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石化未現過剩風險猶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3:29 財經時報
本報特約記者 楊純 相對于現有能力而言,石化作為高資金壁壘和資源壁壘的行業,不太容易形成“投資過熱”。但近年來,由于整個化工行業效益提升,使得全行業都掀起了一股產能擴建的高潮和沖動,石化行業的“過剩”跡象也已經顯現。 已經在很多行業出現的“過熱”憂慮,似乎與石化行業無關。 根據國家統計局分行業的數據,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2006年上半年投資增長30.3%,比固定資產投資的29.8%還高出0.5%。不過,來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的經濟運行報告稱,“石油和化工行業仍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并未出現過熱”。 行業持續擴張 這份出自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信息部的分析報告認為,2006年以來,在國際和國內經濟持續增長、預期強勁的宏觀形勢帶動下,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在產銷、價格、進出口等方面持續良好,經濟效益繼續得到改善。 數據印證了這一點:2006年前5個月,石化全行業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16121.7億元,同比增長29.8%;工業增加值4669.1億元,同比增長22.1%;主營業務收入15709.4億元,同比增長30.5%;利潤總額1777.3億元,同比增長27.4%。 石化行業上半年實現的利潤,占全部工業利潤的28%。國家統計局之前公布的上半年指標,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9680億元,實現利潤629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7%和25.5%。 在石化協會重點跟蹤的65種(類)石油和化工產品中,上半年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的有61種,占95.4%,其中增幅在10%以上就占73.8%,達到48種。天然氣、化肥、農藥、基礎化工原料、合成樹脂等產品增長十分迅速,僅有丙綸纖維、煤油、燃料油、照像膠卷4種產品的生產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石化協會專家高淑霞告訴《財經時報》,正是新、擴建能力的陸續投產,保持了國內石油和化工生產的較快增長。 未現過剩 產能的快速增長并未帶來人們所擔心的“過剩”。 統計顯示,1~5月,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產品銷售率為97.97%,雖比上年同期略降0.25個百分點,但仍處于高位。而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銷售收入2754.9億元,產品銷售率為99.71%,比上年同期增加0.14個百分點;化學工業銷售收入7854.4億元,產品銷售率達到97.33%,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精煉石油產品制造業也實現銷售產值5088億元,產品銷售率達到98.19%。 “實際上,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高速增長,再加上上半年國內經濟的快速拉動,石油和化工產品的需求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高淑霞說。 從上半年市場價格總體走勢來看,即便是產能的擴張化解了部分產品價格的上漲,但產品整體市場價格仍呈現穩中有升的特點。在石化協會重點跟蹤的156種化工產品中,6月價格比5月上漲的就有97種,占62.2%,而持平的也有14種,占比9.0%。 存在過熱風險 不過,對于“投資過熱”,專家還是有所擔心。 按照華泰基金一位石化行業分析師的分析,大型石化項目多為三大集團投資,相對于現有能力而言,這種高資金壁壘和資源壁壘的行業,不太容易形成“投資過熱”。 可近年來,由于整個化工行業效益提升,使得全行業都掀起了一股產能擴建的高潮和沖動。據了解,在中、西部一些能源和資源豐富的地區,“十五”期間,紛紛利用當地煤炭、礦產等資源規劃建設了大型煤化工基地。 在高淑霞看來,這些項目將先后于近兩年陸續投產,由于所建項目大多雷同,將使得不少產品出現產能過剩趨勢。 現實的情況是,兩堿、電石、農藥、尿素、涂料、染料等產品已出現過剩的苗頭,并且趨勢仍在蔓延。同時,各地區之間缺乏統一協調,不顧市場和環境的發展容量盲目建設,同一地區無序規劃的現象也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不少民營投資主體缺乏理性的低水平重復建設,也給產能過剩帶來嚴重隱患。 “應該著力推動整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應該重點對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及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資力度,對規模偏小、工藝技術落后、環保不達標的項目予以淘汰。”高淑霞說。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