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n
\n"; str +=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選擇字號:
超大
打印此頁面返回正文頁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pagelogo").innerHTML + '\n\n' + GetObj("lo_links").innerHTML.replace(/#000099/g,"#000000") + '\n
\n' + GetObj("artibodyTitle").innerHTML + '\n
\n' + '\n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n'; str +=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選擇字號:
超大
打印此頁面返回正文頁
\n
\n'; str += '
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投資增長過快或誘發產能全面過剩危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 00:0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投資增長過快或誘發產能全面過剩危機

  王小廣,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為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自2000年以來一直擔任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重點課題《宏觀經濟形勢跟蹤、預測和對策》主持人,還主持和參與過十多項其他部委委托和地方規劃課題。?/center>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對當前產能過剩問題的三個基本判斷:判斷之一:去年中期后我國經濟中開始顯現的產能過剩問題,在今年投資加速增長下得到了明顯緩解,主要標志是生產資料價格反彈和利潤增長回升,但這只是將產能過剩問題暫時掩蓋,產能過剩的內在壓力依然很大;判斷之二:靠增加投資來消化過剩產能的作法,有可能會帶來中期更大和更全面的產能過剩壓力;判斷之三: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與房地產需求長期過度增長有直接的關系。

  ●導致目前產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有四大原因:1、資金過剩及其低成本,造成銀行的投資沖動和社會對貨幣需求過旺;2、政府主導型增長模式是產能過剩的體制性原因;3、一些產業政策偏差,主要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行業長期采取過度刺激的政策,扭曲了行業的供需結構,也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矛盾;4、市場組織結構的不合理和不發達導致競爭行業的過度競爭和供給過度。

  ●在近階段上,我國宏觀經濟的主要風險是投資增長持續過快,這一問題又使得產能過剩問題非常突出,最終有可能會爆發全面的生產過剩危機。所以,預防生產過剩風險至關重要。對此,我們要注重采取“疏堵結合”的政策組合,既要抑制供給增長,又要促進最終需求的增加,并保持供需平衡和結構合理。首先,采取綜合的措施,堅決抑制投資過快增長;其次,加快和加強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促進已經過剩和潛在過剩的產業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

  ●新一輪投資過熱在短期可以產生減少產能過剩壓力的功效,但從中期看將加大產能過剩的矛盾。另外,從總體來講,投資過快而消費偏慢是導致產能過剩的一個基本原因,所以,適當的政策選擇應當是抑制投資增長,同時刺激消費需求增長(但不包括刺激房地產需求增長)。

  看點 編余

  上半年經濟數據的發布顯示,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的主要風險之一是投資增長過快,由此也再次突出了令人擔憂的產能過剩擴大問題,最終有可能會爆發全面的生產過剩危機。這一問題理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胡錦濤同志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工作時強調,堅決抑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這說明,產能過剩問題也引起了高層的高度關注。

  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研究的專家王小廣博士從三個方面分析了當前產能過剩的基本特征。盡管今年以來投資增長緩解了產能過剩壓力,但種種跡象表明產能過剩的內在壓力依然很大。并指出,緩解產能過剩壓力關鍵是要抑制投資增長過快,關鍵是要轉變政府主導型增長的發展觀(“投資至上、增長就是上項目”),并著力增強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對此,我們要注重采取“疏堵結合”的政策組合,既要抑制供給增長,又要促進最終需求的增加,并保持供需平衡和結構合理。

  ——亞夫

  王小廣

  當前產能過剩的內在壓力依然很大

  目前,產能過剩問題依然是市場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如何判斷當前我國產能過剩的基本特征,對于我們防止和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意義顯著。對此,我們試圖通過以下三個基本判斷,來勾勒出對當前我國產能過剩的幾個市場特征。

  判斷之一:去年中期后我國經濟中開始顯現的產能過剩問題,在今年投資加速增長下得到了明顯緩解,主要標志是生產資料價格反彈和利潤增長回升,但這只是將產能過剩問題暫時掩蓋,產能過剩的內在壓力依然很大。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圈定的11個已經產能過;驖撛诋a能過剩行業包括鋼鐵、水泥、電解鋁、電石、銅冶煉、焦炭、電力、煤炭、紡織、汽車、鐵合金,并相繼出臺了調整這些產業結構、抑制產能過剩繼續發展的相關政策。但是,在今年一季度后,隨著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的大幅回升,多數產能過剩行業出現了投資、產出、價格和利潤的同步快速增長,原先預期的產能過剩的后果(價格下降、效益下滑)并沒有出現,相反卻得到了明顯緩解。

  數據顯示,今年1-6月,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主要是水泥工業)投資增長43.7%,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加快32個和17.1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長32.7%,比上年同期加快4.3個百分點;紡織行業投資增長40.6%,比上年同期加快7.2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投資在去年同期增長81.7%的基礎上又增長了45.7%。

  與此相對應的是,出現了產品價格的反彈和效益的回升。5月份以后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增長止跌回升,4月降至3年多來的低點1.9%,5、6月份分別回升到2.4%和3.5%,其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分別增長3.4%和4.8%,比4月份的低點2.6%分別加快0.8個和2.2個百分點;1-4月累計,以上四大產業的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7.6%、98.5%、38.9%和9.9%,都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

  這一結果使不少人認為前期對產能過剩問題的擔心是多余的。但是,在我們看來,上一期所形成的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本來可以借助市場的合理調整(一種偏緊的市場環境,投資和經濟增長率的合理回落)將落后的產能加以淘汰,并同時抑制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增長,但今年以來投資的再次加速增長使短期的產能過剩問題被弱化,許多產能過剩且為高耗能的產業投資重新加快增長,這不僅會加大了下一期的產能過剩壓力,而且這與減少能耗和環境污染形成了很大的沖突

  判斷之二:靠增加投資來消化過剩產能的作法,有可能會帶來中期更大和更全面的產能過剩壓力。

  事實上,針對去年中期我國經濟中開始顯現的產能過剩和通貨緊縮壓力加大等新問題,一些專家建議,可以采用增加投資的辦法來消化一些行業的過剩產能。這一建議不僅與地方政府的想法“不謀而合”,而且也獲得了國內銀行業的普遍認同。由此,造成了今年以來我國信貸和投資的加速增長,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產能過剩的擴大壓力。

  但是,我們以為,這樣做的結果將會“適得其反”,反而會導致我們面臨中期更大和更全面的產能過剩問題。

  首先,這樣做會加劇中期的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矛盾。在目前資金供給充裕、技術進步較快等條件下,在最終消費增長難以加速時,加快投資增長必然會導致總供給的增長速度要明顯快于總需求的增長速度;

  其次,在目前我國的資源供給條件及總體市場化程度不高(要素市場化程度明顯偏低)的情況下,通過投資來增加供給并創造需求(即“薩伊”定律)將會失靈,使得投資與消費之間的關系會趨于更加失衡。其中,主要的問題是投資在增加產能的同時,由于并沒有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要素市場存在著壟斷問題,這些因素導致了在投資形成的GDP中越來越少的份額能轉化為工資,而投資形成的GDP中越來越多的份額將轉化為政府稅收和資產所有者的收益。也就是說,結果是造成了收入向少數人、少數行業和少數地區加快集中,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形成了投資的自我循環。因此,目前的高投資增長成為導致收入分配差距進一步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結果使投資創造消費需求的能力進一步減弱。有鑒于此,新一輪投資過熱在短期可以產生減少產能過剩壓力的功效,但從中期看將加大產能過剩的矛盾。另外,從總體來講,投資過快而消費偏慢是導致產能過剩的一個基本原因,所以,適當的政策選擇應當是抑制投資增長,同時刺激消費需求增長(但不包括刺激房地產需求增長)。

  判斷之三:一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與房地產需求長期過度增長有直接的關系。

  我國人均GDP剛剛超過1500美元,而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已達到了26平方米,比已經現代化的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還高(目前韓國人均住房面積僅24平方米),住房消費存在明顯的過度問題。而且,房地產的持續和過度繁榮帶動了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及能源需求的持續、偏高增長。但是,其他行業的需求不足則造成了產能過剩。從這個角度分析,房地產需求過度增長也會造成產能過剩。

  例如,持續6年多的房地產快速增長構成了支撐鋼鐵生產能力過度擴張的一個基礎,60%多的鋼鐵產量是供給給房地產市場的?梢哉f,我國房地產的高增長在相當程度上透支了需求,也使得鋼鐵產能過剩問題相當嚴重。有人估計,“十一五”期間,我國鋼鐵過剩產能規模將達到2-2.5億噸,即三分之一鋼鐵產能將會過剩。

  我們認為,房地產投資的長期過度增長,不僅不利于相關重工業(鋼鐵、水泥)的產業升級,而且也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壓力。由于鋼鐵產量主要是滿足房地產需求,如果房地產持續保持過高增長水平,便意味著市場對鋼鐵的大量需求主要表現在數量上而不是質量提高上,因為房地產對鋼鐵的技術要求低。在高利潤和高需求刺激的條件下,企業對鋼鐵行業產品升級的動力明顯不足。也就是說,如果我國依然過度刺激和保護房地產行業發展,不僅潛伏了巨大的金融風險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而且也會阻礙產業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轉換,由此增大了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壓力。

  從三大方面預防和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在近階段上,我國宏觀經濟的主要風險是投資增長持續過快,這一問題又使得產能過剩問題非常突出,最終有可能會爆發全面的生產過剩危機。所以,預防生產過剩風險至關重要。對此,我們要注重采取“疏堵結合”的政策組合,既要抑制供給增長,又要促進最終需求的增加,并保持供需平衡和結構合理。

  首先,采取綜合的措施,堅決抑制投資過快增長。這里,有兩個要點值得注意:一是通過有效地抑制投資增長來促進經濟增長降溫,給產能調整施加一個合理的市場壓力,讓市場機制在調整過剩產能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由于存在著經濟過熱、需求旺盛、有些產品處于暫時性供不應求等各種情況,使得落后企業、落后技術及落后產品的生存空間依然存在,企業在此情況下往往缺乏調整結構的外部壓力和內在動力。而經濟增長的合理調整趨勢會增強企業調整結構的意愿和壓力,市場也就可以通過淘汰落后設備和企業退出兩種方式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二是抑制投資過快增長。一方面,要依賴深化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體制改革,來逐步消除投資過熱的體制基礎。另一方面,要采取緊縮貨幣供給和需求、控制新開工項目等短期措施逐步降溫投資。就緊縮貨幣政策來講,“小幅、多步”的升息是一種好的選擇。

  其次,加快和加強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促進已經過剩和潛在過剩的產業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1)在增量上要防止產能繼續過度擴張,但要區別對待,大力控制一般性產品的生產,鼓勵高新技術的產品生產。對于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國家要根據產業政策目標、資本準入、節能標準和環保標準等從土地、信貸上嚴格把住閘門,迫使其進行技術改造升級;(2)要加快改變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發展的過度刺激政策。目前及今后相當長時間內(工業化完成之前),國家對房地產發展應采取中性政策,同時也應放棄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提法,只有當經濟出現大的滑波時才可以采取臨時性的刺激政策。當前的重點是要打擊市場操縱和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對房地產信貸風險的管理及加快完善

房地產稅收政策,打擊房地產投機和公正稅負,抑制過度及不規范的投機需求。

  三是促進企業組織結構升級,完善市場結構,建立抑制產能過剩的微觀基礎。一方面,要努力消除體制性障礙及提供必要的鼓勵措施,推動企業的兼并重組,提高產業的集中度,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強化優勢品牌,在一些競爭性的行業加快形成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以此來增強行業的自我調整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勵企業減產增效。在一些行業產能已經形成但還沒有形成產量時,可通過企業自身的調控(如一些企業聯合),或采取限產的措施,來抑制或放緩產出的增長。與此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政策引導。

  我國產能過剩有四大深層原因

  那么,導致目前產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的原因有那些呢?在我們看來,可能有很多原因,但至少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原因。

  1、資金過剩及其低成本,造成銀行的投資沖動和社會對貨幣需求過旺。資金過剩問題主要反映在這兩個方面:一是貨幣供應量增長長期快于名義GDP增長。隨著銀行結算效率的提高,貨幣流動速度在加快,因而導致了資金的大量過剩。當然,這也與我國執行的低利率政策有關。在很大程度上,資金過剩與消費增長之間的關系表現較弱,但與投資增長之間的關系較強。因為,資金的循環偏向于投資,并形成了“貨幣增長-投資增長-貨幣增長(儲蓄增加)”的資金循環路徑,最終資金過剩被不斷強化。另外,外匯儲備持續增加導致貨幣占款增加較多,這一因素也是導致資金供給過多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在2002年至2005年期間,貨幣供應量M2和M1分別增長了69.6%和51.3%,而名義GDP增長了51.5%。這些數據顯示,M2增長偏快,存在著超額的貨幣供給。從貨幣需求來看,同期各項人民幣貸款增長為48.3%,其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分別增長了17.8%和79.8%,且主要是用于投資的中長期貸款增長過快,這也表明過量的貨幣供給主要是被投資吸收了。

  二是資金過剩反映了銀行存貸差還在快速增長。在1998年至2003年期間,新增存貸差規模一般在6000億元至8000億元人民幣之間。但是,2005年全部金融機構存貸差新增2.9萬億人民幣,比2004年增長了一倍多(2004年為1.4萬億)。另外,由于我國的銀行業績主要源于存貸款利息差,在銀行存貸差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加上銀行上市后受業績驅動的影響,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各類銀行偏好于積極放貸。

  從更為宏觀的角度分析,導致社會對貨幣需求過旺的一個深層次原因恰恰是我國長期維持了低利率政策。因此,我們認為,資金過剩是導致我國產能過剩的一個重要原因。正因為如此,如果我們要抑制投資過快增長,就必須緊縮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要把好“信貸”的閘門。

  2、政府主導型增長模式是產能過剩的體制性原因。投資增長過快及投資低效率是導致產能過剩的一個直接原因。其中,由于目前地方政府的主導型增長模式并沒有發生什么改變,因而可以說主要是體制性因素導致了投資的高增長。

  事實上,目前地方政府干預投資和經濟增長的能力似乎過強,地方之間已形成了惡性投資的競爭局面,使得產能擴張趨勢難以抑制。盡管我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在不斷提高,但經濟增長仍然通過過多地依賴于政府的直接干預來實現的。在2004年城鎮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資占的比重仍高達57.8%,今年也還保持在50%比重以上。這說明,政府投資主導模式并未根本改變。不僅如此,現在許多地方的大型非國有(包括純私人的)投資項目中,都能看到地方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在起作用。

  因此,地方政府在投資領域中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市場在發揮作用,使得市場機制難以發揮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作用。現在,拼搶資源、資金和地方引資,都成為各地經濟發展的一致目標,使得地方之間展開的投資增長競賽愈演愈烈。我們注意到,有不少地方對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仍然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應對策略,對宏觀調控的理解都是希望調別人,而最好不要調自己。因此,如果過度依賴于政府直接推動的經濟增長方式不能實現根本扭轉,那么投資過渡問題將是難以避免的。

  我們發現,政府主導型增長的核心是“投資至上、增長就是上項目”的發展觀。許多地方的“十一五”規劃都是在高增長預期下制訂的,因而這類規劃也是一個高投資規劃。至于全國范圍內的投資規;蛟鏊偈遣皇沁^度或過快,特別是許多制造業產品是不是會出現嚴重過剩,地方政府很少會考慮這些問題。因此,“有投資就有增長”的這一發展觀至今仍沒有發生什么實質性變化。

  從去年以來的情況看,宏觀經濟在逐步呈現周期性調整的趨勢,但地方政府采取了“逆市場”的各種政策,這些反市場周期的政策行為導致了近期又出現了投資過熱問題。結果是市場調整的空間被大大“壓縮”了,低效率投資和低效率供給無法淘汰,也加劇了在總量上“供大于求”的矛盾以及由此累積了一些結構性矛盾。

  3、一些產業政策偏差,主要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行業長期采取過度刺激的政策,扭曲了行業的供需結構,也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矛盾。事實上,目前

中國經濟正在出現兩個“過度依賴”問題:一是過度依賴于房地產增長,二是過度依賴出口及外資增長。

  其中,造成近階段我國房地產持續、過度繁榮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及地方政府長期對房地產發展采取了過度的刺激政策。從國家層面上看,主要是采取了長期的低利率和低稅負政策等給房地產發展予以刺激;從地方層面上分析,幾乎所有的地方都把房地產發展作為支柱產業,并采取各種鼓勵措施來刺激這一行業發展。另外,從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演化角度看,目前房地產發展顯得過于超前。就消費結構而言,住宅產品是一種幾十萬元級的消費品,而我國90年代中期以前的消費品僅為千元級;從購買力水平看,現階段我們應該推動萬元級的消費產品(如汽車)發展,但我們卻是過早地啟動了房地產消費,及過度地發展了

房地產業,從而也扭曲了行業的供需結構,使得相關產業的產能也過度增長。而且,不幸的是,這種超前在產業上卻是相對落后的。因為,房地產業既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產業,又是一種技術層次偏低、高耗能型產業,在產業發展上過度依賴于房地產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都將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由于目前的政策調整受到了利益集團的一定影響,如果政策執行沒有堅定的決斷力和執行力,那么房地產過快發展所帶來的金融風險和產能過剩風險將成為影響我國宏觀經濟穩定增長的最大隱患。

  4、市場組織結構的不合理和不發達導致競爭行業的過度競爭和供給過度。產業組織結構的不合理和不發達,主要表現為還未形成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且市場的中介組織不發達,使得行業發展的自控能力較差。

  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組織中,產能增加和產出的增長基本上是與需求相適應的,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在服務層面和技術創新層面上展開的,而價格競爭處于相對次要的地位,這對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行業發展尤為重要。在我國,絕大多數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組織結構發育嚴重滯后,許多規模巨大的行業(如鋼鐵、汽車等)的產業集中度嚴重偏低。特別是受體制方面因素影響,許多行業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仍無法實現資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例如,由于地方保護主義及體制改革滯后,使得我們難以實現許多跨部門、跨行業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組,市場競爭主要表現為是數量增長的競爭及價格競爭,其結果往往是會導致產業的競爭過度,即一些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難以形成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所以也難以通過市場的自我校正機制,來有效地解決行業投資增長過度及由此帶來的產能過剩問題。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28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