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特高壓”能否催生世界級裝備制造商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06日 11:24 中國電力新聞網

  備受矚目的國內首條特高壓輸電線路“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交流試驗示范工程”于日前開工。在談到特高壓給企業帶來的商機時,變壓器、開關和繼電保護領域的多家上市公司均一致表示,特高壓項目本身帶來的合同金額不會很多,短期內并不能給公司帶來多少直接經濟效益。

  但上述公司同時也指出,特高壓項目會拉動電網公司加大對現有電網的建設和改造
投入,增加對相對較低電壓等級輸變電設備的需求。而介入到特高壓項目中,可以大大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技術水平,這對國內公司爭奪除特高壓之外其他電工裝備市場的份額大有裨益。

  而且,特高壓輸電技術是電網技術的制高點。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沒有大規模商用運行的經驗。我國此時選擇發展特高壓,也是提升國內電工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的一個良機。

  原機械部副部長、現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陸燕蓀指出,通過特高壓設備的研制實踐,國內電工裝備制造企業的試驗條件和設計條件都將大大改善,從而形成國際一流的生產條件,有利于研究和掌握重大電工裝備的核心技術,在國際競爭中形成獨特優勢。這不僅能夠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而且將有力推動國內企業走出國門,實施全球化發展戰略,為實現我國電工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十一五”期間“蛋糕”有多大

  

  特高壓電網被稱為“電力高速路”,指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系統構成的高壓電網。包括我國在內,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500千伏和220千伏電網進行輸電。與現有電網相比,特高壓電網具有容量大、距離長、損耗低等明顯優勢,但其技術尚不完全成熟,且耗資巨大。

  根據公開數據,到2020年我國對特高壓電網的投入約為4060億元,其中交流為2560億元,直流為1500億元,除去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搬遷等費用外,總投資的60%左右將用于設備投入。以此估算,設備投入約為2500億元。

  2500億元這個看似龐大的數字,是對未來15年總需求的一個估算,其中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性。那么未來五年,我國對特高壓的投入可能會是多少呢?

  根據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的文件,同意先建設三條特高壓示范工程,分別是國家電網公司的“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溪洛渡-向家壩”800千伏直流特高壓和南方電網公司的“云南楚雄-廣州穗東”800千伏直流特高壓。

  其中,作為我國首個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項目剛剛開工,線路全長約653.8公里,包括三站兩線,動態總投資為60.7億元,該項目預計將于2008年建成投運。而其余兩條示范工程也有望于年內開工建設。

  “作為試驗示范工程,建成投產后可能還要運行一兩年作為觀察,因此,整個‘十一五’期間,估計也就這三個工程了。所以,特高壓項目不會給我們產生多少直接的經濟效益。”參與“晉東南-南陽-荊門”項目投標的某國內知名電力設備公司的總經理說。

  高壓電網的主要設備包括變壓器、可控電抗器、開關設備、套管、輸電線路、晶匣管、換流變等一次設備,以及繼電保護、電網自動化等二次設備。以開關為例,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晉東南-南陽-荊門”在開關這部分的招標金額大概是10億元左右,而這一塊基本上是被沈高、西開和G平高這三大開關廠所把持。如果每個企業都獲得3億元左右的訂單,平均到2007年和2008年中,每年新增的銷售收入大概有1.5億元。1.5億元對于上市公司G平高來說,是2005年總收入的10%左右。

  但是如果這三個示范工程建成后運行正常,新項目將會接踵而至。

  國家電網公司表示,“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建成投運后,電網將多方向延伸,包括晉東南-陜北、晉東南-北京和荊門-武漢,以及淮南-蕪湖-浙北-上海。目前預計,“十一五”期間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建設線路將達4200公里。

  大部分設備均需國產

  

  6月20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就開展特高壓輸電試驗示范工程前期工作發出通知,指出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總體原則之一是突出自主創新。通知明確表示,我國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必須走借鑒國外技術、經驗與自主開發研制、自主制造、設備國產化相結合的道路。

  “特高壓交流設備除開關采用中外合作的方式研制生產外,其他設備均立足國內生產制造,并限定為內資控股企業。”在試驗示范工程開工之前,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一則消息終于為特高壓裝備和技術的國產化程度定調。

  這意味著,除部分關鍵技術可由外方提供支持外,不允許外資及其控股的合資企業參與設備的研制和投標。三菱電機北京事務部一位人士無奈地說:“我們很希望參與這個工程,但是政策不允許。”

  “除前蘇聯曾經搞了一條1150千伏特高壓(現在已經降壓到500千伏)外,別的國家都沒有特高壓輸電商業運行的經驗,所以這些外企也沒有搞特高壓的經驗。國家這次不讓他們介入,外方也應該沒話說。”G許繼副總經理姚武說。

  據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外方也不具備生產特高壓設備的經驗外,近兩年來我國輸變電企業自主研發水平有了較大程度提高也是重要原因。據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介紹,隨著三峽電送出工程等一大批重點輸變電工程的建設,我國設備制造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國產化能力不斷提升。目前,500千伏輸變電設備已全面實現國產化,基本具備生產直流500千伏主設備和控制保護系統的能力。通過750千伏設備制造技術的引進和消化吸收,設備國產化取得重大突破,為特高壓設備的研發和制造打下了良好基礎。

  還有業內人士猜測,或許是國家已經意識到,時間證明“以市場換技術”的模式并不成功。據介紹,多年以來,盡管一些外資企業也與國內企業成立了合資企業,但在合資的合同上對中方非常苛刻,多數情況下,國內企業并未通過合資掌握到相關核心技術。這次國家要求設備必須自主制造,只允許外方提供關鍵技術,是以“市場倒逼技術”。

  為了給國產設備預留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據悉,國家不對特高壓試驗工程的工期提硬性規定,該工程不承擔國家規劃的送電任務,不強求在額定電壓下滿負荷運行。

  家底是否殷實

  

  目前全世界在運行交流電網的最高電壓等級為75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的最高電壓等級為±600千伏,尚無商業化供貨的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特高壓設備。那么,我國本土電工設備企業準備好了嗎?

  1年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國家電網公司曾組織專家到國內主要輸變電制造企業進行摸底調研。據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趙慶波介紹,調研結果顯示,交流特高壓設備立足國內,可以實現國產化;直流特高壓方面,部分主設備和控制保護設備等完全可實現國產化;換流變等部分關鍵設備,可以走“引進技術、聯合開發、合作制造”的路子。

  各大輸變電設備企業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大都拍著胸脯說:“技術上沒問題。”而記者從有關專家處了解到,目前國內特高壓輸變電設備中,除了開關還存在技術難點外,在變壓器、可控電抗器、套管、輸電線路、晶匣管、繼電保護等方面都已經不存在瓶頸。高壓開關雖仍然需要通過“中外合作”的方式提供,但通過合作,新東北電氣(沈陽)高壓開關有限公司、平高電氣將引進1000kVGIS的核心技術,而西安西開電氣有限公司已經在自主研制1000kV雙斷口斷路器。

  那么在客戶眼中,國內企業的技術實力如何呢?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在今年8月份介紹國內特高壓設備研發能力時稱,在變壓器方面,G特變、G天威和西安變壓器廠曾分別按照電力變壓器的設計標準研制了特高壓試驗變壓器,最高電壓1200千伏,最大容量25萬千伏安,已為西北750千伏示范工程提供了50萬千伏安變壓器及10萬千伏高壓并聯電抗器,500千伏變壓器的制造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波過程計算、電場計算、端部出線設計、漏磁場計算、機械力計算等主要方面已有了成熟的技術和應用實例,具備了特高壓變壓器的設計和制造能力,可實現國產化供貨目標。結合變壓器的研發并考慮電抗器磁路設計等特殊性,三大廠制造1000千伏級固定式并聯電抗器不存在難以跨越的障礙。

  在可控電抗器方面,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組織和支持下,G特變和西變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合作,已分別啟動高阻抗和磁飽和兩種原理500千伏可控高抗的研制。輸電線路方面,,特高壓導地線、鐵塔、金具、絕緣子等全部設備具備國產化供貨能力,國內潛在供貨廠商眾多。

  在開關設備方面,舒印彪說,國內沈高、西開和G平高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就陸續引進國外六氟化硫開關和GIS制造技術,已形成500千伏GIS、AIS的批量生產能力。沈高以750千伏示范工程為依托,引進了750千伏GIS技術,其核心技術源于1000千伏GIS技術。目前,國內三大開關廠已具備自主開發特高壓AIS開關的能力。平高的特高壓瓷柱式斷路器已開始樣機試驗。

  不過,盡管國內輸變電設備企業的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并非國家電網公司所有人士都對國貨表示出信賴。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開關方面,江蘇電網至今還未采購過國產設備。

  而某國內知名輸變電設備公司的高管也道出了國內企業在另一方面的不足———工藝水平。“可能我們的技術和國外基本沒有差距了,但我們的產品在工藝制造上一般要比國外的差。舉一個例子,就是設備表面的光滑度上,我們就比不上人家。”

  有報道稱,為實現特高壓裝備國產化,國家前期投入的科技攻關和固定資產項目經費約為21.19億元。其中,百萬伏級交流輸變電設備國產化總經費約為9.61億元,±800kV直流輸變電設備國產化總經費約為6.21億元,試驗條件投資約為5.37億元。

  搶占電工裝備制造制高點

  

  借機提升國內電力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或許是上馬特高壓的重大使命之一。

  一直以來,我國電力裝備制造企業在與國際巨頭的競爭中多處于弱勢地位,究其原因,是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技術。而參與特高壓工程,將促使國內電力裝備制造企業在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方面積極探索,不斷開發新技術、新工藝,并從硬件、軟件各方面提升企業整體素質。

  特高壓輸電技術是電網技術的制高點。目前對于特高壓輸變電裝備來說,幾乎沒有成功的商業化運行前例可供借鑒。中國的特高壓電網建設工程,將在輸電距離、輸電容量等方面創造多個世界第一。這無疑是一個提升國內電工裝備制造水平的絕好契機。

  對制造企業而言,具備特高壓設備的供貨能力與運行業績,無論從企業自身的能力上講,還是從客戶的認知上講,都意味著企業掌握了前沿技術,獲得了相對技術優勢,進而帶來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獨特的一組技能和知識的集合,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這種能力使企業能夠長期保持競爭優勢。

  “發展特高壓電網是電工制造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機遇,為設備制造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搶占國際行業制高點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G平高董事長韓海林說。

  原機械部副部長、現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陸燕蓀認為,面對發展特高壓這一重大機遇,國內輸變電企業的積極參與將在實現技術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培養人才隊伍、形成國際一流的生產與試驗條件等方面受益。

  陸燕蓀表示,目前國際一流輸變電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其主要競爭優勢是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精。這些國外企業在與國內企業合作或合資時,往往在高電壓等級產品等關鍵技術上設置障礙,形成技術壁壘,以保持其技術優勢,逼迫國內企業打價格戰,低價、低水平惡性競爭,無力投入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我國特高壓設備的自主研發成功將大幅度提升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國內企業將打破技術壟斷,真正在技術上與外商平起平坐,走出“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怪圈。另外,在特高壓設備研發中得到的技術,以及通過試驗、計算、分析對設備性能的深入理解,和設備運行反饋的意見,必將推動廠商對常規750千伏和50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產品設計的反思,從而優化設計,提高可靠性。

  比如,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日本在特高壓技術研發取得階段成果后,立即開始應用有關成果,對低電壓等級設備進行全面優化,在小型化、低損耗、低噪音、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從這個意義上講,特高壓設備的成功開發與應用,除為潛在的特高壓市場做好儲備,占領市場先機外,也必將顯著擴大國內企業在常規50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市場的競爭力。

  企業競爭的關鍵是產品及產品開發能力的競爭,一旦技術或產品開發有突破性創新,必然會贏來廣闊的市場。我國的輸變電設備制造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根本原因是缺乏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陸燕蓀表示,特高壓設備的開發,將推動企業建立自主研發的組織管理機制和激勵保障機制,提升企業開發產品的能力,促使他們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計等方面積極探索,從而提高國內電工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設備研制、開發和生產水平的突飛猛進。

  “通過特高壓設備的研制實踐,國內電工裝備制造企業的試驗條件和設計條件都將大大改善,從而形成國際一流的生產條件,有利于研究和掌握重大電工裝備的核心技術,在國際競爭中形成獨特優勢。這不僅能夠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而且將有力推動國內企業走出國門,實施全球化發展戰略,為實現我國電工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陸燕蓀說。

  上市公司影響幾何

  “全國能建多少條特高壓,我們主要的市場還是在下面的支網。”在談到特高壓給企業帶來的商機時,上市公司無一例外地表示。

  G天威總工程師張喜樂介紹說,首條線路大概需要8臺特高壓變壓器和15臺電抗器,產品價值大約為2.5億元,目前項目處于前期準備和投入階段。張喜樂表示,“參與項目招投標并不完全在于產生多少經濟效益,更多的是標志一個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技術水準,同時也有利于鍛煉培養一支隊伍。按國家電網公司的規劃,‘十一五’期間,估計將有4條特高壓線路要建,這需要24臺變壓器。因此,實施好第一條線路非常重要。天威保變將就招投標拿出漂亮的設計方案。”

  G平高總經理魏光林、G許繼副總經理姚武和北京四方副總經理趙瑞航均表示,特高壓項目會拉動電網公司加大對現有電網的建設和改造投入,增加對相對較低電壓等級輸變電設備的需求。而介入到特高壓項目中,可以大大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知名度。

  “這對國內公司與西門子、ABB等外國企業爭奪除特高壓以外的其他市場,是大有幫助的。”姚武說。

  而G平高的收獲還不限于此。通過這次國產化的限制,G平高從合作方東芝那里得到750千伏和1000千伏GIS高壓開關的技術資料,公司技術水平得到實質性飛躍。

  記者還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晉東南-南陽-荊門”項目共三個電站,國家電網公司有意向把這三個站的設備采購,分別分配給各設備領域前三名的國內企業。而采用“平均分配”的初衷,是為了在試驗示范項目中,更好地比較各個公司的技術和工藝水平。

  不過,有一個問題將是這些國內輸變電設備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那就是現金流。長期以來,由于電網的強勢地位,國內輸變電設備企業往往只能接受先發貨后收款的現實,而某些地方電網公司更是拖欠貨款,這令供貨方的現金流入不敷出。今年半年報顯示,G許繼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73億元,G平高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132萬元,G特變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盡管為正,但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5%。

  “如果回款情況沒有改觀,將對我們是個考驗。”某輸變電設備企業高管說。(摘編自《中國證券報》陳亮)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