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化率給外企帶來生存壓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30日 00:0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本報記者 阮曉琴 “國家倡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制造后,國產化率的要求會給外企帶來更多生存壓力。今后,外資公司會傾向于持中國面臨‘瓶頸’的技術,與中國開展合資,來進入中國市場。”昨天,一位基金公司電力設備分析人員如此點評《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出臺對裝備制造業的影響。
《意見》的出臺,給立足自主創新的重點裝備制造企業帶來重大利好。分析人士指出,在發電裝備企業方面,全國三 大鍋爐廠哈動力、上海動力與重慶東方鍋爐廠一直在發展大規模的發電設備。但是,西門子、阿爾斯通等強大國際競爭對手憑借更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拿到更多訂單,使中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技術創新乏力。三大輸變電企業新疆特變、西安變壓器廠、天威保變同樣受ABB、西門子、三菱等國際企業擠壓。 國家對重點裝備制造企業予以扶持后,納入國家支持范圍內的重點創新技術及裝備除了在資金、稅收上享受“特殊待遇”外,在市場上或將享受到“國產化率”支持。 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風電設備的采購就有國產化率的要求。風電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目前國外產品市場占有率在75%以上。國家發改委今年提出,招標項目的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一些外企轉而在中國采購零部件,以達到國產化率要求,這給國內風電設備制造商帶來更多商機,增加了中國企業實力。 “經過努力能夠自己制造的設備,今后肯定是中國自己造了,中國也不會考慮合資。外資企業的更多機會,是技術尚處‘瓶頸’階段(中國自己無法生產)時,進行合資,以分享中國巨大的市場。或者進行技術轉讓,再按每筆業務提成,靠賣技術分得市場一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