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啟文報道
五一黃金周已過,暑期旅游旺季又來臨當各景點希望獲取更大收益的時候,卻不斷傳出旅行社“封殺”景區現象, “封殺”的背后透視著什么?
知名景區屢遭“封殺”成現象
根據《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了解近年來,全國各地景區先后被旅行社以不同理由“罷黜”的并不在少數。
2004年3月,小三峽旅游管理部門調整組團旅行社返點價格,加強景區市場管理,這一舉措直接導致重慶市內14家旅行社結成了聯盟,并發出“封殺令”。
2005年3月,就在“2005年旅游聯合合作峰會”剛剛在周莊落幕的時候,隨即傳出百家旅行社聯合封殺周莊的號令。剛才在會上大家還觥籌交錯,一轉身,周莊就頓時感覺“如芒在背”。
2006年,先后進入“罹難”名單的又增加了丹霞山、九華山、黃山等旅游勝地。甚至有旅行社放話,以后對于擅自提高價格的景區,格殺勿論!“嗜殺”成性,幾乎成為當前旅行社的一大現象。
三角債引發了行業兩頭“瘦身”
據業內人士透露,三角債是著名景區頻遭“封殺”的“火藥桶”!叭莻敝苯訉е铝寺糜涡袠I“中間肥,兩頭瘦”的特有現象,即部分組團社通過“拖欠”或“拒付”行為,加速自身資金的流通循環而“肥了”自己;下游環節因不能及時收到應付款,景區不敢加大投入改善旅游環境,酒店、餐廳能省則省,旅游車司機和導游為“養家糊口”而不得不摻和商店購物等的推銷,整個下游旅游環境被迫“瘦身”;這種現象也直接使提前交納了團費的游客利益“瘦身”,因為地接社、景區、酒店、餐廳和車隊等諸多環節的利益不保,他們在為游客服務時也力不從心,導致游客不能得到同等價值的回報。
誠信與法制共治旅游業
有專家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加強誠信,樹立名牌企業是旅行社普遍的看法。而旅游景區做出最大的反應則是更支持從旅游法規來維護他們的利益。旅游業內人士表示,旅游業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消費的行業,它的價值與否因人而異,全憑個人感覺,是一種純感性的消費。而在這種享受消費中講實誠,似乎顯得虛無飄渺,因此要解決“三角債”,維護消費者、旅行社和景區的合法利益,除了要倡導實誠經營之外,必須要建立一個機制來規范行業行為,推動行業發展。他同時指出,必須要有國家旅游局等有關部門積極牽頭,集合行業各方面人士的智慧,建立包括資格認證、質量保證、信譽、服務能力等內容在內的綜合評估機制,一方面通過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保證正當企業的利益,另一方面確立信用評估的可靠性,減少三角債的發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