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稱電力企業一季度利潤猛增,而中電聯給發改委報告顯示,一季度部分發電廠虧損還很嚴重
本報記者 張子鵬 發自北京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將2006年一季度發電企業的經營情況,上報至國家發改委和
國家電監會,并抄送國資委、國家能源辦、財政部等部門。該報告顯示,一季度部分發電廠虧損情況依然比較嚴重,虧損面仍然比較高。
其中,華能、大唐所屬的發電廠虧損面分別為34%和36%;廣東粵電和國投電力所屬的發電廠虧損面也分別達到21.62%和30.77%;而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發電廠虧損面更是高達50%。
中電聯表示,虧損發電廠主要集中在火電和燃氣電廠。煤價上漲、氣源不足是造成這些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另外,來水量偏少、發電量較少地區的部分水電企業也形成了虧損。
但從集團層面看,發電集團基本扭轉了2005年利潤同比迅速下降甚至是虧損的趨勢,總體利潤水平得到一定恢復,但利潤率仍然偏低;其中,華電、中電投和江西省投資集團公司扭轉了整體虧損的勢頭,分別實現利潤4.3億元、5.19億和2518萬元。
報告對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進行了更正,該部門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電力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高達51.06%,火電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33%。
中電聯認為,第一季度國家有關部門披露的電力行業特別是發電企業利潤增長情況與電力行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并不相符。
中電聯表示,有三大因素導致了該數據統計較高,第一是2005年一季度利潤負增長及煤電聯動翹尾,共同導致2006年一季度同比增長率較高;其次,第一季度電煤價格上漲因素尚未在成本中完全體現;另外,第一季度發電企業總體利潤中未扣除部分電廠投資和財務費用。
中電聯表示,在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電力行業特別是發電企業經營情況有所好轉,總體利潤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復性增長,但是,電力行業經營情況依然不樂觀,整體利潤仍然很低,全行業僅處于微利水平,更不可能出現暴利情況。
中電聯表示,如此高的利潤水平并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電力企業的現實經營情況,需要進行周密細致的調研和分析。如何客觀真實地反映出利潤同比增長較快的內涵,不僅關系到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關系到電力與上下游產業乃至全社會的和諧問題。
最后中電聯建議國家統計局,對電力企業一季度的利潤及增長情況,重新進行統計核查,予以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