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五糧液動手術 苦了經銷商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22:26 贏周刊
□吳勇毅 退出低端市場,能解困? 五糧液作為國內白酒旗艦企業,同時經營著國內最高與最低價位區間的產品,這對企業形象將有不可預測的負面效應,導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據悉,低價酒每年可能給五糧液帶來約1億—3億元的虧損,并影響其高端形象,五糧液公司橫起了心,動刀要割掉這條“尾巴”。 因此當五糧液為大肆殺價傾銷內訌、敗壞高端品牌形象的低價酒愁煞多年后,日前決定, “割袍取義”、“壯士斷腕”。 2006年5月,五糧液發布公告披露,公司于近日對部分中低價位產品出廠價格進行了上調,上調幅度約為5%—60%;并稱此次價格上調對公司2006年經營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而在提價同時,有消息人士透露,五糧液可能取消“火爆”品牌。此舉,表明五糧液的產品結構調整已經進入實質階段,最終可能會“徹底丟掉低檔產品”。一方面提升部分表現良好的低價酒的檔次,公司已經取消塑料瓶“尖莊”的銷售;另一方面,進一步減縮其他低價品牌,豐富中高檔品牌線。 本次提價主要針對“尖莊”、“火爆”、“干一杯”三大品牌。據一位五糧液系列酒的經銷商反映,近期五糧液公司已將尖莊酒的出廠價由原來3元/瓶提高到5.5元/瓶,而“干一杯”的價格則提高了2元。在提價的同時,五糧液還將削減“尖莊”50%的產量,而“火爆”品牌甚至可能被取消。五糧液相關人員對上述說法的回應是,目前公司尚未最后決定是否取消“火爆”品牌。實際上,五糧液的品牌結構調整早已進行,從最早的多達十來個低價品牌,不斷被縮減,最終可能削減到一兩個。 其實,五糧液在2006年初已對產品全面調高價格(包括低價產品)5%,本次再度針對中低產品提價,兩次戰略性提價已經凸顯出其欲從低價區間抽身的意圖,退出低價酒市場。 五糧液淡出低價酒市場,與2006年4月國家消費稅調整也頗有關系。此次消費稅調整——從量稅的維持、暑類白酒稅率的提高,迫使大型白酒生產企業進一步收縮低檔白酒產能。實際上,近年來白酒行業已經出現高端化趨勢,以五糧液、茅臺在內的國內龍頭白酒企業紛紛鏖戰高端白酒市場。 五糧液負責人之一彭智輔對媒體說,五糧液今年將把主要力量放在高、中檔品牌建設上,銷售方式也由過去的按片區銷售變為按品牌銷售,一個品牌成立一個團隊。 但是五糧液退出低端市場,真的能解困,只利無弊嗎?一個知名品牌結構大多呈金字塔式,底下是最大量的大眾性低端品牌,中間是適量的中檔品牌,最上面是少量的高端品牌,而無低端品牌的支撐,五糧液將可能面臨兩種情形:一是“毛之不存,皮之焉附”,高端品牌可能難以獲得大眾廣泛的認知與接受,而大量低端產品的薄利多銷正是高端品牌的生命之源,沒有基礎品牌的支持,高端品牌難于走得太遠;二是“高處不勝賽”、“曲高和寡”,近年來白酒行業雖然有高端化趨勢,但這種趨勢與目前國內經濟發展過快、消費水平大增有關系,不可能一直堅挺,增長周期過去,必將是經濟低迷期,也將是高檔酒回落期。目前國內白酒高價酒越來越多,越炒越離譜,遭到世人反感,這對包括五糧液等高端品牌將是一種警戒。 目前五糧液的產能僅發揮50%左右,國內市場占有率也只25%左右,因此要最大釋放產能,不能單靠高端品牌,必須高中低三個層面齊頭并進,放棄低端,最終只能跛腳。而且從競爭角度而言,五糧液如放棄低端市場,將可能使主產中低檔酒的競爭對手如汾酒、沱酒、古井貢、皖酒等乘虛而入,迎頭趕上,等它們羽翼豐滿時,必定參與高端市場的角逐,分享高端市場的蛋糕,這對五糧液將是個潛在威脅。因此專家認為,五糧液在低端不應過于傷筋動骨,只能作策略的調整校正,而不能作戰略的變動甚或輕易退出,畢竟牽一發而動全身。 通路能否不跛腳? 成也經銷商,敗也經銷商,當年五糧液能一飛沖天,搶占中國白酒行業的頭把交椅,靠的是眾多的中小經銷商云集響應,然如今“始亂終棄”的多變經銷政策,不管對經銷商還是五糧液,終究是種傷害。 2002年12月17日,五糧液在當地報紙上發布了一則通告,通告稱:“四川宜賓五糧液集團服務公司,因不再從事酒類生產經營活動,與合作方簽訂的生產銷售許可合同、聯營合同、產銷協議、委托加工生產協議等予以終止。”隨后,五糧液分別向38家聯營企業發出律師函以及一份《終止合同關系的協議》,協議要求所有聯營酒廠在2003年1月31日之前停止生產五糧液買斷品牌酒,如繼續生產,將以假冒產品論處。此舉之突然,激起千層浪,讓不少經銷商驚慌,措手不及。 五糧液與38家企業合作經營了交杯喜、交杯福、長江源、六百歲、喜壽宴等40多個品牌,這些品牌在市場上主要是低檔酒,知名度一般都很低。2003年,五糧液對這些開發不力、年銷售額達不到1000萬元的品牌限期整改,對一些目標市場看不準、推廣和經營能力不足、銷量小的品牌限期則收回權限,終止總經銷協議。因此這40多個品牌成為五糧液品牌收縮陣線的犧牲者。 為此一些五糧液總經銷商氣憤地說:“我們將甩賣產品,到時最終受損的是五糧液的聲譽,是五糧液的股價,是五糧液的市場。”而隨著五糧液清理子品牌動作的加快,誰將去填補子品牌留下的市場空白? 為了讓經銷商有利可圖,五糧液集團以前規定:一是配搭限量的五糧液酒給系列酒經銷商;二是經銷商年銷量達到50噸或銷售額達200萬元以上,就給5萬元獎勵,或給1噸五糧液酒的市場價和出廠價之差。所以,經營五糧液中低檔系列酒,一年下來虧損和配搭、獎勵的五糧液相抵后有結余才有賺頭。 可是2003年12·18經銷商大會,五糧液配銷政策來了個“一刀切”,正式取消給尖莊等低檔酒配銷一定量的高利潤的五糧液的政策,目的是著重發展中高產品。這一方案直接又導致了不少經銷商與五糧液的反目、倒戈。眾多的五糧液經銷商對五糧液的“雞肋現象”愛恨不得,他們并沒有從其子品牌的銷售中獲得多少好處,只有靠增加五糧液的“市場配額”來盈利,而多數情況是“僧多粥少”,難有盈利。經銷商也常成了另一類受害者。 扭曲下的資源共享 這種扭曲的資源共享讓經銷商“怨聲載道”,而失去了渠道支撐的五糧液競爭力也悄然滑落。一些經銷商開始為了生存而另謀出路,不再忠心耿耿地啃“雞肋”。于是,渠道忠誠度下滑,通路開始跛腳,品牌無形資產縮水,這些都使五糧液得不償失。茅臺、劍南春也在此時迎頭趕上。特別是2006年實施“1+9+8”“集中統領,重點扶持”的優勝劣汰新政,更使不少五糧液經銷商倍感危機四伏。 廠商關系一直是很多企業的難題。廠家經常居于主導地位,成為變化莫測的游戲規則的制定者,而作為“細胳膊”的經銷商,只能接受“粗大腿”廠家的“不平等條約”。然而,“大腿”和“胳膊”只要失去了和諧,肯定會制約前進的速度。一路高歌的五糧液,在經歷了2004年的市場價格大幅度回落,經銷商反目倒戈到2005年的內部大調整之后,似乎更加明白了這一點。只有雙方的和諧才能讓“五糧液”這個酒界巨人越走越快,越走越穩。 吳勇毅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