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利潤集中于能源行業有損競爭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1日 10:43 中國電力新聞網

  據上海證券報訊日前,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在中國留美經濟學會2006年會上表示,盡管前5個月全國企業利潤增幅達25.5%,但80%以上的新增利潤集中在石油、電力、煤炭、有色金屬等五大行業,其他30多個行業只分享了不到20%的利潤,這說明絕大多數企業其實是處在微利、虧損的邊緣。

  根據邱曉華的分析,導致新增利潤集中于5大能源行業的原因,主要是工業品出廠價
與其原材料購進價格增幅之間存在的“剪刀差”: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只有2.6%,遠低于工業原材料購進價格5.9%的增幅,從而使得企業成本增加了1000多億元。

  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由于

能源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最基本要素,能源的緊張和價格上升直接引發了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這是近年來我國企業總體生產成本急速上升的一個主要原因。

  企業成本的上升當然會侵蝕其利潤。在整個產業鏈中,由于下游加工制造業的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使得這些行業通過漲價轉移成本的能力下降,而利潤主要通過“剪刀差”向上游能源產業集中。出現這種情況,既是市場力量的結果,同時也是國家能源政策調整所致。

  企業生產成本的攀升,標志著企業不可能再單純依靠成本優勢,而必須要由成本優勢轉向技術優勢,注重技術創新。但要進行技術創新,首先面臨著一個資金問題,也就是說,企業要有錢投入到研發中去。一般認為,企業的研發費用占其銷售額的2%,企業才能基本生存;當達到5%以上時,才具有競爭力。如果整個行業利潤基本上被能源等壟斷企業拿走,其他企業利潤很少甚至虧損,那么它們也就不可能把過多的資金去搞研發和創新。而對于壟斷企業來說,由于通過漲價就可以輕松賺得滾滾利潤,它更沒有動力去進行什么研發和技術創新。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據統計,我國大中型企業的研發經費占其銷售額的比重平均僅為0.5%,發達國家則一般為3%。2004年,我國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僅為1.4%,而發達國家普遍在3%以上。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平均比重只有1%,比世界500強低2個百分點。目前大中型企業中有研發機構的僅占25%,有研發活動的僅占30%。其中全部央企申請的專利量,還不敵國外一家大的跨國公司。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只有把握住新技術的制高點,才能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并能主動把研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有效地收回創新投入,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導權。但如今,中國的壟斷企業沒有意愿去進行技術創新,其他企業則無力搞創新,這是我國企業競爭力普遍不強的一個基本因素。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我國企業是依靠低成本而生存和發展的,現在企業生產成本快速上升,當企業利潤急劇減少甚至無利可圖時,企業如果沒有應對的心理準備和具體措施,就只能減少投資和壓縮生產,甚至停產歇業。毫無疑問,這將會影響一部分人的就業。沒有就業,就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這不但會拉大貧富差距,而且對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是非常不利的,無疑會降低勞動力的素質,從而延續

中國經濟的粗鄙化。

  所以,如果行業利潤過于集中在能源等少數企業,將會產生多方面的消極后果,特別是影響中國經濟的競爭力。而今之計,從政府角度看,必須通過政策調整推動企業順利應對過高成本的壓力。這其中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社會成本和生產成本。當企業生產成本上升時,政府應該降低企業的社會成本,例如政府應該通過改革降低企業所支付的各種形式的審批費用等支出,尤其要解決亂收費問題,從而高效地為企業服務,使企業的社會成本下降。另外,要為企業提供更為便宜的公共產品,例如有些公共產品可以適當地降價,由財政承擔一些因其漲價而引發的成本過速上升,并選擇時機適當減少稅賦,這樣也可以變相降低企業成本。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