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汽車租賃:在百億市場之路上苦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01:42 中國經濟周刊

  相關政策法規滯后、管理體制不順、信用體系缺失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俊才 ★張倩/上海報道

  “現在我們的車子基本上都已租完。”9月5日,上海順道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對前來問詢的記者表示,他們的車輛很緊俏。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汽車租賃業務發展迅速,租車用于商務、旅游、婚禮也已成為一種流行趨勢。據上海大眾汽車租賃公司的一份不完全統計,截止8月底,國內汽車租賃市場的供租賃車接近10萬輛,營業額近100億。

  而百億市場的背后,國內汽車租賃業的前行身影卻顯蹣跚:相關政策法規滯后、管理體制不順和信用體系缺失三大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汽車租賃行業發展的巨大阻力。

  “水土不服”的汽車租賃

  從1990年開始,汽車租賃業在中國慢慢發展起來,到2000年進入了較快速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北京、廣州、上海以及沿海發達城市,對于汽車租賃的市場需求開始旺盛,各地的汽車租賃公司也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現。

  “據我們預測,到2015年,國內汽車租賃市場的車輛需求將達到30萬—40萬輛,營業收入將達到180億元。”9月7日,上海大眾汽車租賃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無論內、外資相關企業自然想著分而食之。在2002年全球最大汽車租賃公司美國赫茲(Hertz)國際租車公司(下稱“赫茲”)與中汽安華簽下特許經營協議、進入中國市場后,全球第二大汽車租賃公司安飛士(AVIS)也尾隨而入,與上海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銷售)合資成立了安吉汽車租賃公司。

  而就在最近,9月11日,臺灣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裕隆集團也表示,計劃明年在上海推出汽車租賃業務,投資金額在4800萬元人民幣左右。

  前景雖然一片看好,但今年上半年,赫茲宣布終止在華業務,給尚屬“朝陽產業”的國內汽車租賃行業敲響了警鐘。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2002年,赫茲采用了特許經營的合作模式與中汽安華簽署壟斷性特許經營協議,赫茲輸出品牌及管理,收取加盟費;而中汽安華擁有“赫茲”品牌在中國的唯一使用權利。這樣的經營模式,使得赫茲將在華經營風險降到最低,“穩賺不賠”,同時亦可以通過中汽安華布局搶灘中國市場。但合作4年之后,此次合作以徹底失敗告終。

  “汽車越用越不值錢,不像房產能保值增值,另外汽車租賃潛在風險很大,對中國的環境似乎有些水土不服。”9月6日,上海交通銀行的張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我國真正的融資性汽車租賃業務出現,始于80年代的東方租賃公司。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經營性汽車租賃行業仍舊處于徘徊狀態。以北京為代表,北京在2001年有供租賃車兩萬一千輛,公司240家。而經過五年時間,近一半被淘汰,還剩130多家,汽車擁有量基本沒有大增長。”上海市汽車協會周先生對《中國經濟周刊》說,目前中國的汽車租賃業還處在發展期,和歐美的差距很大。

  目前汽車租賃行業內存在著很多法規方面的漏洞,對無論是租車人還是租賃公司都造成了較大風險。租賃市場屢屢發生的“開店騙私車主”以及“假扮顧客騙租賃公司”的欺詐案件,使得公司、顧客都神經緊張。再加上汽車租賃中時常發生的因交通、車輛報廢或承租人肇事逃逸造成的損失補償處理糾紛,嚴重干擾了汽車租賃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的目標。

  手續繁雜,“黑車”泛濫

  相關法規和誠信的缺失帶來的負面效果之一,是迫使國內的租賃車業務手續,愈來愈繁雜化。

  記者致電上海安吉汽車租賃公司詢問如何辦理汽車租賃業務時被告知,“公司主要為國內企事業單位、三資企業、國外來賓提供汽車租賃服務,如果是個人,需是上海本地長住居民,即得有‘上海戶口’”,即使是持有號稱“可以享受上海同等市民待遇”的上海市人才居住證也算為無效證件,“但可以由上海本地居民作擔保”。

  業內專家分析說,將具有“戶口”的人群定為目標客戶,這必然縮小了企業產品的消費群體。特別是在汽車租賃業最發達的北京、上海,這種帶有歧視性的風險控制手段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全國汽車租賃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方仲持對記者表示,由于信用體系缺乏,導致一些租車公司租車手續繁雜,客戶要提交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和一筆數目可觀的押金等,外地租車者還必須找當地人擔保,從而阻礙了租賃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巨大的市場需求又給一些“黑租賃公司”、“黑車”行了方便之門。

  “據我了解,目前上海有汽車租賃運營資質的企業僅有32家,而不經過管理部門資質登記的租賃公司可能有300多家,部分有工商登記執照,有的連工商執照都沒有,我們俗稱‘全黑’單位。”

  “同時,一些社會車輛包括私家車都進入了租賃市場。”方仲持坦言,包括一些正規企業為了生存發展,也會通過一定途徑收購社會牌照來擴大自己的經營范圍,“這是行業里公開的秘密。”

  法規缺失成為制肘關鍵

  在國際上,汽車租賃作為道路運輸行業一種新的融資服務形式、一種新的出行消費方式和汽車生產廠家一種新的汽車營銷渠道,正越來越成為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國外汽車租賃巨頭往往與汽車生產商關系密切,其運營車輛往往是汽車生產商提供的新車,使用8個月到一年之后,這些車輛將被回收,進入汽車生產商的二手車經銷渠道出售。

  業內專家分析,作為汽車生產商重要的營銷渠道,汽車租賃有利于擴大其市場分額,同時成為汽車制造業新的增長點。除此之外,被回收的汽車進入二手車市場,促進二手車交易,加強了汽車生產廠商與金融保險機構間的協作發展。

  而據了解,我國國內汽車租賃市場目前擁有2000家租賃企業,但汽車保有量超過300輛的企業卻僅有20家,99%的汽車租賃企業規模都較小。規模小、資金實力薄弱的中小企業難以抵御市場風險以及資金雄厚、管理先進的外資品牌的競爭。

  “當前影響汽車租賃業發展的外部環境,主要是相關政策法規滯后、管理體制不順和信用體系缺失三大問題。”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會長姚明德表示。

  據了解,自我國正式開展汽車租賃業務以來,先后有兩個國家級汽車租賃管理辦法頒布:1997年內貿部頒發的《汽車租賃試點工作暫行管理辦法》以及1998年交通部和計委聯合頒發的《汽車租賃業管理暫行規定》(下稱“交通部《規定》”)。后因內貿部被撤消,目前全國各地迄今沿用的基本是交通部《規定》。

  《汽車租賃業管理暫行規定》發布以后,明確各地交通主管部門對汽車租賃實施行業管理,但由于該規定未能就汽車租賃業的性質進行很科學的界定,各地對汽車租賃的管理有的與出租車同類管理,有的與長途客運同類管理,還有的由貨運部門管理。由于管理部門的混亂,社會上出現了黑車無證運營擾亂市場現象。

  “目前可參照的法規只有交通部《規定》,而工商營業執照申領和法規管理方面又不相匹配,政策法規和其他相關配套建設滯后成為制肘汽車租賃行業的又一關鍵因素。” 方仲持表示。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