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訊6月30日,BP石油公司聯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統計司,在北京共同發布《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5》和《BP世界能源統計2006》(下稱“BP能源統計”)。
《BP能源統計》的數據表明:就消費和生產的增長而言,2005年是石油市場較為疲軟的一年。石油消費的增長下降了180萬桶/日,為100萬桶/日,主要原因是美國和中國石油
消費增長的放緩,以及發展中的亞太地區石油消費的疲軟。
在天然氣方面,世界天然氣消費的增長在2005年同樣有所下降,但其2.3%的降幅低于石油消費增長的降幅。由于管道氣和液化天然氣(LNG)工業的發展,天然氣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在繼續。在某些特定市場上,國內天然氣供應有所增加,在自由化的能源市場中,工業天然氣消費對價格尤為敏感。
在煤炭供應方面,煤炭依舊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燃料。中國消費了全球煤炭的36.9%,其中幾乎全部產自中國本土。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煤炭增長平緩,2005年增幅為1.8%,略高于過去10年1.5%的平均增長率。
《BP能源統計》顯示,核電和水電對能源總消費的貢獻率為6%。2005年,核發電量微升0.6%。亞太地區有四個新核反應堆并網,從而使該地區核發電量的增長高于平均水平。而美國和歐洲的核發電量略有下降,其原因在于德國和瑞典永久性關閉核反應堆。
統計認為,雖然能源消費國越來越多地表現出發展綠色環保能源的渴望,但目前綠色環保能源在能源總供應量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
2005年,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達到28.6%的年增長率,但僅占全球電力生產的0.7%左右。連同生物柴油、乙醇成了領先的可再生的液態汽車燃料。全球乙醇產量增長10%,達到1600萬噸油當量,僅占世界石油消費量的0.4%。
《BP能源統計》的數據表明,在世界范圍內,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價格在2005年均達到創紀錄水平,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費增長了2.7%,低于2004年4.4%的強勁增長,但仍高于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各個地區、各種燃料的消費增長率均比2004年有所下降。增長最強勁的仍然是亞太地區,增長幅度達5.8%。
在中國方面,盡管總體經濟基本保持了9.9%的增幅,但中國的能源消費增長卻有所下降,從2004年的15.5%降至2005年的9.5%。通過對中國相關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國目前已成功解決了2004年發電用煤緊缺的問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中國繼續保持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生產國地位。
“2005年是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的第三個年頭。緊縮的產能、極端的氣候、中東持續的沖突、其它地區的內事糾紛,以及金融投資者們對能源日益增長的興趣,導致了價格的上漲。”BP集團首席執行官約翰·布朗勛爵指出,“盡管能源價格上漲,但無論是石油還是天然氣,實際的供應短缺并未出現。”
《BP能源統計》的數據認為,以目前的開采速度計算,全球石油儲量可供生產40年,天然氣和煤炭則分別可以供應65年和162年。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更多的能源資源將在未來被發現。(田予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