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 > 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提至30% > 正文
 

新政實施半月 仍有開發商陽奉陰違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5日 11:26 北京日報

  新政正式實施已經十余日,調控政策的力度之強和法則之細著實讓開發商們出了一頭冷汗。然而在調查中筆者發現,仍有開發商絞盡腦汁地與政府新政玩兒起了“捉迷藏”。囤房的動作小了,但不等于沒有;有些開發商在宣傳上屢做虛假信息,甚至欺騙消費者。

  關于囤房的有趣對話

  新政出臺,樓市降溫,開發商們也紛紛表示交出囤房。在暗訪中,筆者專門詢問了開發商對囤房的反應。在某樓盤,筆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詢問道:“還有沒有自留的房子?”銷售處的工作人員說:“囤房?沒有,國家不允許,而且我們樓盤從一開始就不囤房。”筆者又問“其他的樓盤是否有囤房現象?”工作人員卻回答“一定有,囤房是一種利潤頗高的銷售手段,政策之下,必有對策。”有趣的是,筆者暗訪的幾家樓盤大都這樣回答,開發商在否認自己囤房的同時,卻都把囤房的事實推到其他開發商身上,這種狀況恰恰說明了標榜清白的開發商的不清白。

  為什么有些地產商一定要囤房呢?還是大觀園附近某樓盤的一位銷售人員自己說得好:“地產商都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土地資源不可再生,

房價可能還要上漲,所以囤房就是要追求最大利潤,即使被查處,大不了一個月不賣,讓政府幫我們囤房。”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現在開發商的囤房做的越來越隱蔽,有些綜合狀況比較好的房產可能仍在被囤積。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曹建海先生分析說:“囤房的方式很多,開發商應對新政的技巧也很多。他們盡可能打各種擦邊球,比如他們可以通過簽訂預定合同說大部分房子賣出去了,還可以將來為這些假購買者辦理退房手續,假惺惺地說保護消費者利益;他們可以和政府的網站打時間差,向購房者宣傳政府的網站信息滯后,然后進行加價;實在不行,他們可以考慮觸雷,如同足球場的‘戰術性犯規’,這取決于開發商的收益與政府執行懲罰給開發商帶來的成本。”

  摸不著頭腦的交通示意圖

  在北京這樣一個極其重視交通的城市,樓盤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就顯得極為重要。盡管開發商制作的宣傳圖冊越來越厚,越來越精美,但宣傳冊上標明的樓盤位置卻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現在所有的樓盤都標榜自己交通便利,老百姓也習慣了諸如“距長安街20分鐘路程”、“0距離地鐵出口”等宣傳口號。然而一旦到現場,卻發現出入往往很大。

  朝青板塊的幾個樓盤如青年匯等都標出了規劃中的地鐵六號線,在去年頒布的《北京交通發展綱要(2004-2020年)》白皮書中,的確表示通州新城要規劃地鐵六號線。但是從北京地鐵網上公布的北京市軌道交通遠景規劃圖可以看到,2008、2015兩個遠景規劃圖都沒有地鐵六號線,這說明六號線的建設至少要到2015年后。樓盤把十年之后的交通規劃拿到今天作為宣傳內容,對業主無疑是一種誤導。所以有些業主不無諷刺地說這是開發商的“長遠規劃”。

  隱瞞欺騙行為花樣百出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開發商都有或大或小的隱瞞欺騙行為。這些行為有的非常瑣碎,對部分業主影響很大但又不涉及所有的業主;有的雖涉嫌違規,但業主又犯不上付諸法律。而隱瞞欺騙的手段花樣百出,不勝枚舉。

  位于朝陽區的某樓盤,一直宣傳自己屬于朝陽區,后來業主才發現,該樓盤屬于昌平區管理,由于這個問題涉及到業主的戶口問題,在焦點網該樓盤的論壇中,這件事情成了熱貼。

  在西三環某樓盤,6月6日有部分業主反映“每個戶型的衛生間地面都有一個夾層,而在土建施工的時候夾層有普遍的積水現象。我們在

裝修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個情況,結果就該做防水的做防水,該鋪磚的鋪磚。到完工了,要物業裝修押金的時候,他們才告訴我這么一回事情。”

  朝陽區某樓盤9號樓在宣傳中聲稱實際樓層為12層,而建成之后只有十層。盡管開發商認為這是底商造成的,不屬于欺騙,但業主仍然認為樓盤與宣傳的實際樓層有出入。

  據長期從事工程監理的驗房師劉詠剛先生透露:一些樓盤上網信息不真實;某

經濟適用房明目張膽的一樓層兩戶一個名字,卻根本無人過問。其他違規可想而知。他說:“要想避免隱瞞欺詐,一方面必須完善地產業的舉報監管體制,另一方面,業主也要增強防范與舉報意識。”

  當然,并非所有消息都是負面的。筆者把從政府房地產交易網查詢的樓盤信息與從該樓盤了解的實際信息作了對比,房源等主要信息是吻合的。這也說明新政風暴下,開發商的小動作的確收斂了許多。但是,政府相關部門與廣大業主仍要警惕開發商對新政陽奉陰違。

  文/張向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