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淶源銅礦的四年破產路 政府拉郎配企業想自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01:13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雪蓮/河北報道

  這是一個典型的資源性國企的破產重組案例:礦藏挖盡、企業停產、職工下崗,省財政撥付數千萬元的破產經費和上千萬元的救助款,并劃撥三個新礦作為職工再就業項目、多家愿意參與破產重組的企業……

  而省政府做出的一個被各方看好的破產重組方案,卻在此后的四年多時間里進展并不順利,更未落實,甚至“職工集體阻止企業宣布進入破產程序”。

  在這些資料和現象背后,反映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誰來主導破產重組—是地方政府“拉郎配”,還是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自己做主選擇重組對象。

  淶銅的破產重組歷經四年多,仍未結束。

  遲來的破產宣告

  ——職工為何阻止企業破產

  8月10日上午9時30分,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從即日起,河北省淶源銅礦(以下簡稱淶銅)進入破產程序。

  這個破產程序的啟動,從2002年底提出,到正式宣布已歷時四年半。

  “對于銅礦的近2000名職工來說,這意味著終于放棄了對啟動破產程序的抵制。”淶源銅礦的某職工對記者說。

  他所說的“放棄抵制”,是指近幾年來,為了落實河北省政府撥給他們的再就業項目和職代會多次通過的重組計劃,淶銅職工曾先后13次上訪(據說還有許多次上訪被礦領導說服勸阻),集體阻止破產程序的啟動。

  在法院宣布淶銅破產的當天,記者見到了淶源銅礦礦長付存利,“我們已經堅持到極限了。”他說。

  而更多的職工表現的是無奈:“到目前為止,省里劃撥的再就業資源項目遲遲落不了地,企業重組依然是畫餅充饑。4年多了,我們每月拿一百塊錢的基本生活費,這種條件下還讓我們保持冷靜、耐心等待。說真話,保持穩定真的很難!”

  據了解,2002年,淶銅因銅礦礦藏全部開采完畢,企業被迫停產、職工全員下崗。面對企業是破產后消亡還是破產后改制重生、職工是下崗自謀職業還是重新安排的嚴峻現實,河北省政府做出了一個大膽、特別的決定:另劃撥三個礦藏給淶銅,作為職工再就業的資源項目,由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負責協調落實,完成淶銅的破產重組;并要求,無論最終采取何種重組形式,前提是必須確保職工利益和生活保障。

  但這一在當初被各方認為是最佳方案的破產重組計劃,自2002年決定之后,在長達四年多的時間里遲遲未能進入實際操作程序。由此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應頻頻出現:職工多次到縣、市、省上訪,甚至組織攔火車到北京上訪;省財政在2004年為淶銅和當地同時破產的另一家企業—淶源鋼鐵廠(以下簡稱淶鋼)撥付了一億元的破產經費……

  省里劃撥給銅礦的再就業資源項目為何在長達四年多的時間里遲遲未能落實,記者多次嘗試采訪淶源縣有關部門和領導,但直到8月22日,記者才采訪到了淶源縣某領導(根據其本人意愿,隱去姓名)。

  “政府不會把工作放在難上,而會放在快上。”該人士表示,“有關企業改制的政府常務會議近期就會召開,畢竟,淶銅由省屬下放到地方以后,這是保定市和淶源縣的一件大事。”

  不過,對于地方領導的這種表態,淶源銅礦的職工并不以為然:“加快再就業項目落實步伐當然好,但這些年這些話聽的太多了。”

  “其實,再就業項目之所以遲遲不能落實,是因為各方對破產重組的方案不統一,僵持不下。”某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說。

  他介紹說,縣政府的破產重組方案是,希望當地一家民營企業收購兼并淶銅,負責安排職工就業;而職工代表大會(下稱“職代會”)則有自己的重組計劃—由職工共同出資成立一家公司,該公司再與另一家企業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共同經營省政府劃撥的職工再就業項目—三個新礦。

  就此說法,記者分別向來源縣政府某領導和淶銅礦長付存利求證,前者表示“不太清楚”,后者表示“是謠傳”。

  不過,對于職工來說,阻止破產程序啟動還有更為“樸實”的思維邏輯:如果項目未落實,破產就不能啟動。這樣自己的國有職工身份就不會改變,國企職工的待遇和福利就可以保留,自己的權益才能得到根本性保障。

  “其實我們也清楚,這種消極地阻止企業宣告破產,并不能改變企業早晚要破產的命運,還要讓國家為我們花更多的錢。我們也希望盡早結束這種窘困的尷尬局面,早日就業,早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某職工對記者解釋說。

  破產根源

  —逃不掉的資源型企業宿命

  作為原省屬國有中型礦山企業,淶銅曾經因為職工工資在當地名列前茅而被淶源人羨慕不已。

  淶銅前身是河北省東風冶煉廠,始建于1966年,1972年建成投產,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擁有豐富的技術力量和施工經驗的淶源銅礦,其井下作業和豎井施工技術,在全國的礦山企業中一直處于領先的地位。盡管企業在鼎盛時期創造了巨額的社會財富,但在計劃經濟時代,利稅全部上繳國家,企業自身并沒有積累。

  到了2000年,隨著資源逐漸枯竭、礦山服務年限的臨近,淶銅的礦石入選品位逐年降低。加上上部資源已經采完,下部殘部的開采經過二次提升、三次倒運至地面,礦成本大幅攀升。淶銅從此一蹶不振,轉產和擴大再生產更無從談起。

  “同所有獨立的礦山企業一樣,我們經歷了創業、輝煌和衰敗的全過程。”銅礦某負責人告訴記者,礦藏開采完畢后,他們也一樣不能躲過資源型企業的宿命—停產、關閉、破產。

  2001年底,全面停產的企業在已經批準下崗的600余名職工的基礎上,又為其余的630名職工辦理了下崗手續,自此,淶銅職工全員下崗,開始領取下崗生活保證金。

  大膽創新的破產重組方案

  —省政府決定無償劃撥再就業資源

  停產以后,淶源銅礦職工的情緒陷入了空前的低迷狀態,轉產、轉崗再就業都是無望的選擇,不穩定的因素也在增加。

  “受企業性質的制約,數十年來,淶銅幾千名職工和家屬偏安一隅,深山里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得他們的就業渠道極其狹窄。”對于企業停產后職工的情緒壓力以及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礦長付存利如此分析,“總不能大家都去賣菜吧。”

  他還說,從總體上來看,大部分礦工沒有其他技術,身體素質因為常年的井下作業也不太好,因此,僅靠短、平、快的打工形式就業,根本無法徹底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更無長遠的利益可言。

  因此,單純轉崗的思路不適合淶銅這樣的資源性國企,絕大多數職工不愿意走這條路。

  面對停產下崗的困境,企業開始了自救行動。

  2002年年初,當時還是省屬企業的淶銅經過對周邊資源的考察和對企業自身狀況的分析,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及各有關部門上報了《關于我礦現狀及今后出路的報告》、《加速礦產改制步伐確保社會穩定的建議》及《關于敦促落實淶源銅礦破產后職工再就業項目的報告》等,得到了河北省有關部門的積極響應。

  令淶源銅礦職工驚喜的是,省政府做出了一個大膽之舉—將蘆草洼鐵礦、唐縣馬莊鐵礦和木吉村銅、鉬礦作為職工再就業資源和企業破產后發展的后備資源,一次性劃撥給淶銅。

  “這對于淶銅的老老少少來講,絕對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巨大希望。”付存利礦長說,這也讓幾乎沒有其他生存技能的礦工們心里充滿了期待,“因為這會讓他們不用轉崗就上崗。”

  但河北省政府的這一大膽創新之舉,在此后的具體操作落實中卻遲遲未能落地;而本以為已開啟了重組大門的淶銅也踏上了長達四年多的破產重組之路。

  政府提供上千萬的破產

  經費和救助金

  2002年9月,此時銅礦停產已近10個月,而省政府已經劃撥的三個新礦也沒有具體落實到淶源銅礦。部分職工開始情緒不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開始露出苗頭,發生了多次職工集體上訪等行為。為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負面影響。

  為此,河北省政府專門召開省長辦公會。會議主題就是針對淶銅和淶鋼的問題,要求相關部門從大局著眼,妥善處理。并且要求他們堅持統籌兼顧,瞻前顧后,嚴守政策的原則,避免連鎖反應,不留后遺癥,以保證全局的穩定。在此前提下,特殊問題要個案解決……

  隨后的幾年間,類似的省、市、縣各級政府的專題會議和批示還有多次,省政府還多次由主管副省長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討論、研究企業破產改制等方案,并且相繼成立了企業破產改制工作小組等;在2005年,主管副省長還作出了“實現年內完成破產工作目標”的明確要求。

  在此期間,為了保證職工利益、穩定職工情緒和維護穩定局面,各級政府還一次次對企業提供財力援助。如省政府曾經為淶銅和淶鋼提供了1億元的破產經費,為解決職工冬季取暖和看病難撥付260萬元社會捐助資金,從省長預備金中拿出50萬元,用于在崗人員的補貼和企業運轉費……

  2004年4月,淶銅由省屬下放到保定市,各級地方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據付存利礦長介紹,在縣級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淶源縣擠出資金對淶源銅礦進行了危房、生活用水改造以及電力設施維護等,在解決冬季取暖、大病、特病藥費等實際問題上更是給予了大力支持。

  據介紹,從1998年以來,淶銅獲得省、市、縣的各種救助款項達798.75萬元,其中:省政府撥付549.7萬元,縣政府撥付249.05萬元。

  破產已宣告,重組尚艱難

  面對各級政府的財力救助和支持,淶銅職工在感激之余,更希望省里劃撥的再就業資源項目能夠盡快落實,企業實現再生和發展,不再成為政府的負擔。

  “如果能以民意為基礎,以破產為契機,以改制、重組為重點,以維護穩定為前提,依法組建起重組公司及其合作公司,那么,在不遠的將來,淶源銅礦一定會被打造成一個集規模、效益、影響力為一體的經濟實體,變社會包袱為社會財富!”付存利礦長對重組后的未來充滿希望。

  但記者在采訪淶源縣相關領導時,該領導則沒有如此樂觀:“困難很多。淶鋼和淶銅兩個企業的債務就是3個多億,包括職工的拖欠費用、安置補償、養老保險等,省里只給了1億,其他2億的資金缺口,需要多方融資才能解決。”

  對于淶銅職工而言,他們的擔心更多地似乎不是重組進程的快慢,而是重組的質量與結果。

  據了解,與淶銅幾乎同時開始破產重組程序的淶鋼,早已完成了破產重組,“但重組后的效果并不好,前不久召開的新公司職代會上,就發生了職工與領導沖突,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境。”淶銅的幾個職工對記者說,“我們不想走淶鋼的老路子,由政府指派某個企業兼并我們。”

  他們還透露說,重組后的淶鋼現在可能又要重組了,“慘的是職工,被賣來賣去。”

  他們很老到的分析說:“說穿了,有些企業之所以愿意兼并淶銅,是因為看上了省里劃給我們的再就業資源項目—三個新礦,他們不會保障職工利益的”,“沒有再就業資源項目時,為何沒有人愿意兼并我們呢。”

  在當地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淶銅的職代會已經按照自己的標準和愿望選好了重組對象—一家香港公司,職代會成立的公司與該香港公司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其中,前者占股份51%,香港公司占49%。

  但與此同時,有多名職工向記者透露說,最近地方政府可要否決職代會通過的重組決議,“指定一家當地的民營企業象兼并淶鋼那樣兼并淶銅”。

  不過,此消息被淶銅礦長付存利和其他礦領導否認。“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從政府方面得到類似問題的任何訊息。我們認為純屬子虛烏有,并且我們曾在多次會議上公開避謠。”付存利說。

  “我們希望政府尊重職工的選擇。地方政府的責任是加快再就業項目的落實步伐,不要種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某職工則對政府提出了明確希望。

  記者就此傳言采訪淶源縣政府某領導,他表示:不做任何評論。

  截至發稿,淶銅的破產重組無新的進展消息。

  但有專家分析說,無論如何,河北省政府當年對淶銅破產所作出的決定都是一種創新:由政府重組配置資源,發揮原企業的技術優勢,通過破產改制重組,使原企業職工全部實現再就業。這對于社會穩定與和諧以及偏遠山區的資源性國企改制都是一條值得肯定和借鑒的探索之路。

  記者手記

  在淶銅的辦公大樓里,記者看到的是和其他企業沒有太大區別的工作景象,礦長和書記的辦公室里,雖然辦公桌的下角已經斑斑駁駁,但屋內卻窗明幾凈。偶爾,會有礦工進來,想和礦長說些什么。看見有客人在,就有禮貌地退了出去。

  盡管已經停產四年多,但淶銅的領導班子沒有解散,并且照常上下班。淶銅的黨政領導班子一直沒有實行黨政分開,付礦長除主管全面行政工作外,還兼任黨內分管組織的副書記,楊書記主抓黨內工作,行政上兼管勞動工資,李副書記兼任工會主席……面對共同的困難和未來,這個班子空前地團結。而河北省、保定市和淶源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們不止一次在不同場合表示,淶銅領導班子對企業的穩定做了大量積極有效的工作。

  自停產以來,職代會也照常召開,重組計劃和重組對象的選擇都交由職代會討論決定。在礦辦公樓前的櫥窗內,記者見到了字跡發黃、由1000多名職工簽名要求重組的《民意調查表》。

  職工們下崗以來,就開始每個月領取100多元的下崗生活費了,“平心而論,這些生活費和低保保障,作為權宜之計,的確對職工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們沒有想到一拿就拿了幾年。”

  付存利說,除了下崗職工,目前企業還有180多人在留崗堅持工作,為此,礦上決定把政府補貼給每個職工的174元中的十幾元錢拿了出來,加到在崗人員的工資里,就這樣,大部分在崗人員的工資也就300元左右,這些,對于子女求學、病重就醫、住房緊張、贍養老人等都勉為其難。

  “難啊!我真的想休息了。”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李學敏嘆氣說,他向記者揮了揮他剛剛被撕破了的衣袖,說這是他去看望一個因工傷常年癱瘓卻無錢醫治的82歲老職工時發生的。

  在淶源銅礦,有的一家三代都是礦工,下崗生活費,對于他們來說是名副其實的杯水車薪。工傷得不到救治,疾病無法就醫。就在記者來到銅礦的當天,一名肝腹水礦工因為無錢有效治療而撒手人寰。

  據介紹,有一部分職工平日里要靠撿食菜葉和老百姓地里散落的雜糧補貼家用,生活幾近崩潰。有的下崗職工都人到中年了,但天天領著孩子去老父老母家里蹭吃喝,因為父母的退休工資高于自己的下崗工資。以至于有的老人反映到礦上,說再這樣下去,他們也要被小的吃黃了。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