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國際油價上漲主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13日 02:04 第一財經日報 | |||||||||
當前國際油價,已經從2003年的平均29美元/桶上漲到約70美元/桶。有人認為,推動油價如此上漲的主要因素是中國日益擴張的能源需求。 10日至12日在杭州舉行的第七屆中美石油天然氣工業論壇上,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和石油公司人士指出,石油已經成為投機活動的主要商品之一,中國不是國際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經濟連續三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長,能源需求有一定增加,進口一定量石油是必然的,然而中國進口石油量僅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左右,距美國、日本的比重相差甚遠,中國需求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其實有限。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用數據證明了這一點。2005年,中國石油表觀消費量為3.17億噸,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凈進口石油1.36億噸,與上年相比,沒有增加,還略有減少。如果說中國是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那么中國進口量的下降,將會帶動國際油價下行,但國際油價恰恰一路飆漲。 由于自然稟賦原因,中國人均油氣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左右,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了40%,但中國是以煤為基礎能源的國家,煤炭支撐起了中國主要能源需求。 發展改革委統計顯示,2005年,中國煤炭產量達到22.2億噸,占整個一次能源消費的68.7%,而石油天然氣僅占24%。煤為基礎,支撐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第一大煤炭、焦炭出口國。在中國未來的能源發展方針中,依然是以“煤為基礎,多元發展”。 “面對國際油價持續處于高位的形勢,中國充分發揮煤炭對能源供應的基礎保障作用,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開發石油替代產品,優化能源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張國寶表示。 而熱錢大量進入石油期貨市場投機炒作,已經成為國際油價飆漲的突出因素。據市場人士估算,這筆資金總數已超過1萬億美元,使得國際油價遠遠背離了價值規律。 從事20多年國際石油問題研究的中化國際石油公司總經濟師王能全指出,期貨價格在國際石油體系中占主導地位。他引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統計,截至今年5月,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非商業機構原油投機商增持凈多頭達94094手,創歷史新高;未平倉合約數也創下超過100萬手的新紀錄。 “導致近年來國際油價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大型銀行、對沖基金和其他投機資金大量涌入石油期貨市場,原油期貨已經成為一種金融投機工具。”王能全指出。 從價格走勢圖表上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基金石油多頭部位與國際油價的走勢,存在極高的相關性。基金持有的石油多頭居高位,油價就走高,而基金持有的石油多頭居低位,油價就走低。石油已經成為投機活動的主要商品之一。 國際油價不斷上漲,總體上不利于世界經濟發展。在這次論壇上,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和石油公司人士都表示,愿意加強中美兩國合作,為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貢獻力量。而美國能源部官員也表示,兩國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能源挑戰。(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