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金包銀路徑調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6日 05:10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邵芳卿 發自福建 5月24日,大雨。在廈門市翔安區西坂村西亭自然村,年過六旬的農民洪強根坐在家門口,望著百米外的火炬(翔安)產業區一棟棟新樓發呆。 “究竟有多少工廠進來?‘金包銀’商業樓何時能全部交付?”洪強根心里著急而茫
這項全國首創的“金包銀”被譽為建設新農村和解決失地農民出路問題的創新式探索。 思路 西亭村是廈門市首個試點項目村,涉及全村250戶,880人。自2003年至2005年,西亭村土地已分三次被征用完畢。 “此前征地拆遷一度很難推進,去年7月何立峰書記提出‘金包銀’思路后就比較順了。”西亭村支委洪文林說。 根據翔安區區委書記林國耀的描述,由于“金包銀”,短短20天,產業區征下了此前半年時間難動的4.75平方公里土地,每平方公里開發成本至少降低 8000萬元。 洪文林所說的何立峰,現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在福建政界以征地拆遷建設經驗豐富聞名。 而近幾年,土地稀有的廈門市七成以上重點項目因征地拆遷受阻已是公開的秘密。 何立峰甫一到任,就推出強力解決工業園建設掣肘的指揮部模式(由市區政府主要領導組成),并提出了“金包銀”思路。 所謂“金包銀”,即在火炬(翔安)產業區和同安工業范圍內的村莊外圍統一規劃,建設“底層店面上部公寓”的商業用房(金邊),成為園區配套生活服務設施,由村民以成本價購買后作為經營性收入來源;并逐步對村內進行環境整治和配套改造(銀里),以就地實現城鎮化。 2005年7月就任“金包銀”工程駐西亭村工作隊負責人的廈門市下派干部林星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金包銀”的分配以現有每個村民享有同等分配購買權為基本原則,確保失地農民生活有著落(住房)、有一定股份的經營場所(店面),統一物業管理、產權管理、股權管理和股利分配。 喜與憂 目前,廈門市已啟動“金包銀”工程27項,集中在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四區,10項已開工建設。 林星火看好村民的收入前景。“按現下市場價計,‘金邊’商業房已升值到50多萬元,‘銀里’民房出租價已是250元/間,相當于廈門島內10元/平方米的水平,農民實際所得將大于計算中的數字。”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村民們對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仍不無擔心。 洪強根擔心,如果工業區入駐企業不多,或者入駐遲緩,產業工人數量將無法形成市場。 “長遠看,‘金包銀‘確是好事,但如果今年年底工廠辦不起來,就是一句空話,往后的日子將非常糟糕!”一輩子跟水稻、地瓜打交道的洪強根說,“失地跟失業一樣,每天早上兩眼一睜,心就慌!” “估計50%~60%的家庭買不起。”此外,洪福水還有好幾項擔心:銀行貸款負擔重,店面、住宅“到時不值錢”;園區高科技企業聘用員工少;“聽說園區要自建住宅樓”。 生命力 一項最新資料顯示,目前,翔安(火炬)產業區95幢、115萬平方米通用廠房已全部封頂,176家光電子、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科技行業企業簽約;同安工業集中區共有415家企業認購了通用廠房223萬平方米,同時自建廠房257萬平方米。今年3月起這些企業分批進駐。“預計兩個園區將至少吸引到15萬以上的外來員工。” 同時,據記者了解,廈門市早已明確,園區內原則上只建設生產區,生活配套功能將全部由失地農民經營的居住、餐飲、娛樂等第三產業的“金邊”項目承擔。 但據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由欣向媒體透露的信息,截至5月22日,火炬(翔安)產業區首批入駐企業僅30多家。 而另一方面,“金包銀”工程進度也稍嫌遲緩。據西亭村村干部透露,工程原擬今年7月前全部完工,而建設公司現場負責人卻表示,需至今年年底全部完工。 在一些部門看來,“金包銀”這種模式也不可隨意復制。 “‘金包銀’是廈門市征地拆遷成本越來越高后的一項對策。但征地拆遷仍是目前的‘天下第一難’。”5月25日,廈門市國土房產局副局長林小龍對記者感嘆,廈門市近年來項目多,用地需求大,“金包銀”局限在工業區周邊,不具有復制性。 福建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林依標向記者表示,“金包銀”兼顧了村民的眼前和局部利益,“從長遠看,‘銀里’的規劃建設是關鍵。”但他同時對工業區與村民生活區融為一體表示欠妥。 該廳政策法規處處長劉麗欽透露,該廳近期在福州、廈門、寧德、泉州四市展開留地安置調研,福建省下半年將就留地安置出臺政策。“調研表明,農民總體比較歡迎留地安置模式,只要有好項目,農民基本上愿意購買。” “金包銀”模式的未來走向與效果如何?且待觀察。 |