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中央電力企業加速地方擴張華能粵電建立聯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1:43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談佳隆/廣州報道

  8月8日,廣東省國資委與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在廣州白天鵝賓館“低調”簽下了《廣東省粵電集團部分產權轉讓框架協議》。

  這是廣東省屬國有企業在集團層面進行的第一次產權多元化改革,因此也有人稱其為“廣東省屬國企產權改革第一案”。自此,中國電力集團之間迄今為止最大的資本型戰略聯盟雛形已現。

  一位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以往重組是大企業重組中小企業,小企業虧損嚴重,生存困難,通過兼并、轉制等一系列途徑逐漸退出市場。而此次華能入股粵電是優質資產整合優質資產,是一種新的整合模式。”

  華能難抵“三重誘惑”粵電集團是全國第一家因廠網分開而誕生的發電企業,繼承了原廣東省電力集團公司的全部發電業務,是廣東省屬最大的國有獨資發電企業。而此次股權轉讓后,粵電集團已從國有獨資企業變為有限責任公司。

  一位內部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華能集團可能采取現金支付的方式受讓粵電集團股權,“但數額還在討價還價中,估計會超過百億。”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粵電資產總額為1036億元,發電裝機容量1231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容量近七成。擁有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60多家,涉及火電、水電、核電和煤炭、運輸等產業。被稱為“優質資產中的優質資產”。所以,粵電集團24%股權這塊大蛋糕,對于華能可謂極具誘惑力。

  而構成誘惑的并不僅只是粵電集團優質的資產。

  一位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華能集團入股粵電集團后,在華南的擴張將獲得廣東省政府的支持。”

  另一方面,廣東存在的電力缺口也是吸引華能的重要原因。

  目前,作為經濟大省的廣東在電力消費方面需求旺盛,并以每年15%—16%的增長率遞增, 廣東省本地的發電企業主要有粵電集團、廣州發展集團、深圳能源、汕頭電力等電力企業,但是廣東本地的發電無法滿足強勁的電力需求。今年上半年,廣東電力缺口最大達到了555萬千瓦。且每年,廣東都會通過西電、三峽電、港電等渠道采購電力,以此補充本省的需求。

  對廣東這一巨大的市場,華能“圖謀已久”。

  在收購粵電公司股份之前,華能集團在廣東的電力資產包括全資擁有汕頭電廠和汕頭燃機電廠,控股南澳風電廠(52%股權),以及參股黃埔電廠(49%股權)和深能源(25%股權)。

  此次華能參股粵電,是華能集團繼收購海南發電資產、控股北方聯合電力公司后,資本運營的又一重大舉措,對于華能進一步滲透廣東市場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廣東省國資委主任劉富才對此表示:“與粵電集團的戰略合作,中國華能集團可以分享到最具有發展空間的廣東市場。”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加快電力建設仍是廣東省“十一五”時期面臨的重要任務,而其中就包括引進國內重大電力企業參與建設等措施加快電力行業的發展,以實現到2010年全省電源裝機容量(含西電東送)達到9500萬千瓦。

  粵電集團本想憑借自己的能力完成這項“光榮使命”,但現在看,完成這一任務需要與華能攜手并肩。

  國資委“施壓”,

  央企加緊“地方擴張”

  “粵電集團公司是廣東省重要的發電企業,華能集團與粵電集團的合作,體現了中央發電企業與國內經濟最發達地區發電企業的強強聯合,意義深遠。” 華能集團總經理李小鵬在簽約儀式上表示。

  在全國范圍來看,華能、華電、國電、中電投和大唐等五大發電集團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約35%,地方電力集團約占65%。而此次股權轉讓,似乎意味著中央電力集團與地方電力集團分享利益的開始。

  就在雙方簽約后的第十天,即8月19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發表了《圍繞做強做大主業和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中央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中央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規劃的制訂和實施,加快調整重組步伐,做強做精主業,“加快培育和發展80~100家技術先進、結構合理、機制靈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

  李榮融在談到下半年國資委工作重點時,著重強調:“加快中央企業的重組和調整,就是要推動國有資本……向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集中”。

  這次央企在廣東的收購力度驟然加快,似乎充分體現了國資委這一精神。

  中國電力8月7日收購了順德五沙熱電廠30%的股權。次日,華能集團就收購了粵電集團有限公司24%的股權。

  道瓊斯曾有分析說,目前被認為是中國電力市場進行整合的好時機,“因為國內最大的5家電力生產商僅控制了35%的市場,但相關收購活動可能會集中在華東的一些省市,那里電力需求較大,且民眾的收入水平也相對較高。中國電力和華能集團收購均在廣東省,該省經濟正在蓬勃發展,電力供應無法滿足消費需求。”

  廣東國企改革提供合作機會

  實際上,廣東省政府對于華能的這次收購也做了縝密的考慮。

  “這(引入華能)對推動我省電力建設,緩解電力供應緊張,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必將起到重要作用……廣東省將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推行國有資產產權的多元化改革。” 8月8日的簽約儀式上,廣東省常務副省長鐘陽勝表示。這也表明,此次合作是廣東省力圖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的關鍵一步。

  2005年10月底,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定》,俗稱“廣東國企改革28條”,明確提出:廣東國有企業改革已到了攻堅階段,要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新的體制和機制,核心在改革產權制度,突破口之一是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

  從粵電的產權結構看,雖然其四十四家成員企業中已有三十家子公司實現股份制改造,但集團層面仍是一股獨大,產權結構單一。而華能集團、神華集團、國電電力等國內能源巨頭早已選擇產權制度改革作為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實際上,引入“高品味”戰略投資者成為了廣東省國資委的“戰略”考慮。

  “(廣東)要充分利用目前經濟形勢對電力、鋼鐵等行業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積極吸引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跨國公司、中央企業、省外國有企業、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國有優勢企業的改制。”劉富才認為。

  廣東省加快國企改革的舉措,恰好為對粵電早有所圖的華能,提供了絕佳的介入機會。

  一位廣東省國資委內部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轉讓能夠實現,一方面粵電是我們的優質資產,另一方面華能是‘高品味’戰伴,這對推進廣東國有企業改革很有幫助。”

  “此次合作是省屬企業集團整體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對于省屬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造、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將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廣東省常務副省長鐘陽勝認為。

  廣東省國資委主任劉富才表示,引進中國華能集團成為首位戰略投資者和第二大股東是粵電集團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第一步,今后粵電集團計劃引進1—3個戰略投資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現粵電集團的整體上市。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1,2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