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正文
 

電力結構調整“足音漸強”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1日 09:04 中國電力新聞網

  本網記者謝毅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6月19日說,“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關停老小燃煤、燃油機組2200萬千瓦,其中關停凝汽式燃煤小機組1500萬千瓦,關停老小燃油機組700萬千瓦。

  有官方消息稱,2007年以后,我國電力裝機不足的局面將得到根本扭轉,除少數地區高峰時段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可實現電力供需平衡,部分地區略有盈余。在6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國寶就宣布:困擾中國整四年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已出現拐點。

  電力供需矛盾趨緩的消息,無疑給關停老小燃煤、燃油機組以充分的理由,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此前因電力供應緊張而放緩了小機組關停的步伐,現在終于可以底氣十足地向老小燃煤、燃油機組說“不”了。據了解,在近幾年“電荒”的陰影下,企業自建燃油機組現象陡增,不少地方以供熱或綜合利用為名大建小機組。據統計,2004年底,我國小機組總裝機容量8600多萬千瓦,燃油機組約2500萬千瓦。大量煤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小機組的存在,不僅惡化了電源結構,而且增加了調整優化電力結構的工作難度。

  以結構調整保節能目標實現

  

  按照國家電力發展規劃,“十一五”期間將重點實施高效、清潔發電工程,加大水電、核電等開發力度,積極推進火電機組“上大壓小、上煤壓油”工程。

  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一個頗引人注目的指標就是要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20%。作為首次寫入五年規劃綱要的指標,“降耗20%”這一硬要求對耗能大戶的電力行業來說,無疑是樹立了一個新的標尺。要實現“十一五”期間節能20%的目標,就要求必須優先安排可再生、節能、高效、低污染機組發電,限制能耗高、污染大、違反國家政策和規定的機組發電。所以,降耗20%的硬指標逼著電力行業必須進行結構調整。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電力行業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優化電力調度,改革電力市場交易模式和現行調度規則。要改變各類機組平均分配利用小時數的舊調度模式,優先安排可再生、節能、高效、低污染的機組發電。對火電機組要進行優化調度,鼓勵煤耗低、排放少、節水型機組發電。對已到關停期限或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機組不準進入電力市場交易,不得調度發電;大電網覆蓋范圍內,13.5萬千瓦及以下熱電聯產機組不帶熱負荷原則上不得調度發電。

  該負責人指出,當前,要根據上述原則,抓緊修訂體現節能、環保、經濟的調度規則和電力市場交易規則,并盡快實施。各區域電力監管機構要按照《電力監管條例》的有關規定,依照《跨地區電能交易指導意見》、《跨區跨省優化調度規則》和有關通知的要求,監督指導各級電力調度機構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更是明令,各地要加快凝汽式小火電及老小燃油機組的關停步伐。各地發展改革委、國土、環保等部門要積極配合,推進小機組關停工作。對已到關停期限的小機組,電網企業不得再收購其發電量。

  叫停違規電站回歸理性發展

  

  與“關停老小機組”同時披露的,還有這樣一條消息:我國清理違規電站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消化(核準)違規項目4283萬千瓦,4600萬千瓦納入今明兩年建設規劃,3400萬千瓦按停建處理。

  借著前兩年“電荒”在全國蔓延之勢,各地電源點建設如火如荼地展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曾非常生氣地說,有個別地區同時開建四五個電站,有的電站遠離煤炭供應地,有的連送出線都沒有建設,還有的遠離水源,需要打地下水來冷卻。這種無序建設的現象,很可能導致“電站建設的大起大落”。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情況顯示,全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已超負荷運轉。今年合同訂貨的發電設備達1.41億千瓦,明年為6700萬千瓦。受違規項目向設備制造企業催交設備影響,核準項目的正常交貨受到干擾。隨著電站建設高峰過去,若不能采取及時有效措施,很有可能出現國內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大起大落的現象。

  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要求,今明兩年電站項目,要按照發展改革委明確的規劃(備選方案)安排建設,2008年及以后的電站項目建設,將根據規劃以及市場發展實際情況進一步研究確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強調,各地國土、環保、交通和水利有關職能部門及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對違規項目,不予辦理相關手續;銀行及金融機構要停止對其發放貸款;電網企業不得為其接入系統。電力設備制造企業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妥善處理與違規項目簽訂的無效合同,并按照電力發展規劃結合國家核準項目安排生產,有序供貨。

  電力供需形勢的趨緩,無疑為“高燒不退”的電源建設送來了“退燒藥”,令幾近瘋狂的“跑馬圈地”回歸到理性的軌道上來。

  電力結構調整正逢其時

  

  建國以來,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電力工業的發展一直問題不斷。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電力工業在國民經濟以及人民生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建國以后的相當長的時間內,電力都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短缺狀態,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制約其他產業發展的“瓶頸”。上世紀80年代開展的大規模集資辦電,2003年國務院調整電力建設“十五”規劃等舉措無不是為了調整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規模,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十五”期間電力供應的嚴重缺乏,引發了電源建設、特別是火電建設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原本就不協調的電力結構有更加惡化之勢。截至2005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為50841萬千瓦,其中火電、水電、核電分別為38413萬千瓦、11652萬千瓦、685萬千瓦,分別占75.6%、22.9%、1.35%。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所占比重較少,如此結構使得電煤資源與運輸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國家電監會副主席王野平在5月下旬的一次會上談到電力結構的不合理時,曾說到,我國電力發展一直延續著“重發、輕供、不管用”的狀態,輸配電建設嚴重滯后于電源建設。雖然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后,電網企業和電源企業分開,電網建設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加速,但是要徹底解決“有電輸不出、卡脖子等現象”還需要時間和過程。另外,科技含量低、資源浪費現象嚴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問題較為突出。2003年每千瓦時平均煤耗比發達國家高50克標煤,線損率比發達國家高2%至3%,火電廠耗水率每千瓦時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多,主要電力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不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三分之一。

  面對繁重的電力結構調整重任,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鐵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中國銀監會、國家電監會八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加快電力工業結構調整促進健康有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加快電力結構調整的新思路,即,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電力資源的基礎作用,在繼續解決發展規模和速度問題的同時,加快解決電源結構不合理、電網建設滯后、可再生

能源發電比例過低等結構失調問題,加快解決環境保護、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服務質量等深層次的問題。

  電力行業是國家最基本的基礎產業,電力體制改革的成敗影響到我國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成果。如果說之前的電力結構調整因為電力供需緊張而不得不放慢了腳步,那么在電力供需矛盾緩和之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啟動新一輪更深層次的改革,則應成為整個電力體制改革題中應有之義。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