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
新一輪電力改革以引入售電端競爭機制拉開帷幕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2:20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 張子鵬 發自北京 2006年的夏末秋初,中國電力體制改革雷聲陣陣。 8月21日,來自電力體制改革部門的一位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十一五”期間的電力體制改革的規劃,已經于兩周前報到了國務院,如果該文件得到批準,那么中國的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就將正式啟幕。 據介紹,該規劃堅持以原有的2002年的5號文件為基礎,推動下一步的改革。然而,隨著規劃上報到國務院,對于電力體制改革的論爭,也已經被推到了一個博弈的頂峰。 “區域電力市場建設絕不能動搖” 決策層對新啟動的第二輪電力體制改革非常重視。 國家電力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來只有2人,現在則充實到了18人。而來自發改委、國資委、財政部的官員也被列為辦公室的副主任,增強了該機構的力量,這顯然是為了使這場改革更加兼顧各方的利益,以使改革更加順利。 然而,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有消息人士透露,僅僅是“十一五”期間再次對廠網分開進行核查梳理的項目就超過了100項,這源自廠網分開過程中,許多資產的劃分存在爭議等問題。而這只是該規劃八個方面內容其中的一項。 輸配分開的序幕即將拉開,有關方面希望將涉及上萬億資產的電網公司被拆分,這顯然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其實,如果國家要分,一句話就可以分了。”一位電力研究人士說,“但是考慮到電網安全和各個利益集團博弈的復雜性,輸配分開需要謹慎而行。” 日前,國家電監會的人士已經明確提出,將在“十一五”期間,展開輸配分開的試點。業界專業人士告訴記者,試點是看看輸配資產分開過程中和分開后,會有哪些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然后再決定何時全部分開。 “可以考慮在四川等西南部省份先進行試點。”一位電力集團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因為四川等地的輸電配電本來就沒有完全合到一起,存在著地方的電力局,資產歸屬地方,在那里搞試點會減少一些資產劃分上的麻煩。” 事實上,輸配是否能夠順利分開,還關系到電監會正在努力推進的區域電力市場建設的未來。 國家電監會主席柴松岳在2006年7月20日召開的電監會年中工作會議上強調說,建立區域電力市場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和重要方向,絕不能動搖。柴松岳的講話讓業界一震。他說,對區域電力市場建設運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要正確看待。他強調,區域市場建設本身不是目的,關鍵是要形成和確立電力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 “實際上,目前區域電力市場推進的困難之一,是以區域電力市場為主體推進電力改革,還是以省為主體推進電力改革。在這個方面,還存在著爭論。”一位業界專家告訴記者。 另外,由于“十五”期間,電力體制改革任務沒有完成,輸配分開沒有開始試點,區域電力市場建設,雖然開展了模擬運行和試運行,但是這種在發電企業之間的發電側推動競價上網的競爭,仍然只能算作單邊市場。 由于面對最終用戶的銷售電價是受到價格主管部門嚴格控制的。上網電價漲或者跌不能傳導到銷售電價上。因此,沒有銷售電價隨行就市的漲或者跌,整體的電力市場的價格鏈條就沒有形成。這是推行區域電力市場改革中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引入售電端競爭機制 雖然一些地方在試點大用戶直購電,但是,一位監管人士認為,從改革的角度講,僅僅是引入多個大用戶直購電還是不夠的,因為大用戶在與省電力公司談判的話,談判地位不對等。“再大的用戶,與一個省電網公司相比也是一個弱勢群體。這就需要開放其他的供電企業直接和大用戶進行購電交易。” 具體的改革可能會是,縣級供電公司也有權利與用戶直接簽訂用電合同。這樣,市場主體就比較分散了,而這也可能是輸配分開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認為,電力改革的關鍵就是要建立“買家”,讓供電公司代表地方沒有直接交易能力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和輸電企業進行交易,雙方根據用電量、負荷規律和相應的設備利用率,以及供電保障水平商定結構性電價,并簽訂有量、有質、有時間、有負荷的購售電協議。 雙方互相承擔責任,并將責任和利益向上游的煤炭供應企業和運輸企業,以及水資源交易機構和環保排放管理機構;向中游的輸電企業;向下游的電力用戶進行傳導,并將上中下游通過長期協議機制變為利益相關共同體。將電力供應變為一種連接各種資源的長線交易,將長線交易以外的需求拿到現貨市場進行短線交易。 這樣不僅可以有效促進消費者參與節約用電和電力負荷控制,實現有效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而且可以徹底解決煤炭企業生產行為短期化造成的安全投入不足的問題。 一位監管研究人士告訴記者,電改后,一種可能的情況是,任何用戶都可以參與市場的競爭。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屆時包括普通百姓的用電,都可以去找一家發電公司去談。 相關報道 “大力推進”大用戶直購電 2005年3月,吉林炭素有限責任公司、吉林龍華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正式簽訂了《電量直接購售合同》和《委托輸電服務合同》,中國首例電力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通過參加試點,吉林炭素公司降低了用電成本;吉林龍華熱電公司增加了一定的發電量,使其機組利用小時數提高,總收益高于原發電計劃的收入水平;吉林省電力公司向直購電試點電量收取0.127元/千瓦時的輸電費,既保證了輸電服務收入不低于該電壓等級用戶平均銷售收益,又起到了增供擴銷的作用。 一年來的實踐表明,直購電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和辦法,也是緩解電力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和辦法。 但是,由于牽涉到各方的利益,而且目前國家發改委核算的過網費用比較高,這種形式一直沒能推廣開來。而且,吉林的直購電是單對單進行政府專門審批的價格,只適用于這個企業,不適用于其他用戶參與。 對于大用戶直購電,存在的爭論是,是否應該由企業用戶,自己架設一條從電廠直達企業的專供線路。因為按照一般的核算,自己建設輸電線路,單純從建造成本長期計算,會低于使用電網公司的供電線路。 然而,有監管研究人士認為,不應該這樣簡單看待這個問題。因為,雖然發電廠距離吉林炭素集團之間的距離很近,但是,整個電網卻需要為其解決備用電力等輔助服務。 如果沒有整個電力系統的支持,發電企業直接向用戶供電,一旦直購電的電廠或者輸電線路出現問題,則電力持續的安全供給則不能保證,如果電力中斷,對用電企業的損失會比較大。另外,還有保證電壓等級,以及有功無功的平衡等,都需要電網系統性的提供支持。 這位人士認為,在開展大用戶直購電的時候,應該堅決反對自設專供線路。因為專用線路本身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2006年3月10日,國家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在北京召開的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工作會議強調說,開展大用戶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試點工作,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而國家電監會主席柴松岳在7月年中會議上表示,要“大力推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并且擴大試點范圍。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