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行業專題--電力 > 正文
 

蒙古建煤電基地 國家電網魯能跨國購電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5日 01:36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劉偉勛 種昂 北京、濟南報道

  電從鄰國來,點亮中國的萬家燈火,前人暢想的跨國購電圖景很快就將變為現實,國家電網公司和山東魯能集團已在近鄰蒙古國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本報獲悉,國家電網和魯能集團計劃在蒙古國聯合開發三個大型煤電基地,年產煤炭
3600萬噸,電力裝機1080萬千瓦,總投資超過500億元。“我們已經簽訂協議,并聯合蒙方的合作伙伴展開了前期工作,”魯能集團駐蒙古國的一位人士6月21日告訴本報。

  這一中蒙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能源合作項目建成投產后,絕大部分電力將源源不斷地輸往中國,盡管那時中國早已告別電荒,甚至可能出現電力過剩。

  到蒙古挖煤發電

  “這三大煤電基地都位于蒙古國東部的Dornogobi省,那里煤炭儲量非常可觀。”蒙古國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烏蘭巴雅爾指著使館內一幅碩大的蒙古地圖說,中國國家電網、魯能集團與蒙古國燃料動力部、蒙古國中央區電網國家公司將聯合推進這個規模空前的能源合作項目。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各方已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項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從6月1日起全面展開。

  資源豐富的蒙古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前去尋寶,他們在那里開礦設廠,把開采出來的煤炭、黃金、銅、鐵等運往中國。這些項目大多由中國的民營企業主導,規模普遍較小,市場也極不規范。

  最近幾年的電荒催生了中國空前的電力建設高潮,也加速了大型國有能源企業跨國輸煤購電的步伐。國家電網和魯能集團就是其中兩家舉足輕重的電力企業,與其他公司直接從國外進口煤炭或電力的做法不同,這兩家公司嘗試著把國內煤電聯營的模式搬到蒙古國,在當地建設煤礦和坑口電廠,把挖出的煤炭就地發電,再把電力輸往國內。

  按照初步分工,魯能集團將主要負責煤礦和電廠的開發建設,國家電網將負責建設超高壓輸電線路,并將其與華北電網相連,把電力輸往京、津、唐等高用電負荷區域。

  下一步,雙方有可能從國內引入其他電力企業參與項目開發,并初步決定未來時機合適時,再在蒙古國投資建設三個規模類似的大型煤電基地。但由于可行性研究尚未完成,國家電網和魯能集團均表示,上述項目的很多細節目前仍未敲定。

  烏蘭巴雅爾說,蒙古國政府支持煤電聯營的做法,因為蒙古國東部的煤炭適宜發電,通過建設煤電基地,變運煤為輸電,能獲得比其他開發形式更高的利潤。

  在成本方面,由于蒙古煤炭價格低廉,盡管前期建設煤礦、電廠和輸電線路的投資較大,但從長遠來看,輸送到中國的電力在價格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國家電網公司總經濟師劉肇紹表示,從蒙古輸電到中國,初步測算輸發電成本與國內相差不多。

  跨國購電進行時

  從蒙古國輸電,只是國家電網龐大的跨國購電戰略的一部分。在此前后,這家負責建設運營中國80%電網的企業與俄羅斯簽訂了大規模進口電力的協議,還在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就跨國購電進行深度接觸。

  今年3月,國家電網與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公司簽訂了相關協議,約定未來分三個階段逐步擴大從俄羅斯進口電力的規模。到2015年,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每年將從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購電300億千瓦時,這一數字相當于吉林省2005年一年的供電量。

  此外,國家電網正在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協商,擬在當地投資建設大型火電站,采用特高壓輸電技術將電力輸往國內。

  “跨國購電的出發點和主要的效益體現在對國外資源的利用上,”國家電網公司總經濟師劉肇紹說。利用國外資源支撐國內發展,尤其是通過輸電這種節能、環保的方式發展國內經濟,無論是對于疏解當前的區域性電力緊張,還是未來建立多元化的能源結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如果進展順利,國家電網上述跨國購電項目將在2010年前后形成大規模輸往國內的能力。按照業界預測,屆時中國的電力裝機容量將超過8億千瓦(目前約為5.1億千瓦),即便不從國外輸電,國內的電廠也足以滿足需求,部分地區甚至還將出現電力過剩。

  “從國外大量輸電后,國內的發電企業是否會遭受擠壓?”一位電力專家擔心,即將到來的國外電力會加速國內電力供應從相對富裕轉向全面過剩的進程,電力企業的處境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在中國投資協會大中型企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原秘書長陳望祥看來,電力行業應充分預見到未來供電形勢可能發生的逆轉,在制訂中長期電力發展規劃時,應比對國外購電與國內發電的成本收益,合理確定國內電源建設的速度和規模,而不是一味地大規模上馬電站。

  煤電專家、北京長貿咨詢公司董事長黃騰表示,電源要有部分過剩,才能滿足高峰時段的用電需求,并且,電力過剩導致競爭加劇后,電力企業才會真正擁有降低成本、節能降耗的動力。

  他說:“即便未來出現電力過剩,在某種程度上也不是壞事。”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