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信訪公開把問題暴露在‘陽光’下,小事說清,大事查清,無事澄清,導致信訪件直線下降;僅以一季度為例,前年達到10封,去年是9封,今年才3封。”這是徐州
供電公司所屬的睢寧公司紀委書記欽林文的話。
伴隨著改革的深入,由于管理粗放、政策執行錯位等原因,致使歷史遺留問題不斷積淀,徐州供電公司重復信訪、匿名信訪問題凸現,甚至發生相互串聯、集體越級上訪事件。企業要發展,穩定是關鍵。徐州供電公司領導深感信訪已經干擾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急需認真解決。該公司領導班子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在公司職代會和干部大會上明確宣布:“無論來信來訪涉及到哪個部門、哪個人,只要調查清楚、結論確認,一律及時公開處理”。
關鍵就在第一步。信訪處理牽扯到各種關系、波及到各種利益,稍有不慎將會帶來副作用。徐州公司在全面分析、認真總結的基礎上,制定了信訪公開的“四項原則”:及時公開、保守企業機密和尊重個人穩私、適當范圍公開、公開確認;并要求參與公開的現場人員在信訪反饋單上簽名,表明明確態度。“設立原則就給了我們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徐州公司監察部主任劉海波說:“在原則的指導下,我們工作起來更加有信心,也敢于面對各種難題。”
接著,該公司針對不同性質的信訪,分別采取書面公開、會議公開、公示欄公開、局域網公開、公開信公開等五種形式公開處理,贏得了全體員工的贊同。員工族會東說:“我平時業務來往比較多,大家產生了許多想法。組織在調查的基礎上,在單位召開了專門的會議,反饋了調查意見,消除了大家心里的疑慮,為我澄清了問題。我覺得信訪公開是一種消除誤會、團結同志的好辦法。”
為了進一步把信訪公開制度化,徐州公司明確了信訪公開的辦理時限、考核標準、考核流程,將評判權和監督權交給了廣大員工;對不按流程辦理或超時限的,納入到季度業績考核和月度綜合獎考核之中,對相關單位嚴格考核。
徐州公司實施信訪公開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呈現出三個方面的效應:一是“聚心效應”,信訪公開暢通了交流渠道,改善了干群關系,化解了矛盾,信訪數量明顯減少;二是“突破效應”,對長期以來形成的矛盾和問題,通過公開處理后,沒有出現反復;三是“提升效應”,通過信訪公開,規范了管理,提高了效率,促進了行風和機關作風的轉變,樹立了企業良好的形象,取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小辦法做活大文章:今年1至5月,徐州公司信訪量同比下降了40%,領導接待日的接待量由去年一天最多8起降到零接訪;企業連續實現了四個百日安全無事故,售電量41886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94%,出現了上下齊心、政令暢通的良好局面。(陳俊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