于此次政策變化有很多不同看法,但由于國家尚未公布正式文件,該省官員也不便于公開表態,態度謹慎。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