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我國第一份GDP能耗公報發布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4日 09:10 中國電力新聞網

  本網訊 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聯合發布《2005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萬元GDP能耗寧夏最高,廣東最低。

  作為我國第一份能耗公報,此次發布的數據將作為計算“十一五”時期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降低率的基數,并標志著各地經濟增長對能源耗損狀況進入量化、公開化
的階段。

  單位能耗呈東低西高趨勢

  公報規定,今后將以省為單位公布相關能耗的四個指標品種:單位GDP能耗、單位GDP電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單位GDP能耗降低率。

  統計結果顯示,2005年全國單位GDP能耗1.22(噸標準煤/萬元);單位GDP電耗1358.5(千瓦時/萬元);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2.59(噸標準煤/萬元)。由于是首次公報,沒有可比數據,這次統計中沒有GDP能耗降低率。

  從單位GDP能耗、電耗,以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的整體統計結果看,呈現出明顯的從東往西逐步遞增并拉大的趨勢。往往是越發達的地區,單位能耗越低。比如:2005年單位GDP能耗最低的前三名為廣東、北京、上海,分別為萬元GDP消耗0.79、0.80、0.88噸標準煤;最高的青海、貴州、寧夏,萬元GDP消耗分別消耗了3.07、3.25、4.14噸標準煤。其中,能耗大省寧夏達到了廣東的5.24倍。中部和東北省份的單位GDP能耗則處于中間水平。

  國家統計局人士指明,一些地區單位GDP能耗較高,主要是由于工業結構中高耗能產業比重較大、耗能裝備技術水平較低等造成的。

  專家分析認為,單位GDP能耗之所以呈東部往西部逐漸降低趨勢,與具體的產業結構有關,西部省份大量消耗能耗

能源、原材料的重工業較多,而東部的輕工業占比重較大。

  此次發布數據將作為基數

  據公報說明,其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的統計范圍是全部國有和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非國有工業法人企業。一些地區單位GDP能耗較高,主要是由于工業結構中高耗能產業比重較大、耗能裝備技術水準較低等造成的。西藏自治區的資料暫缺。公報不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此前,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在統計局內部工作會議上指出,節能降耗統計工作是國務院交給統計局一項重大任務。今年7月份底國家統計局會公布各地區上半年GDP單位能耗,并將此作為一項常規工作。據了解,按照現階段的規劃,應該是每年6月底公布上一年能耗情況,7月底公布本年上半年情況。

  按國家統計局的計劃,此次發布的數據將作為計算“十一五”時期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降低率的基數。政府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提出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的硬指標。分解到五年,意味著“十一五”期間年單位GDP能耗平均下降4.4%。作為“十一五”的開局之年,今年至少要下降4%。

  按照“十一五”規劃要求,2010年單位GDP的平均能耗是0.976噸標準煤。

  今年完成降耗4%相當困難

  對于“十一五”規劃中提出能耗降低20%的可行性,學界存在著不少爭論。

  一種觀點認為,高能耗的發展慣性很難扭轉。今年以來,中國能源消費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據統計,1至4月,中國煤炭消耗同比增長13.8%,焦炭增長11%,電力增長12.5%。全國原油產量6055萬噸,同比增長1.9%,而原油進口達到4915萬噸,同比增長17.3%。

  另一個原因是產業結構空間轉移的影響,這類質疑的聲音主要來自于各級地方政府。由于不同地區單位GDP能耗水平相差較大,部分東部地區指出,本地區能耗基數已經很低,下降空間有限;部分中西部地區則提出,依據產業空間梯度轉移的規律,未來幾年,它們將逐步承接從東部地區轉移的一大批重化工企業,這些企業往往具有高能耗的特點,可能會帶動整個地區的單位GDP能耗轉而上升而不是下降。

  國家統計局表示,一些地區工業結構中,高耗能產業比重較大、耗能裝備技術水平較低,造成單位GDP能耗較高。如果再轉移一部分重工企業,中西部的能耗指標下降壓力將非常大。

  對此,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表示,20%的能耗降低目標通過新舉措仍有望實現,但是按照平均原則,今年降低4%的能耗則比較困難。

  但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鮑云樵說,中國把GDP能耗下降列為“十一五”規劃的硬指標,是將之作為“非實現不可”的目標對待的。

  節能降耗納入官員考核體系

  認識層面的問題已經解決,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貫徹落實成為關鍵。一位長期從事節能技術推廣的業內人士對此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上項目鋪攤子、搞規模擴張,對于企業決策者來說,只要“業績”明顯,積極性都很高,而搞節能,企業缺乏動力,甚至無動于衷,節能在很多情況下變得“可有可無”。

  能源價格和價格形成機制,是促進企業節能的要害,更是節能長效機制形成的要害。當前要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為建設

節約型社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也必須考慮各方面的利益和社會承受能力,照顧弱勢群體的利益,平穩推進。

  除最核心的價格機制外,其他手段的作用也不能忽視。

  例如在上海,降低能耗的指標被分解成: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必須下降30%、第三產業15%、建筑業15%、政府機關20%、各區縣和開發區20%,“教育系統和衛生系統的能耗指標也要有所下降”。

  另外,已有上海、江蘇、山東、河北等省市陸續出臺文件,將節能降耗納入官員考核體系。

  (摘自:紅網戴丹)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