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民營航空融資困局轉賣牌照謀生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6:32 第一財經日報
至少要有5架左右的飛機,才能滿足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初始運營,但目前4家的機隊規模都沒有達到這一水平。他們的營業收入尚不夠支付運營成本,如起降費、航路費、燃油及人力成本,至于后期投入,則要從外部融資獲得 本報記者 黃海 發自北京 剛剛申請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下稱“牌照”)的東海航空有限公司,計劃于8月起飛,在它之后,還有10多位民營企業的老板在排隊申請成立航空公司。然而,已經起飛的奧凱決定出讓部分股權給均瑤,鷹聯最近也傳出轉讓6%的股權給川航的消息,春秋航空也表示將引入“財務投資者”。 這多少讓人有些看不懂,民營航空究竟是不是一個投資機會? 融資困局 “民航業是一個高投入的行業,民營航空公司的注冊資本僅為8000萬元到1億元左右,而購買一架波音737飛機就需要3億~5億元,也就是說,前期的投資遠遠不夠買飛機,只能用作籌備工作及一些基本費用的支出。”春秋航空的新聞發言人張磊7月28日說。 由于缺乏雄厚的資金支持,奧凱、鷹聯、春秋和東星4家在飛的民營航空公司多采用租賃飛機的形式經營。 這4家民營航空公司都宣稱自己是廉價航空公司,但截至目前,沒有一家實現贏利。據估算,至少要有5架左右的飛機,才能滿足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初始運營,但目前4家的機隊規模都沒有達到這一水平。張磊表示,營業收入尚不夠支付運營成本,如起降費、航路費、燃油及人力成本,至于后期投入,則要從外部融資獲得。 “民航市場準入的大門雖然向民營資本敞開了,但在銀行信貸方面和國有航空公司并不同,國有的航空公司由于有資金積累及成功運營的經驗,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通過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等渠道來融資就容易得多。”另外一家民營航空公司的新聞發言人說,由于銀行要求有相關的資產作抵押,新興的民營航空公司很難說服他們借貸。 既然從銀行獲得貸款不易,那么只能靠自己的股本融資,即加大股東對公司的注資,引入戰略投資者。正是由于大韓航空謀求控股權,奧凱才終止了與它的談判,轉而將“繡球”拋給了均瑤;鷹聯擬向川航轉讓6%的股權;春秋也與高盛、雷曼兄弟等投行接觸,計劃引入財務投資者。 奧凱副總裁韓晶表示,引進新股東是以尋求更大的發展為目的。“對民營航空來說,只有聯合擴張才有機會壯大。如果奧凱現在的資本金是5個億,引資獲得5億元,若通過擴大機隊規模,實現快速擴張達到100個億,那么,這種方式就比自身滾動發展帶來的回報更大。” 國內一家航空公司的內部人士卻認為,奧凱引資實屬無奈之舉。“如果奧凱自身有10個億,按照它的設想能擴張到100億元,那么它還需要別人來分享它成功的果實嗎?” 轉賣“牌照”? 國內一家航空公司的內部人士透露,有些地方政府會給予民營航空公司如土地方面的優惠,因而部分企業并沒有長期經營的打算,先拿到“牌照”再說。他繼而分析,由于這個壟斷行業一下子放開,民營企業拿到航空牌照相對容易,而牌照就意味著你擁有一種重要資源,這里面有投機的成分。 “他們其實不了解民航業就進來了,對困難估計不足,導致一個月虧損幾百萬元,但即便目前處境艱難,如果挺過去了,也能在市場景氣時賣個好價錢。”他指出,國外的航空公司要拓展中國市場,可以從這些航空公司手中獲得控股權,間接拿到牌照。對于這一說法,韓晶予以駁斥,“即便有人要買,牌照的價值也會體現在這家航空公司在市場的表現上。” 民航總局有關人士昨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民營航空公司要獲準“上天”也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目前已獲準的只有7家(包括2家民營企業控股的航空公司);航空運輸經營許可證也不得轉讓。 今年上半年,國有航空公司虧損25.7億元。油價高企、運力相對過剩、機票價格戰等因素導致民營航空生存更加艱難。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九大傳統航空公司已占據航線優勢及飛行員不能流動,這也擠占了民營航空的生存空間。本報攝影記者/吳軍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