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光明照亮農民心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15日 10:33 中國電力新聞網 | |||||||||
光明照亮農民心田 ———國家電網公司實施“戶戶通電”工程側記
本報記者茍慧智 8月1日,一封來自陜西的信件出現在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的辦公桌上。信封上工工整整地寫著“劉振亞伯伯收”,署名是“漆樹壩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李敏”。 這是一封來自陜西省漢中市“戶戶通電”工程受益村落的信。李敏小朋友在信中寫道:“劉伯伯,我終于可以在自己家明亮的燈光下看書學習了,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認真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您!” 信紙很薄,質地有些粗糙,但孩子的字端端正正地寫在綠色的方格子里。劉振亞總經理手里拿著這幾頁薄薄的信紙,心里沉甸甸的。 “戶戶通電”帶走了油燈火燭,帶來了光明和幸福,無電戶都說,這是一項暖民心的“愛心工程” “我的家在大山深處,那里是一個沒有電,沒有音樂的地方。從我小時起,我的父輩、祖父輩就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當我在街上看到商店里電視機播放好看的動畫片,街上的小孩子在明亮的電燈下做作業,心里特別地羨慕。我只能在柴油燈下寫作業,經常有同學指著我被油煙熏黑的臉嘲笑我。”沒有電,讓小李敏失去了許多同齡孩子都擁有的快樂和幸福。 小李敏清楚地記得“戶戶通電”工程施工隊來到村里的情景:“他們在山上山下來回忙碌,在紙上寫寫算算,很多背著背包的叔叔住在了我們村上,不久之后,一根根電桿沿著大山的脊梁扎根,一條條銀線像五線譜一樣飛架上藍天! 6月29日,是小李敏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她家通電了。合上電閘的一剎那,“屋里的電燈亮了,捐贈給我們村的電視機也有了圖像,脫粒機、打谷機轟隆隆地響了起來。爺爺告訴我,往后,再也不用跑到山外去磨米磨面了。現在,我終于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看書學習了,再也不怕同學嘲笑自己被油煙熏黑的臉了,現在的我真幸福!” 孩子稚嫩的話語,流露著質樸的情感,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渴望。小李敏居住的漆樹壩鄉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漢中供電局所轄漢臺、勉縣、略陽三縣區共有無電戶5142戶,占陜南無電戶總量的1/3,均住在交通不便、地勢險要、環境惡劣的大山深溝中。 陜西省電力公司“戶戶通電”工程涉及7市22縣16754戶約51974人,工程總投資2.13億元。截至8月初,陜西省電力公司系統“戶戶通電”工程已經為9135戶無電戶送去了光明和希望,占計劃的55%,這其中,就包括小李敏一家。 “戶戶通電”工程是一項“愛心工程”、“富民工程”,凝聚著國網公司對無電群眾的一片愛心,這項工程的實施,給廣大無電群眾生活上帶來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 “戶戶通電”工程的實施,為群眾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基本的能源資源,是一項得民心的“富民工程” “‘戶戶通電’是實實在在為咱老百姓鋪了一條致富的光明路!8月15日,正在家中安裝竹片加工設備的饒有才對記者說出了肺腑之言。 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桂花泉鎮官莊村二組的村民饒有才,家住橫山嶺,這里群山環抱,竹林如海。然而,因為沒有公路沒通電,二組的村民守著金山銀窩卻依然過著靠天吃飯的生活,“舍得三年種、總有一年收”的說法始終難以改變。因為窮,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年長者和孩子也千方百計走出山外投靠親友。幾年內,二組的村民由40人減至15人。饒有才一家也搬到了山下的公路旁居住。 今年6月初,崇陽縣“戶戶通電”工程全面啟動。經過近半個月的艱苦奮戰,供電員工架設了220伏線路3000米,為二組送去了光明。 二組通電后,饒有才又搬回到山上的老家居住。饒有才說,老屋的四面被竹林環繞著,原來每到竹子砍伐的時節,他是既喜又憂。因為交通不便,又未通電,竹子砍伐后只能請人扛下山,如果一根竹子賣10元錢的話,人工搬運費就得付8.5元。去年饒有才賣竹子得了2萬余元,最后拿到手的只有3000多元。 “現在好了,家里有了電,我買了電動竹片加工設備,竹子加工成半成品后運輸起來很方便。過去一人一次只能扛一根竹子下山,現在一人一次可扛11至12根竹子的竹片下山。估計今年我至少可賺1.8萬元!别堄胁旁缇桶奄~算得清清楚楚了。 今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開局之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20個字中,“生活寬!笔墙ㄔO新農村的根本目標,而“生產發展”是首要任務。國網公司“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了要發揮公司整體力量,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富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根據這個宗旨實施的“戶戶通電”工程,給無電農戶帶來的,正是改變自身生存狀況、走向致富小康路的有效支點。 有了電,古老的山村煥發了生機,農民的視野更加寬廣,“戶戶通電”,已經成為一項“希望工程” 寧夏中衛北長灘村擁有中衛最古老的黃河水車。沿著黃河北岸10平方千米范圍內座落著4個村莊,78戶人家。因為山大溝深,村民多年來一直沒有用上電。他們用黃河水車提水灌溉,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村民李元香說:“我們這地方偏僻,一年到頭來不了幾個客人。我活了這么大歲數,還從沒走出過大山,也不知道山外面是啥樣子。有了電,我們在家就能通過電視看到外面的世界,這輩子也算沒白活! 7月13日,北長灘村通電了。為了讓李元香早點兒實現自己的夢想,中衛供電局向全體員工發出捐款倡議,為北長灘村村民買了一臺水泵,還有兩臺彩色電視機。倡議書中寫道:“我們很幸運,享受著電力帶來的現代文明。我們必須記住,除了電能的輸送,我們還能為農民做的更多”。北長灘村黨支部書機張希奎說,有電了,他要帶領大家把民俗度假村搞起來,早日走上致富路。 “戶戶通電”在為無電戶帶來了光明,也讓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與經濟意義相比,“戶戶通電”工程的人本意義更具價值。一家媒體的網站上說:“戶戶通電”工程的人本意義,更充分體現在它從根本上關注“經濟發展中人的發展”的哲學命題。實現了“戶戶通電”,是為無電農民打開了一扇開拓視野的窗戶,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走向富裕和繁榮的新起點,給了他們新的希望。 為全力完成“戶戶通電”工程,國網公司體現出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可謂一項凝聚著全體員工血汗、信念的“責任工程” 在湖北省鶴峰縣人民政府的網站上,有這樣一則消息:4月6日,鶴峰縣電力公司開展了為“戶戶通電”工程捐款獻愛心活動,該公司全體干部員工踴躍捐款,共計27300元。在這條消息下面,是網友的留言。有的網友說:“為老百姓做事,就是棒!”還有的說:“不錯呀,希望這些錢能實實在在地為老百姓帶去光明! 3月27日,國網公司從大局出發,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提出了“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作出了“到‘十一五’末,國網公司供電區域內基本實現‘戶戶通電’”的決定。從4月16日至7月10日,國網公司與經營區域內尚未實現“戶戶通電”的20個。ㄗ灾螀^、直轄市)政府簽署了農村“戶戶通電”工程會談紀要,“戶戶通電”工程全面鋪開。這項重大舉措,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皯魬敉姟惫こ虇右詠恚瑖W公司農電系統廣大員工克服重重困難,全力以赴加快工程施工,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對社會、對農民兄弟的承諾。 事實上,國網公司服務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始終沒有停止過。建國以來,我國農村電網從無到有,快速發展,目前,已建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村電網,基本解決了約占世界1/7人口的用電問題。從1998年開始,國網公司投入約2141億元用于農網建設與改造,投資規模超過了新中國成立近50年來的總和,使我國農網發展有了質的飛躍。農電事業的發展大大改善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條件,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在全面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下,國網公司又以促進農村全面進步為目標,實施“戶戶通電”工程,下決心解決國網公司供電轄區內1673個無電村,124萬無電戶,430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7月7日,國網公司與河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河南省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建設會談紀要》,全面打響了河南農村“戶戶通電”工程的攻堅戰。 河南是全國最大的農業省和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農村經濟發展不均衡,城鄉經濟發展的差異大。特殊的省情決定了河南農電事業發展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目前,河南還有2400多個農網改造“盲點村”和18.8萬個無電戶。 根據會談紀要,國網公司將積極推進河南省供電營業區內農村“戶戶通電”工程的全面實施,并將該工程計劃納入國網公司年度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共投資25.497億元,用于解決18.8萬個無電戶,74.8萬人的用電問題。河南省電力公司在系統內掀起了“戶戶通電”工程愛心捐助熱潮,全公司員工共捐款445萬元,用于解決特困無電戶進戶線的問題。 洞子溝和平洼頂是河北唐縣西部山區的兩個偏遠山村,由于山高路險、人口居住分散等原因,始終沒有通電。4月1日,唐縣“戶戶通電”工程正式啟動。施工隊員在荒山野嶺搭起帳篷,支起鍋灶,上百人的施工隊伍吃住在工地。沒有運桿工具,他們就用攪磨機一點點往上攪;沒有路,他們就自己修。許多施工隊員的手和腳都磨起了血泡,肩上勒出了血印子。 “戶戶通電”的實現,是國網公司責任的體現。但是,如果單純從投資與回報上考慮,實施這項工程,國網公司做的是一件“虧本買賣”。但“責任”二字重千鈞。作為關系著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骨干企業,國網公司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多年來,國網公司開展了電力“三為”服務、“電力扶貧共富工程”、“兩改一同價”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和這些工程一樣,“戶戶通電”工程也是國網公司服務社會、奉獻“三農”、勇擔重任的具體行動。 “戶戶通電”工程是“愛心工程”、“富民工程”、“希望工程”,同時更是公司系統廣大員工用心血、汗水和信念鑄成的一項世紀工程。這項工程的竣工,將意味著國網公司供電轄區內通過大電網延伸方式實現“戶戶通電”,更標志著一個嶄新而又光明的時代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