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蓉
近日,“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隆重亮相。集白酒產業鏈之大成的“瀘酒航母”的起航,將對行業競爭格局產生影響,因而備受業界關注。
傳統酒業現代化集群發展嘗試
由于白酒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政管理法規和行業規范不健全、滯后,整個白酒行業依然是散、亂、小,集中度低。
如何推動中國白酒健康穩定發展,這不僅是業內人士一直思索的問題,也是令行業主管部門頭痛的問題。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的構想初衷是打造中國最大的白酒OEM園區,形成以白酒生產加工為樞紐的、連接上下游產業的“中國第一個白酒加工配套產業集群”。并利用產業集群帶來的綜合競爭優勢,形成中國名白酒原產地黃金經濟圈。再造一個中國的白酒“波爾多”。這種模式是推動白酒業走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集群式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有益探索,促進產業協同和集成,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化配置。
集中發揮地域品牌優勢
在中國的白酒版圖上,有著多個名白酒產地,客觀上形成了地域品牌,如貴州仁懷、四川瀘州和宜賓、安徽亳州、江蘇宿遷等。地域品牌是因名酒品牌而形成并有價值,但地域品牌與名酒品牌一直是既依存又矛盾的關系,地方小企業常常冒犯、侵蝕名酒品牌。如,當有品牌打出“茅臺鎮傳世佳釀”時,令茅臺酒大為光火;“瀘州老窖”專用字體常常被變相模仿,也令瀘州老窖十分棘手;古井鎮上的中小酒廠與古井貢似乎也是格格不入。這種矛盾關系變得更加復雜,成為當地各級政府需要不斷協調、平衡的工作之一。
名酒品牌與地域品牌能否共生共贏?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的構想,有著這方面的考慮。近年來,在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大名酒的帶動下,瀘州酒業發展迅猛,全市共有酒類企業600多家,這是建立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的產業基礎。集中發展區的建設將更深層次地整合瀘州酒業資源,探索傳統中國白酒向優勢區域、向名牌企業、向原產地集中的發展之路,取得在地域品牌競爭中的比較優勢。
名酒企業擴張新途徑
名酒企業集團擴張發展之路,經驗與教訓都值得借鑒,茅臺在維護和推廣核心品牌方面略顯保守但十分穩健,現呈快速、穩步提升之勢;但茅臺集團對習酒廠的兼并有著濃烈的政府意志,以致茅臺集團不得不假以時日慢慢消化。五糧液首開中國白酒先河,通過工商聯合開發,實施多品牌戰略,取得了空前成功,成為行業老大;但由于擴張過度,子品牌開發曾一度泛濫,造成對母品牌的傷害和市場混亂,最后不得不將雙刃劍砍向自己——執行“瘦身計劃”;加之頗受業界質疑的多元化投資問題,五糧液目前正處于痛苦的調整期。
瀘州老窖分析和吸取了同行的經驗與教訓。與國內其他“政府主導”型工業園區不同的是,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則遵循“政府支持,企業運作,多元投資,共贏共生”的原則運作,即由瀘州老窖集團發起并控股、多方投資組建“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有限公司”,對整個園區實行公司化運作。這樣一來,“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可專心致志進行“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等名品牌的經營,而“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有限公司”則致力于名白酒原產地經濟圈的打造,圍繞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兩者既合理區隔,又相得益彰。
集中發展區面臨四大考驗
作為新生事物,瀘州酒業集中發展區面臨著考驗 。專家認為,這艘“瀘酒航母”面臨四大考驗:
第一,集成不是簡單的集中,園區及其入駐企業,是否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要求,通過諸如資本紐帶等手段,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利益與風險機制,是園區能否形成綜合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第二,園區吸引力核心——瀘州老窖、郎酒的發展狀況至關重要,尤其是瀘州老窖的發展速度、質量都制約著園區的前景。
第三,在目前白酒市場供大于求、市場容量趨于穩定的情況下,園區的創建與發展,必將挑起行業內企業間、區域間新一輪激烈競爭,規模廠家和區域經濟必定會做出相應的抵制和競爭措施,為園區的發展增大壓力和難度。
第四,OEM園區專注于生產環節,對銷售市場把握能力較差,對市場變化反應相對滯后。如何構造園區的營銷功能并保持其活力,使OEM訂單源源不斷地滿足園區生產需求,這是一個新的營銷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