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變革是摩托車行業突圍的有效途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6日 17:59 中國企業報 | |||||||||
□李元友/文 中國摩托車行業是改革開放后發展最早、最快的行業之一,但同時也是深受發展瓶頸限制最苦的行業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中國摩托車行業從起步到發展,一躍成為世界摩托車第一生產大國。然而,由于產能的快速擴張加之稅收、限摩禁摩等原因,使得國內摩托車市場很快飽和,供大于求迫使市場選擇向外突破,于是各大摩托車企業紛紛殺
我們看到,世界上凡有摩托車的地方,就會有中國制造的蹤影。充分而激烈的競爭使得中國摩托車企業以驚人的低價在國際市場打下了半壁江山,但競相殺價的結果是中國摩托車企業在海內外兩敗俱傷,也導致已占世界半壁江山的中國摩托車產業經過這么多年發展,不僅未能越做越強,反而陷入生存艱難的泥潭。 摩托車行業如何走出這種悲慘的境地?資深企業文化研究專家、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教授范慶樺指出,文化變革是摩托車行業突圍的有效途徑。他認為,落后的文化是導致中國摩托車行業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市場競爭方面,幾千年沉淀下來的小農經濟意識主導了中國企業的思維方式,企業往往把市場競爭看成你死我活的游戲,視單個企業利益高于行業乃至國家的利益,眼前的利益重于長遠利益。由于缺乏競合和共贏的心態,企業如同散兵游勇,自生自滅去闖蕩“江湖”,其結果只能是同室操戈、自相殘殺,共同做垮了國內外兩大市場。 在這兩大市場上,由于本土企業多年來忙于惡性拼殺,忽略了自主創新、技術進步,而長期停留在摹仿、擴能,甚至拼裝或粗制濫造階段,因此,在以日本鈴木、本田、雅馬哈為代表的跨國企業反攻中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目前,日系企業已全面啟動了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其價格的大幅下調已經讓眾多的中國企業出現虧損。日本企業一些高管已經揚言,日本企業在品牌、技術、成本、渠道等各方面的優勢已經趨于成熟,全面反攻只是時間問題,相信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在產業管理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責任文化缺失是導致摩托車行業雪上加霜的另一重要原因。范慶樺指出,把社會治安惡化和交通混亂的原因強加給摩托車,從而出臺“禁摩令”的做法,如同限制居民使用菜刀一樣愚蠢。元朝限制菜刀并沒有阻擋住其滅亡的步伐,今天的“禁摩”同樣也不會使一些地方治安、交通好轉。 令人欣慰的是,飽受低價競爭之苦的摩托車行業已開始逐漸覺醒,重慶22家摩托車企業為重振行業雄風,在重慶摩托車行業協會的號召下,已率先于去年簽訂了《反傾銷自律公約》,提倡企業優質優價競爭,希望將以數量為本的競爭思路轉換成靠質量取勝。 那么,中國摩托車行業究竟如何進行文化變革?范慶樺認為,摩托車行業必須在文化的根源上找突破口、在體制上做文章、在變革上下功夫。因為每次企業出現危機時,人們都很容易對企業文化產生懷疑,而這時恰恰是企業最需要文化支撐的時候,此時企業老總最需要導入新的企業文化理念,以重塑員工的信心,渡過企業危機。同時,為了越過這些坎,企業必須進行有效的文化變革。這當然是最艱難的,文化畢竟是無形的,又具有巨大的惰性,但企業家必須在這方面進行努力。歸根結底,企業文化變革是人的變革,是人的觀念和行為的最終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