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地價點中死穴 最后一家日本百貨商告別香港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09:40 北京商報
上個世紀60年代,日本大丸百貨在“購物天堂”香港繁華地區銅鑼灣開業,時隔半個世紀,曾風光一時的日資百貨商們卻在“東方明珠”遭遇尷尬,全線撤離香港市場。 2006年9月17日晚6點整,結束一天營業,在三越百貨管理層以傳統日式鞠躬答謝在場市民后,這家在香港僅存的日資百貨店正式關閉,結束其在港經營25年的歲月。三越百貨的這次關閉也標志著日資百貨在港全線撤退。 由于經營模式落伍等原因,大丸百貨、東急百貨、伊勢丹百貨、松坂屋百貨等名字都將成為歷史。 商品低價甩賣謝幕 由于即將關店,三越百貨在最后營業階段推出了“再見大減價”。三越百貨店中許多高檔商品甚至打出了兩到三折的折扣,這也引得眾多香港市民入店。 而三越百貨的離去,也使得它的業主另做打算。該大廈的業主計劃斥資12億港元,重建三越百貨所在的興利中心,目標是成為銅鑼灣新地標。但目前尚不知該大廈今后經營何種業務。 三越百貨是日本百貨老字號,于1981年8月26日在香港鬧市軒尼詩道興利中心開業,當時,三越百貨租用了興利中心地庫至地面共4層。在香港的鼎盛時期,三越百貨曾在九龍尖沙嘴北京道還開有一家分店。 三越百貨在日本的商場以高檔消費和優質服務聞名于世,各國的要人和富翁只要一到日本,基本上就會選擇到三越百貨購物。因此,三越百貨公司也是國際知名的連鎖百貨集團之一。 地價成百貨公司死穴 “香港的租金真是瘋狂”,三越百貨董事長荻野純司抱怨道,“比起日本本土的銀座已經貴很多。”據悉,三越百貨原計劃將其在香港的最后一家百貨店搬遷到另一地點,但因地價太高最后決定撤出。 三越百貨在香港的銷售業績還不錯,今年2月份,三越百貨在港銷售額達到1500萬美元,占其整個海外銷售的40%。但高地價使三越百貨在租賃合同期滿后沒有與興利業主再續約,忍痛選擇撤出這個寸土寸金的市場。 除了三越百貨,日本還有許多百貨公司曾經在香港風光一時,銅鑼灣因日資百貨云集,一度還被稱為“小銀座”。但上個世紀90年代后,隨著日本經濟衰退,香港零售業也處于蕭條期,為削減開支、順利渡過衰退期,它們紛紛撤離海外市場,最終只剩下了三越百貨。 如今,連三越百貨也沒有堅守住這片市場,但荻野純司強調,“我們還在尋找新的鋪位,三越百貨不會放棄香港”。 港本土商業發展擠掉日資 隨著各種零售業態陸續進入歷來就很激烈的香港零售市場,進入21世紀以來,曾經在香港市場上獨領風騷的傳統百貨商店日漸“式微”,正在被大型購物中心和專業大賣場所取代。 香港百貨店的衰敗同大型購物中心、專業店和超市的“欣欣向榮”形成了鮮明對比。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賴陽認為,日資百貨全體撤離香港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香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中高檔商品云集的日式消費已經不適應潮流,但根本原因還是香港自身商業已吸收了日本等外資商業的經營理念。 賴陽補充說,百貨公司所占面積大、租金相對高昂也讓其自身陷入了絕境。 日資百貨去向何方? 近幾年,日資百貨公司也陸續進入內地,有業內人士認為,日資百貨失掉香港市場轉向內地市場是它們的一種策略。日本百貨可能把目標定在了中國內地。 賴陽否認了這種看法,他認為,日本百貨公司歷史悠久,上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繁榮之時,大舉進入海外,不僅僅進入了香港。日本百貨近期的收縮,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其國內經濟不景氣。中國內地當然是它們確定的一個新興市場,但日本百貨商要的肯定不止是中國內地市場。(李薇/文)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